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3255542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1
- 出版时间:2010-07-01
- 条形码:9787532555420 ; 978-7-5325-5542-0
内容简介
《中国美学》是南京大学文艺学学科和南京大学美学研究所主办的专题性学术辑刊。本辑刊以发表中国美学研究(包括中国当代艺术批评)、译文、述评、书评以及有关研究资料为主,现常设六个栏目:专题研究、传统美学研究、现代中国美学研究、当代审美与艺术研究、译介国外美学*新动态、书评。本辑刊一年一辑,春季出版。
**辑收录了十五篇论文,三篇书评,主要探讨了文学与图像、艺术与真理的关系等。
目录
专栏名称(一):文学与图像(主持人:赵宪章)
汉赋与汉画像艺术的比较问题(朱存明 庄文琴)
中国美术史中的语图关系(李彦峰)
论文学语象及其生成(陆涛)
专栏(二):艺术与真理(主持人:王 俊)
美是恐怖的开始——拉康主义精神分析中的艺术与真理(王俊)
视觉的秩序——读梅洛-庞蒂《塞尚的怀疑》(张尧均)
思无邪:《论语》论“诗”之本质(王志宏)
二、传统美学的研究
关于中国美学中“丑”的两个问题(朱良志)
《二十四诗品》对阴阳和合之美的揭示和倡扬(张国庆)
我国早期绘画美学思想简论(古风)
论中国史前彩陶纹的“右旋律”及其演绎(王政)
试论中国美学的象本论(彭锋)
三、现当代美学研究
全球化与当前文艺转型(王一川)
当代中国美学的历史评述(高建平)
中国当代新诗中的观看经验(王凌云)
四、理论前沿译介
艺术与政治(丽蒂娅·高尔著 艾秀梅译)
五、述评与书评
回归中国文化及中国美学的本根:评杨成寅的《太极哲学》(李祥林)
直面器物的美学研究--读朱志荣的《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李修建)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地区庄子美学研究述评(陈健)
征稿启事
节选
《中国美学(第1辑)》内容简介:汉赋与汉画像艺术的比较问题(米存明、庄文琴)、中国美术史中的语图关系(李彦锋)、论文学语象及其生成(陆涛)、美是恐怖的开始——拉康主义精神分析中的艺术与真理“王俊”、视觉的秩序读梅洛!《庞蒂爽塞尚的怀疑》(张尧均)、思无邪:《论语》论“诗”之本质(王志宏)、关于中国美学中“丑”的两个问题(朱良志)、《二十四品》对阴阳和合之美的揭示和倡扬“张国庆”、我国早期绘美学思想简论(古风)、论中国史前彩陶纹曲的“右旋律”及其演绎“王政”、试论中国美学的象本论“彭锋”全球化与当前文艺转型(王一川)、当代中国美学的历史评述、(高建平)、中国当代新诗中的观看经验(王凌云)、艺术与政治一丽蒂娅(高尔)、回归中国文化及中国美学的本根:评杨成寅的《太极哲学》(李祥林)、直面器物的美学研究读朱志荣的《夏商胤美学思想研究》(李修建)、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地区庄子美学研究述评(陈健)。
相关资料
图像文本间的历史形态和转换关系。语言和图像共时态的差异与联系,只有在历时态的描述中才能够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把握,离开了历史的追溯我们将难以透视语图间的分合规律和特征。人们对语图中诗画关系的研究已有久远的历史。西方*早探讨语图中诗画关系的是公元前5世纪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Simonides),他对于诗画关系曾有“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的箴言式论断,这也是西方探讨绘画艺术和语言艺术关系的源头。公元1世纪希腊作家普鲁塔克也说:“两摩尼德斯把绘画称为无声诗,把诗称为有声的画。”[4]亚里士多德也曾提及诗画,认为诗画因模仿的媒介方式不同而相异。后来的达·芬奇、莱辛、康德、黑格尔等都曾直接或间接论及诗画关系,其中尤以莱辛的论述*为全面详细。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老子》注评
¥5.1¥11.0 -
脑海中的声音:自我对话的历史与科学
¥22.5¥49.0 -
孔子的智慧-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道家哲学研究-(附录三种)
¥5.9¥18.0 -
新事论
¥8.5¥22.0 -
中华圣贤讲什么
¥18.2¥26.0 -
昨日书林:道教史
¥10.9¥33.0 -
论好运(八品)
¥16.4¥48.0 -
谈修养
¥8.9¥20.0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1.4¥68.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生育对话录
¥21.8¥39.0 -
我的生命哲学(九品)
¥25.9¥58.0 -
西南联大哲学课
¥16.7¥58.0 -
生命的所有可能
¥24.4¥52.0 -
心灵的平和之美
¥15.4¥45.0 -
孟子通讲
¥20.1¥59.8 -
小窗幽记
¥6.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