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新儒学文化视野中的梁实秋

包邮现代新儒学文化视野中的梁实秋

¥15.5 (5.3折) ?
1星价 ¥15.5
2星价¥15.5 定价¥2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32399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51页
  • 出版时间:2010-05-01
  • 条形码:9787533323998 ; 978-7-5333-2399-8

本书特色

《现代新儒学文化视野中的梁实秋》是文史哲博士文丛之一。

目录

序绪论现代“新儒学运动”的诗教之维一、理学、礼教、诗教合一的“新儒学运动”二、现代新儒学运动与白璧德人文主义之因缘1.“新孔教运动”:白壁德人文主义运动的中国效应2.儒学的现代解码:白璧德人文主义对中国弟子们的意义三、现代新儒学诗教体系寻踪**章 新文学的另一种选择一、挑战新文学场的权威法则1.诗是贵族的2.早期的“唯美主义”主张辨析二、“学衡派的嫌疑1.中西化合基础上的东方文化立场2.与学衡派的微妙关系三、现代性的另一种体认1.传统的现代转化2.西方文学话语的本土化第二章 文学话语的诗教品质一、意义的守护:义理式的文学批评二、“理”“欲”之辨的延续:五四新文学是“浪漫的混乱”1.批评五四文学的情感放纵2.建立以理制情的文学的纪律三、“人性论”与“唯物论”:对左翼文学的偏见1.抽象意义与一般意义:普遍的人性与阶级性2.古典主义的文学本体观与新古典主义的文学工具观3.文学的贵族(高雅)性与文学的大众化四、文学批评的皈依:伦理学还是美学?1.善与美:进乎道与止于技2.与左翼“新美学”的一种共鸣:人文化成与经世致用五、“尚雅”的雅舍文风:退而结网的守望1.人生的艺术化2.雅健的文质观第三章 文化认同危机时代的文坛经典学案一、文化认同差异:鲁迅的“转变”与梁实秋的“不知”转变二、反比效应:鲁迅光环之下的反面书写1.文化偶像与文化“鬼魅”:鲁迅作品教学中的梁实秋2.两种祛魅: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中的粱实秋三、战士与绅士:两种文化中的人格典范第四章 梁实秋文化身份质疑一、何种意义上的新月派、自由主义西化派、胡适学人群?二、作为文化国家主义者的国家社会党党员三、政治是非中的“与抗战无关论”者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下的资产阶级“人性论”者五、儒学意识形态下的台湾“现代孔夫子结语参考文献梁实秋简谱跋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现代新儒学文化视野中的梁实秋》内容简介:我常说我们这一代正赶上穷折腾的灾难岁月,“读书无用”论、“写文章有罪”论消解了我们的青春活力,熄灭了我们胸中奋发向上的心火,导致我们这一代在学养和知识上的“先天不足”;尽管到了新时期千方百计地努力“补课”,但是岁月催人老、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总是在文学研究中获取不了“偷天妙手绣文章”的硕果。

相关资料

在梅光迪眼中,“儒家思想可能是除了佛教以外,对白璧德品性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的一大因素”。而且白璧德的理想就是要成为儒家彬彬有礼的学者,假如白璧德出生在中国,“他会成为儒家理想另一位举足轻重的代言人”。在与白璧德的交谈中,梅光迪发现他“深以孔学之衰落为可惜,于中国之门人殷殷致其期望”。①在梅光迪看来:白璧德对儒家人文主义的评价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向他的中国学生指明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为他们在当今形形色色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主张中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在其影响下,他的学生们在看待本国的文化背景时有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这种方法的基础要比以前更具批判、性态度和技巧。这种评论方法并没有使诸多年轻的中国知识,分子更快地背叛自己的文化,反而更坚定了他们的信仰。②正因为从白璧德这里找寻到了令“古老的儒家传统”“更具阳刚之气”的办法,所以梅光迪“几乎是带着一种顶礼膜拜的热忱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当时已面世的白璧德的三本著作”。

作者简介

刘聪,1974年生,山东威海人。文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峡两岸梁实秋研究学会理事,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已出版专著《古典与浪漫一梁实秋的女性世界》、《张爱玲:在这个世上我可以投向谁》,合著《梁实秋图传》,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现代新儒学文化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在《文学评论》、《中州学刊》、《齐鲁学刊》、《韩中言语文化研究》等海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