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义刑法学(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陈兴良刑法研究专著系列)

教义刑法学(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陈兴良刑法研究专著系列)

1星价 ¥64.4 (6.5折)
2星价¥64.4 定价¥9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12116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743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300121161 ; 978-7-300-12116-1

本书特色

《教义刑法学》: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陈兴良刑法研究专著系列

内容简介

本书以教义或曰信条(dogma)为核心意念,以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为逻辑框架,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在相当的深度与广度上,体系性地叙述了刑法教义的基本原理,充分展示了以教义学为内容的刑法学的学术魅力。
  教义学意义上的刑法学,就是本书所谓教义刑法学。

目录

第1章 刑法方法论
 一、立法论的思考与司法论的思考
 二、体系性的思考与问题性的思考
 三、类型性的思考与个别性的思考
第2章 罪刑法定主义
 一、罪刑法定主义的价值蕴含
 二、罪刑法定主义的派生原则
 三、罪刑法定主义的中国命运
第3章 行为论
 一、行为论概述
 二、行为的理论
 三、行为的构造
第4章 犯罪论体系
 一、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
 二、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
 三、犯罪成立条件的逻辑关系
第5章 构成要件论
 一、构成要件概述
 二、构成要件的性质
 三、构成要件的类型
第6章 实行行为论
 一、实行行为概述
 二、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
 三、原因上自由行为的实行行为
 四、过失的实行行为
第7章 不作为论
 一、不作为概述
 二、作为义务
 三、不作为的类型
第8章 客观归责论
 一、从归因到归责
 二、客观归责的体系性地位
 三、客观归责的基本规则
第9章 违法性论
 一、违法性概述
 二、客观违法性与主观违法性
 三、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
 四、可罚的违法性
第10章 违法阻却论
 一、违法阻却概述
 二、法定的违法阻却事由
 三、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
第11章 有责性论
 一、有责性概述
 二、道义责任论与社会责任论
 三、行为责任论、性格责任论与人格责任论
 四、心理责任论、规范责任论与实质责任论
第12章 故意论
 一、故意概述
 二、故意的构造
 三、明知
 四、意欲
 五、构成要件错误
第13章 过失论
 一、过失概述
 二、过失的构造
 三、疏忽
 四、轻率
 五、监督过失
第14章 违法性认识论
 一、违法性认识与构成要件认识的区分
 二、违法性认识之违法性的界定
 三、违法性认识必要说与不要说之争
 四、违法性认识的体系性地位
第15章 期待可能性论
 一、期待可能性的学说史
 二、期待可能性的体系性地位
 三、期待可能性的司法适用
第16章 未遂犯论
 一、未遂犯概述
 二、着手
 三、未得逞
 四、意志以外的原因
 五、不能犯
第17章 共犯论
 一、共犯与正犯的区分
 二、共犯与正犯的关系
 三、共犯的处罚根据
 四、共犯的特殊问题
第18章 竞合论
 一、从罪数论到竞合沦
 二、法条竞合
 三、想象竞合
 四、实质竞合
附录ⅰ 参阅书目
附录ⅱ 案例索引
附录ⅲ 名词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教义刑法学》以教义或曰信条(Dogma)为核心意念,以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为逻辑框架,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在相当的深度与广度上,体系性地叙述了刑法教义的基本原理,充分展示了以教义学为内容的刑法学的学术魅力,教义学意义上的刑法学,就是《教义刑法学》所谓教义刑法学。

相关资料

2.行为是价值评价的结果行为不是根据经验认知的,而是通过价值评价的同一性而被把握的。罗克辛对行为性质的这一揭示,强调了行为概念的价值性。那么,这与作为犯罪概念基底的行为是一种“裸”的行为这一命题是否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呢?对于这个问题,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所谓行为是“裸”的,也就是未经规范评价的,主要是指行为是刑法评价的客体而非刑法评价的结果,从而使行为与构成要件该当的行为加以区分。但这并不意味着,作为刑法评价客体的行为是纯物理、纯事实而未经任何价值评判的实体。实际上,行为作为人的身体动静,其本身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在刑法评价以前,已经经过了社会规范的评价,由此才能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因此,行为具有价值评价的性质是不容否认的,只是应当把这种价值评价与刑法评价区分开来。3.行为是刑事政策的载体行为本身包含了某种刑事政策的目的,因而是一种刑事政策的载体。这表明行为不是一个自在的概念,而是一个自为的概念,在行为概念中具有某种功利性目的。罗克辛认为,行为具有排除“无行为”或者“非行为”的作用,这对于我们理解行为的机能是十分重要的。行为概念本身就具有界定机能,因而它是一种具有刑事政策目的的能动性存在,而不仅仅是一种没有实际作用的概念。(二)行为的体系性地位刑法中的行为是作为犯罪概念的基底性要素而存在的。论及行为论,首先涉及行为的体系性地位问题。质言之,行为论与犯罪论体系的关系如何处理,这是我们首先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关于行为是否属于犯罪论体系的独立要素,存在三分说与四分说之争。

作者简介

陈兴良,1957年3月21日生,浙江义乌人:1981年12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1984年12月获法学硕士学位,1988年5月获法学博士学位?1984年至199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4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监狱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等职。1997年入选国家教委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当选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000年获教育部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年”中国司法制度与司法改革”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2004年经人事部等八部委批准,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入选教育部文科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2005年“刑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作为课程负责人的北京大学刑法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主要学术成果: 专著:《正当防卫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994年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初版,1997年修订1版,2000年修订2版,2003年修订3版),1995年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遗传与犯罪》(群众出版社,1992),《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初版,1998年第2版),2000年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刑法疏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002年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1998年初版,2003年修订版):《刑法适用总论》,(法律出版社,1999),2002,年获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规范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006年获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与周光权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除专著外,另有文集8部,并主编著作三十余部!合著6部。合译5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