×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28297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0
  • 出版时间:2010-03-01
  • 条形码:9787111282976 ; 978-7-111-28297-6

本书特色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自顶向下分析与设计方法》特点●采用自顶向下的思路,将复杂的互联网结构抽象为“端系统”与“核心交换”的概念,将互联网应用系统与应用层协议的设计与低层能够提供的网络进程通信和数据传输服务有机地联系起来。●系统地讨论网络技术发展的三条主线(互联网应用.无线网络与网络安全),以及广域网、局域网与城域网技术的发展和演变。●准确地表述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的同时,反映了当前新的概念,应用和研究的发展。●为教师配有电子教案。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自顶向下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在系统地讨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技术发展的三条主线(互联网应用、无线网络与网络安全),以及广域网、局域网与城域网技术发展、演变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网络应用与应用层协议、网络应用体系结构与应用软件设计方法,在网络应用系统对传输层及低层提供的服务功能与协议要求的基础上,介绍了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及物理层的概念与技术,并对当前研究与应用的热点——无线网络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讨论。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考虑到本科生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与就业考试的需要,编写了与主教材配套的例题解析与同步练习辅导教材。任课教师可以参考辅导教材,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课后作业,学生可以主动地结合课程的学习,阅读例题解析并完成同步练习,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网络技术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为掌握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软件编程方法打下基础。
  本书适合作为计算机、软件工程、信息安全、通信、微电子、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与硕土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供从事信息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在学习和研究网络技术时参考。

目录

出版者的话
编委会
丛书序言
前言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1.1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4个阶段
  1.1.1 计算机网络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
  1.1.2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1.3 互联网应用的高速发展
 1.2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3条主线
  1.2.1 **条主线:从arpanet到互联网
  1.2.2 第二条主线:从无线分组网到无线自组网、无线传感器网络
  1.2.3 第三条主线:网络安全技术
 1.3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1.3.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3.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构型
  1.4.1 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
  1.4.2 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分类与特点
 1.5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与组成
  1.5.1 早期计算机网络的结构与组成
  1.5.2 互联网的结构与组成
 1.6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1.6.1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1.6.2 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1.6.3 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1.6.4 一种建议的参考模型
  1.6.5 互联网协议标准、rfc文档与管理机构
 1.7 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1.7.1 我国互联网网民数量增长情况
  1.7.2 我国互联网网民接入方式的变化
  1.7.3 我国ip地址、域名与国际出口带宽增长情况
  1.7.4 我国互联网应用情况分析
 1.8 本章总结
第2章 广域网、局域网与城域网技术的发展
 2.1 广域网技术的特征与发展
  2.1.1 广域网的主要特征
  2.1.2 广域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2.1.3 广域网技术的发展与tcp/ip协议的关系
 2.2 局域网技术的演变与发展
  2.2.1 局域网技术的发展过程
  2.2.2 高速以太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2.3 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3 宽带城域网技术的演变与发展
  2.3.1 城域网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2.3.2 宽带城域网的结构与层次划分
  2.3.3 接入技术
 2.4 计算机网络两个融合的发展趋势
  2.4.1 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网与电信网的三网融合
  2.4.2 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的三网融合
 2.5 本章总结
第3章 互联网应用技术
 3.1 互联网应用技术发展的3个阶段与2种工作模式
  3.1.1 互联网应用技术发展的3个阶段
  3.1.2 c/s模式与p2p模式
 3.2 互联网基本网络应用与应用层协议
  3.2.1 远程登录服务与telnet协议
  3.2.2 电子邮件服务与smtp协议
  3.2.3 文件传输服务与ftp、tftp协议
  3.2.4 网络新闻与nntp协议
 3.3 基于web的网络应用
  3.3.1 web服务的基本概念
  3.3.2 电子商务应用
  3.3.3 电子政务应用
  3.3.4 远程教育应用
  3.3.5 远程医疗应用
  3.3.6 搜索引擎应用
 3.4 博客、播客、网络电视与网络电话应用
  3.4.1 博客应用
  3.4.2 播客应用
  3.4.3 网络电视应用
  3.4.4 网络电话与无线网络电话应用
 3.5 基于p2p的网络应用
  3.5.1 文件共享p2p软件
  3.5.2 即时通信p2p软件
  3.5.3 流媒体p2p软件
  3.5.4 共享存储p2p软件
  3.5.5 分布式计算p2p软件
  3.5.6 协同工作p2p软件
 3.6 本章总结
第4章 应用层协议与应用系统设计方法
第5章 传输层协议与传输层软件编程方法
第6章 网络层与ip协议
第7章 数据链路层协议及编程方法
第8章 物理层与物理层协议
第9章 无线网络技术的研究、应用与发展
附录a rfc文档
附录b 词汇索引
附录c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自顶向下分析与设计方法》按照自顶向下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在系统地讨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技术发展的三条主线(互联网应用、无线网络与网络安全),以及广域网、局域网与城域网技术发展、演变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网络应用与应用层协议、网络应用体系结构与应用软件设计方法,在网络应用系统对传输层及低层提供的服务功能与协议要求的基础上,介绍了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及物理层的概念与技术,并对当前研究与应用的热点——无线网络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讨论。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考虑到本科生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与就业考试的需要,编写了与主教材配套的例题解析与同步练习辅导教材。任课教师可以参考辅导教材,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课后作业,学生可以主动地结合课程的学习,阅读例题解析并完成同步练习,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网络技术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为掌握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软件编程方法打下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自顶向下分析与设计方法》适合作为计算机、软件工程、信息安全、通信、微电子、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与硕土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供从事信息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在学习和研究网络技术时参考。

作者简介

吴功宜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留校任教至今;曾任南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信息技术科学学院院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