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手册(案头卷)(上册)原书第2版—国际机械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金属手册(案头卷)(上册)原书第2版—国际机械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1星价 ¥270.1 (7.3折)
2星价¥270.1 定价¥37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30708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237
  • 出版时间:2011-01-01
  • 条形码:9787111307082 ; 978-7-111-30708-2

本书特色

  权威性。这是一本由asm组织美国学界、商界的有关金属材料各领域的知名学者、专家集体编撰、修订而成的专业手册,也是asm过去八十多年来数以千计的冶金工作者的集体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它代表了金属材料学科在20世纪末的国际水平,虽然其出版已十年多,但作为一本工具书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的丰富性和先进性。它不仅囊括所有传统的金属材料,如铁、钢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而且还包括粉末冶金和当代许多特种用途的金属材料,同时还涉及当前在航空航天、纳米技术、超导技术、人体生物等领域所应用的各种新型金属材料。从内容上看,它同一般的材料手册一样,载有各种材料的齐全、可靠技术数据备查,且其主要篇幅都在于对各种金属材料的(有关物理、化学和金属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特性和应用的全面阐述,包括当时的*新研究成果。本手册还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系统论述了各种金属的冶炼、铸造、压力加工、热处理以及切削加工几乎所有相关制造工艺及其检测技术和试验方法,其中还包括了近年来令人瞩目的有关摩擦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手册还包含多达3000多条与金属材料有关的技术术语的定义或准确解释,以及大量的文献目录,可供读者检索。
  简明性。《金属手册(案头卷)(上册)(原书第2版)》内容如此丰富、翔实,但却丝毫没给人以繁杂的感觉。相反,编写本手册的资深专家们仅用一些深入浅出的语言就把一些有关材料的深奥理论问题解释得十分清楚。这对于一本置于案头、可信手翻阅的手册来说是非常必要和难得的。可以说,只要具有大中专院校材料专业知识(包括非材料的机械类专业)的人员都能很好地理解和使用本手册。
  实用性。本手册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通过各章的提示可以非常便捷地追溯到《asm harldbook》的相关章节、通过各章和书末的参考文献目录可以检索到更加详细的相关内容,因此,它不仅适合配备于基层工矿企业的资料室里供广大机械、材料工程师们在工作中查阅,还可以作为材料学科的辅助教材供有关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和高等学校师生参考。

内容简介

美国金属学会(asm)出版的《metals handbook》是一部国际公认的金属材料方面的经典著作。本手册是其第2版案头卷的中文版。该手册几乎涉及所有在用金属材料,包括当前航空航天、纳米技术、超导技术等领域所应用的新型金属材料的系统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数据,以及有关的*新研究成果,还详细描述了各种金属从采矿、冶炼、铸造、热处理到冷、热加工等的*新制造工艺和检测、试验方法,以及有关摩擦学的实验研究方法。
通览全书,本手册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内容涉猎广泛、丰富先进,理论深入浅出,图表简明实用。
本书不仅可供广大机械、材料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查阅,还可以作为材料学科的辅助教材供有关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和高等学校师生参考。

目录

译丛序言
中文版序言
译者前言
前言
序言
第1篇 概论
第1章 术语总汇和工程数据
第1节 冶金学术语和金属制造专用术语
第2节 工程数据
金属和合金的密度(表1.1-1)
金属和合金的线膨胀系数(表1.1-2)
金属和合金的热导率(表1.1-3)
金属和合金的电导率和电阻率(表1.1-4)
金属和合金的近似熔点(表1.1-5)
普通气体和液体的物理性质(表1.1-6)
展开全部

节选

《金属手册(案头卷)(上册)(原书第2版)》不仅可供广大机械、材料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查阅,还可以作为材料学科的辅助教材供有关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和高等学校师生参考。美国金属学会(ASM)出版的《Metals Handbook》是一部国际公认的金属材料方面的经典著作。本手册是其第2版案头卷的中文版。该手册几乎涉及所有在用金属材料,包括当前航空航天、纳米技术、超导技术等领域所应用的新型金属材料的系统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数据,以及有关的*新研究成果,还详细描述了各种金属从采矿、冶炼、铸造、热处理到冷、热加工等的*新制造工艺和检测、试验方法,以及有关摩擦学的实验研究方法。通览全书,本手册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内容涉猎广泛、丰富先进,理论深入浅出,图表简明实用。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金锡志(1943-)   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制造系。九三学社成员。   大学毕业后曾长期从事机械(包括仪表)设计和制造工艺工作。1981年8月至1983年9月由国家公派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斯旺西大学学院(swanseaUniversity College)机械工程系进修,专攻摩擦学。学成回国后,作为学科带头人先后在兰州炼油厂石油炼制研究所和杭州轴承试验研究中心从事润滑油抗磨机理和滚动接触疲劳机制的摩擦学基础研究。1992年开始在上海汽车研究所负责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在线检测和性能测试设备的研发。1996年至2003年。在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作为计量、精测室和理化分析室主要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筹建和相关技术管理工作。   作为资深机械工程专家,译者长期工作在机械行业生产、科研**线,在其职业生涯里曾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并获得相应的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国家专利。1991年由机械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3年到1996年曾在国内外有关技术刊物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并出版专著《机器磨损及其对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