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412194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293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564121945 ; 978-7-5641-2194-5

内容简介

本书是《水文资源分析研究》(2003年)一书的续编,为作者近十多年来水文水资源方面的论文,主要内容为水文统计理论与实践、水资源分析与评价以及水文水资源分析应用的经验与体会。

目录

**部分 综述类1 务实创新与发展水文科学1.1 水文科学发展简史摘述1.2 水文发展与理论联系实际1.3 自主创新,提高我国水文科学的水平1.4 保证水文工作达到良好效果的“三好”条件1.5 亟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1.6 结语2 从治淮实践中成长和发展2.1 在实践中成长和发展2.2 实事求是的风范引领我们成长和进步2.3 结束语3 严肃认真对待标准编制的每一细节——有感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部分内容第二部分 水文统计类4 洪水频率分布模型和参数估计的研究进展4.1 洪水频率分布模型4.2 参数估计方法4.3 结语5 两种新的水文频率分布模型:Pareto分布和LogistiC分布5.1 Pareto分布5.2 Logistic分布5.3 结语6 矩、概率权重矩与线性矩的关系分析6.1 概率权重矩6.2 线性矩(L-矩)6.3 各阶概率权重矩的计算6.4 Cv、Cs与的t2、t3关系6.5 一点说明6.6 结语7 频率分析中特大洪水处理的新思考7.1 含特大洪水系列的经验频率公式7.2 含特大值系列的统计参数7.3 含特大值系列的频率计算适线问题7.4 结束语8 水文频率分布模型选择方法述评8.1 对皮尔逊曲线族的判别法8.2 对各类模型的常规矩法判别8.3 对各类模型的线性矩法判别8.4 结语9 线性矩法的特点评析和应用问题9.1 概率权重矩的无偏估计与线性矩的直接计算9.2 系列的相关性9.3 计算C和C的有关近似式9.4 适线问题9.5 结语10 水文频率计算参数的优化估计与简捷运算10.1 优化估计法概述10.2 r分布摘列10.3 用*小二乘准则求算10.4 用*小一乘准则求算10.5 结语11 极大似然法估计r分布参数的注记11.1 概述11.2 求解参数的方法11.3 结语12 水文频率计算参数估计技术述评12.1 各种估计方法12.2 问题讨论12.3 结语13 期望概率与设计标准13.1 期望概率的概念13.2 均匀分布与经验频率的期望公式13.3 期望概率计算方法之13.4 期望概率计算方法之二13.5 对现行适线法的几点看法13.6 结语14 防洪标准与风险机遇14.1 频率与重现期的概念14.2 防洪标准与风险率14.3 分期实施工程的风险率14.4 洪水超标与工程失事14.5 频率计算与无形风险14.6 结语15 水文频率计算成果的合理性分析15.1 统计参数估计方法概述15.2 实例研究15.3 结语16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的参数估计问题16.1 参数估计概述16.2 参数b、n和S的估计16.3 参数A和C估计16.4 结果汇总16.5 讨论16.6 结语17 暴雨强度公式的参数多解问题17.1 概述17.2 参数估计17.3 误差分析17.4 讨论17.5 结语18 研制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的实践与体会18.1 基础资料的收集18.2 暴雨频率计算18.3 暴雨强度公式的研制18.4 年*大值法与超定量法的比较18.5 几点思考与体会19 水文模型参数估计的异参同效问题19.1 两参数线性回归模型19.2 三参数频率分布模型19.3 四参数的暴雨强度计算模型19.4 结语20 水文频率分布模型的异同性与参数估计问题20.1 频率分布模型的异同性20.2 频率分布共通性条件的设想20.3 统计参数估计问题20.4 结语第三部分 水文水资源类2l 水文预报误差和评定方法的若干问题21.1 水文预报误差的来源212方案评定的确定性系数法21.3 关于许可误差问题21.4 结语22 入水和谐与水资源保护23 淮北地区几类重要地下水资源的概况与认识23.1 深层地下水问题23.2 城市地下水问题23.3 岩溶区地下水问题23.4 采煤区地下水问题24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的分析与应用24.1 地下水可开采量24.2 地下水可开采系数24.3 结语25 深层地下水资源的分类属性与分析评价25.1 深层地下水资源的分类属性25.2 深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举例25.3 结语26 城市防洪标准相应洪水特征值浅议26.1 城市的防洪标准和特征值的计算……第四部分 述评及其他附录
展开全部

节选

《水文水资源计算务实》是《水文水资源分析研究》(2003年)一书的续编,为作者近十多年来水文水资源方面的论文,主要内容为水文统计理论与实践、水资源分析与评价以及水文水资源分析应用的经验与体会,其中的城市水文学基本知识系浅近的读物,中英文对照。读者对象为大专以上水平的水文水资源专业人员,亦可作为高等院校的参考用书。

相关资料

插图:1)水文学的起源与重要记载选列(1)公元前时期。根据已有记载,约在公元前3 000年前,古埃及在尼罗河开始观测水位。公元前1 400年前后,中国殷墟甲骨文中已有雨、泉和洪水的记叙。公元前251年,中国的李冰在都江堰用石人小尺观测水位。公元前88年前后,中国的王充提出水文循环和潮汐成因的科学解释。(2)公元1世纪至19世纪。公元1世纪,古希腊的希罗提出河流的流量取决于流速和过水断面。223年,中国在黄河支流伊洛河龙门崖壁石刻洪水。1424年,中国采用测雨器观测雨量。1663年,英国的雷恩发明白记雨量计。1736年,中国绘制以寸计的降水量等值线图。1775年,法国的谢才发表明渠均匀流公式.1790年,德国的沃尔特曼发明流速仪。1841年,北京开始用现代方法观测和记录降雨量。1851年,爱尔兰的莫万尼提出推理公式,计算小流域的*大洪峰流量。工865年,中国长江汉口设立了水位站,为我国现代水位观测的开始。其他,如1856年法国的达西定律、1871年法国的圣维南方程组、1889年爱尔兰的曼宁公式,都为水文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3)20世纪。1914年,美国的海森首先用正态概率格纸选配流量频率曲线,把概率理论引入水文计算。1924年,美国的福斯特提出用皮尔逊Ⅲ型分布的频率计算方法。1931年,前苏联的韦利卡诺夫提出等流时线概念。1932年,美国的谢尔曼提出单位线。1933年,美国的霍顿提出下渗理论曲线。1934年,前苏联建立了瓦尔达依径流实验站。1935、1936、1945年,美国的麦卡锡、霍伊特、克拉克分别提出了马斯京根法、随机水文过程移动平均模型、瞬时单位线。1957年,中国出版了《洪水调查》。1965年,国际水文计划开始活动。1975年,国际水文计划开始执行。到了20世纪下半时期,先进的水文仪器、众多的水文模型以及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为水文科学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条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