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8911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3
  • 出版时间:2010-03-01
  • 条形码:9787500489115 ; 978-7-5004-8911-5

本书特色

长江三峡地区的地域、历史条件和民族因素使这里成为多种宗教文化的际会之地,既有远古流传下来的原始宗教信仰,又有土生土长的道教,还有逐渐中国化的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复杂的宗教文化是三峡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本地区人们的礼仪、伦理、思维及民风习俗,对本地区的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都产生过复杂的作用,不了解三峡宗教的历史与现状,就很难全面、深刻地认识三峡文化。本书全面阐述了长江三峡地区各种宗教与宗教事像的历史、现状及其区域性特征。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阐述了长江三峡地区各种宗教与宗教事像的历史、现状及其区域性特征。纵向梳理了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以及伊斯兰教等人为宗教在三峡地区的传播历程、特点和复杂影响,以巫教为代表的三峡民间宗教信仰崇拜的形成、沿革和存留状态;横向描述了三峡地区宗教与民俗、艺术等非物质文化形态的渗透互融,以及各种宗教与宗教事像在现实三峡区域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

目录

**章 长江三峡宗教概况
一、三峡地域环境与宗教
1.三峡自然环境与宗教
2.三峡人文历史与宗教
3.三峡少数民族与宗教
二、三峡宗教的历史变迁
1.三峡古代宗教
2.抗日战争时期的三峡宗教
3.新中国成立前后三峡宗教的变化
4.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三峡宗教
三、三峡宗教信仰特点
1.人为宗教世俗化趋势日益明显
2.“三教合一”、“多教合一”现象普遍
3.民间宗教信仰繁杂
4.地理分布特征明显,宗教场所众多
展开全部

节选

《长江三峡宗教文化概论》全面阐述了长江三峡地区各种宗教与宗教事像的历史、现状及其区域性特征。纵向梳理了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以及伊斯兰教等人为宗教在三峡地区的传播历程、特点和复杂影响,以巫教为代表的三峡民间宗教信仰崇拜的形成、沿革和存留状态;横向描述了三峡地区宗教与民俗、艺术等非物质文化形态的渗透互融,以及各种宗教与宗教事像在现实三峡区域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

相关资料

1.三峡古代宗教在三峡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先后传人了多种宗教。佛教于西汉末东汉初,道教于东汉末期先后流播。伊斯兰教于元朝由陕甘一带回民传人重庆,也有600多年历史。东汉时,道教和佛教已传人枳地(今涪陵市)。唐宋时,观庙渐多,道佛兴盛,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天主教开始在涪州传播。光绪三十二年(1906),基督教传人。历史上,重庆主城区曾长期是五种宗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的重点活动地区之一。五种宗教传人重庆城区的时间有先有后。佛、道教在重庆城区建立寺观的时间均在唐代。天主教和基督教则是鸦片战争后才大量传人。重庆市有一批历史悠久的寺观教堂。渝中区罗汉寺、梁平双桂堂、南岸慈云寺、九龙坡华岩寺、大足圣寿堂、南岸老君洞、重庆清真寺、天主教民生路若瑟堂和基督教社交会堂等,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佛教、道教传人恩施,始于唐代,宋、元相继发展,至清初计有大小寺庙道观80余座。清末民初,由于火灾、兵祸或年久失修,有所损坏。据光绪《巴东县志》记载,濒临长江的巴东县治以南一里的汉寿寺,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县治以西一里的洪山寺,建子唐开元年间(713-742)。据清同治三年(1864)编撰的《宜昌府志》统计,东湖(今宜昌城区和夷陵区)、长阳、兴山、长乐(今五峰)、归州(今秭归)等县共有寺观256处。其中仅东湖县就达127处。清末民初,跨越西陵峡两岸的秭归县内有宫、观17处,寺、庵21处,祠、庙22处。2.抗日战争时期的三峡宗教(1)三峡上段宗教文化的大发展抗战爆发后,随着重庆被确定为战时陪都,三峡上游地区因未受到战火肆虐,宗教园体信众的大量西迁来渝,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这五大宗教置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不仅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宗教自身也获得了巨大发展。

作者简介

胡绍华,男,1951年11月生,博士,三峡大学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与区域文化,出版学术专著《宗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三峡民间艺术概论》等4部,在《光明日报》、《外国文学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