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到史学](http://image31.bookschina.com/2010/20101112/4904981.jpg)
5分
包邮从历史到史学
![](http://o.bookschina.com/images/ling2.png?id=0)
- ISBN:978730310992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0页
- 出版时间:2010-09-01
- 条形码:9787303109920 ; 978-7-303-10992-0
目录
节选
《从历史到史学》主要内容简介: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历史学科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北师大历史学院业已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首批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单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一系列学术平台。科研实力颇为雄厚,在学术界声誉卓著。
相关资料
关于心学也是实学思潮思想渊源之一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说明:**,由于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旨在弥和程朱理学理论中性与情、道心与人心的二元紧张,将二者合而为一,统一落实于“心”——“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②但与此同时,这种努力又从新的层面构成了体现理性的“道心”与体现感性的“人心”纠缠为一体的理论困境,而这种困境的结果,是为走向“天理即在人欲中”,“理在气中”的唯物主义之途提供了可能。第二,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一个整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③即将“行”置于日常世界的具体展开之间,从而将道德性的“知”导向对纯粹实用知识的追求,将心性问题的探求转向外在世界的实践,形成形而上之“道”,落实于形而下之“器”,积极干预或参与日常生活的理论依据。而这正是实学思潮发生的思想路径。王阳明豪杰一生,事功卓著,其思想学术循于此径,唐顺之之学渊于阳明,其经世实学思想之发生,亦循之此径。故民国唐文治为《唐荆川先生年谱》序云:“阳明之学在致良知,一超顿悟,先生之学则以天机为宗旨,无欲为工夫。天机即心体之流行,寂而感,感而寂静无动,有涵实于虚,故虽视龙溪犹师,与念庵为友,而绝不拾无善无恶之余沉。”“先生战功学问文章大致与阳明同,而其文武兼资,更无稍或异。”④按所谓实学既将儒家的道德哲学与现实的经世意识结合,除注意传统的君子小人的人心之辨外,尤其注意经世致用之“用”;或者说除注意道德实践外,亦注意形下之制度建设和实际事务的操作。其实这点,即使王阳明本人,也非让人抛开实务而专于玄虚中求道。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0.7¥58.0 -
中国通史
¥16.3¥45.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西北史地丛书:冯承钧西北史地论集
¥22.8¥6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安史之乱
¥24.1¥68.0 -
中国近代史
¥16.3¥39.8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九说中国
¥9.0¥25.0 -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
¥8.9¥29.8 -
显微镜下的大明
¥28.0¥52.0 -
小字白劳-李零自序集
¥23.1¥65.0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0.5¥29.8 -
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辛卯侍行记
¥22.8¥6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6.9¥49.8 -
三国史话
¥13.6¥42.0 -
名师讲堂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27.5¥78.0 -
终局之地:南明那些事儿
¥28.6¥68.0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10.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