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三辑
读者评分
5分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三辑

1星价 ¥17.1 (4.5折)
2星价¥17.1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zys***(三星用户)

高水平的学术论文集

学术视角独特,如宋词的艺术媒介传播:以题画、题扇和题屏词为中心,又如王兆鹏先生《从题壁诗词看宋代题壁传播的特点》一文,启人深思

2015-02-05 20:01:31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08320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58
  • 出版时间:2011-12-01
  • 条形码:9787101083200 ; 978-7-101-08320-0

内容简介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3辑)》是教育部“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前期成果的结集。大约包括文学传播与接受理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外文学相互传播与接受研究等四大版块。《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3辑)》是武汉大学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心承担的“211”工程重点项目的成果。全书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世界文学和文艺学这个学科自然地融合贯穿起来,精选了优秀的论文,为推进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的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录

曹建国:从汉人骚赋看汉代的屈原接受
葛刚岩:文化传播模式的史学性思考——以佛教东传中原为例
李建中、陈永辉:大学讲坛与龙学传播
尚永亮:元遗山与白乐天的诗学关联及其接受背景
尚永亮:论王若虚对白居易的接受及其得失
陈水云:唐宋词籍在明末清初的探访、收藏和传播
谭新红:宋词的艺术媒介传播——以题画、题扇和题屏词为中心
王兆鹏:宋代的“互联网——从题壁诗词看宋代题壁传播的特点
王星:试论石刻传播的基本方式与特点——以宋代石刻为中心
郁玉英:宋词经典**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经典化探析
程芸:《临川四梦》与元杂剧的文体因缘
汪超:论明人文学传播的策略——以明词传播为中心
黄俊杰:25年来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历程
孙霞、陈国恩:1928年至1934年文学论争与俄苏文学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