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论》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是中医理论原创思维与临证实用新法的杰出体现
《温疫论》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是中医理论原创思维与临证实用新法的杰出体现。
- ISBN:75308341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76
- 出版时间:2011-05-01
- 条形码:9787530834183 ; 978-7-5308-3418-3
本书特色
吴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人,约生活于16世纪80年代至17世纪60年代,著名温病学家。《温疫论》是吴氏针对当时江南疫病流行,传染严重,死亡不计其数,而医家拘泥仲景温热之法,收效甚微的实际情况,以自己毕生之心得,精心撰著而成的。 本次点校,几经比较,*后选定康熙二十四年(1685)张以增校订葆真堂刻本(简称“张本”)为底本,以康熙四十八年(1709)刘方舟校梓积秀堂藏版(简称“刘本”)为主校本,以康熙三十年(1691)石楷等参校的金陵长庆堂刻本(简称“石本”)及康熙五十四年(1715)许永康校阅的会德堂刻本(简称“许本”)为参校本,同时还参考了郑重光《温疫论补注》(简称“郑本”)。
内容简介
《温疫论》为明代医家吴有性撰著,是我国**部温病学专著。书成于明崇祯壬午年(1642)。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50篇,论述原病、温疫初起、传变不常、发斑等;下卷37篇,述及杂气、蛔厥等病症。作者汇萃前人对疫病的论述,结合自己毕生治疗温疫病心得和经验,系统地论述了温疫的病因、发病条件、传染方式、病变特点以及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法方药等。书中首创温疫病因学说,揭示出“邪从口鼻而入”的侵袭途径,明晰温疫与伤寒之区别,总结创新出温疫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温疫论》立论明确,观点鲜明,切合临床实际,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外感热病学重要的参考著作。
目录
作者简介
吴有性 明代医学家。字又可,江苏吴县人。居于太湖纲庭山。精医术,尤擅长温病。明末崇祯年间,北方大疫,死者枕藉,人多以伤寒治法治之而不效。有性怀革新之思想,推究其病源,察其传变。认为温病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温非暑,而是由天地间别有一种戾气,或称疠气、杂气,与伤寒不同。其病系口鼻内,伏于膜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其戾气具有特适性、偏中性,乃指某种动物于某种戾气有亲和力,而其他动物则不病;对侵入的某一动物的一种器官有亲和力,则不侵犯其他器官。而戾气之侵入是否有发病之可能,则与机体之强弱相关。此论点于吴氏之著作《瘟疫论》中表达无遗。另又提出其特殊的“三消”、“达原”等疗法,以治疗瘟疫证。其学说为后世所推崇,亦是后代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故《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推究病源,参稽医案,著为此书,瘟疫一证,始有绳墨之可守,亦可谓有功于世矣。”现《瘟疫论》有多种版本行世。
-
急诊科里的一千零一夜
¥18.6¥58.0 -
舌诊图谱:观舌知健康
¥13.9¥39.8 -
中医基础理论
¥10.3¥19.0 -
中华医药学史
¥12.3¥35.0 -
小儿推拿秘旨
¥3.3¥9.0 -
内外伤辨惑论-局方发挥
¥1.9¥5.0 -
本草纲目
¥22.8¥76.0 -
中医诊断全书
¥17.7¥59.0 -
博济医院百年1835-1935
¥30.1¥70.0 -
中医手诊图释
¥9.8¥28.0 -
外科急救常识图解
¥1.7¥4.0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丹溪心法
¥2.5¥12.0 -
金匮要略
¥15.4¥48.0 -
黄帝内经鉴赏辞典(文通版)
¥9.2¥28.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3.3¥38.0 -
针灸大成
¥24.1¥65.0 -
救护指南
¥3.5¥10.0 -
常见急救常识图解
¥1.7¥4.0 -
活幼心书
¥5.6¥15.0 -
全科医生鉴别诊断
¥68.4¥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