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科仪研究
读者评分
4.9分

包邮道教科仪研究

1星价 ¥12.0 (3.0折)
2星价¥12.0 定价¥4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55条)
wan***(三星用户)

出于兴趣,看看。

2020-12-30 20:16:54
0 0
liu***(三星用户)

道教科仪的定义、分类和历史源流

对道教科仪的定义、分类和历史源流作了系统完整的描述。

2020-10-22 15:53:2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238433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暂无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09-11-12
  • 条形码:9787802384330 ; 978-7-80238-433-0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方志出版社出版

《道教科仪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卢国龙研究员、汪桂平副研究员合作完成的一项重点课题“道教科仪研究”而形成的一部专著

上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全面梳理,对道教科仪的定义、分类和历史源流作了系统完整的描述

中篇运用大量的方志资料,通过求子仪式、成年仪礼、做寿习俗、丧葬礼俗、社区祭礼、民间傩巫文化、神诞节日等对道教科仪与各类民俗事象的关系进行了深度挖掘和探讨 

下篇通过一个田野调查的实例,即湖北省花湖乡的一场民间丧礼和民间道士举行的超度仪式,考察道教仪式传统在当代中国乡土社会的存在状态及其对民风民俗的深刻影响

本书采用历史文献学、宗教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重点研究道教科仪的历史沿革及其与民俗社会的关系。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篇介绍道教科仪的概况与历史沿革,中篇论述道教科仪与各类民俗事象的关系,下篇考察道教仪式传统在当代中国乡土社会的存在状态与作用机制。 

本书上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全面梳理,对道教科仪的定义、分类和历史源流作了系统完整的描述。科仪是道教习用的术语,常常与斋醮联用,称为斋醮科仪,用来笼统地指称道教的宗教仪式。科仪作为道教特有的外部形式与特征,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和发展机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道教科仪一方面因应民间礼俗而出现各种滋生漫衍,另一方面又对固有的巫俗信仰及活动进行规范化清整,从而实现文化引导与提升。这样的一种矛盾运动,贯穿于斋醮科仪的古今之变。本书中篇运用大量的方志资料,对于道教科仪与各类民俗事象的关系进行了深度挖掘和探讨。 

道教的斋酿仪式对于民俗的影响是多方位、多层面的,如道教科仪对于人生礼俗中的求子仪式、成年仪礼、做寿习俗、丧葬礼俗等都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道教斋瞧也常与社区祭典交织在一起而共同构成一个社区的祭祀、娱乐盛会;道教的神仙圣诞节日亦常常转换成岁时风俗和传统民俗节日的一部分。本书主要围绕上述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本书下篇通过一个田野调查的实例,即湖北省花湖乡的一场民间丧礼和民间道士举行的超度仪式,考察了道教仪式传统在当代中国乡土社会的存在状态及其对民风民俗的深刻影响。认为在当地农村的丧葬礼俗中, 语道士举行超度道场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仪节,而超度的仪式仪节基本上沿袭着古老的科仪格式。

节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