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全新修订版)
读者评分
4.9分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全新修订版)

主要讲述了鲁迅和胡适,后人对他们的议论可以说不惜笔墨,洋洋洒洒。

¥8.9 (2.8折) ?
1星价 ¥16.3
2星价¥16.3 定价¥3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6条)
726***(三星用户)

观点鲜明,值得一读

在鲁迅问题上观点鲜明。值得一读。

2024-09-17 22:30:34
0 0
ztw***(三星用户)

品相不错,包装严整,没有被大雨打湿,屯书,留着慢慢细看

2024-06-27 11:36:5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410034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0
  • 出版时间:2012-03-01
  • 条形码:9787224100341 ; 978-7-224-10034-1

本书特色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编辑推荐:我的看法是在读书中发端的,也是在阅读《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的过程中完善的。我可以不相信自己的德行与智力,却不敢无视那么多书本的品质,还有它们的作者的诚挚。

内容简介

  本书鲁迅和胡适,后人对他们的议论可以说不惜笔墨,洋洋洒洒。而韩石山先生的这种比较研究,在汗牛充栋的鲁研胡研著作中,亦有可圈可点之处。即使初版至今六年,评论文字仍络绎不绝。当时,恐怕作者自己也未能料到。对《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全新修订版)》的认同基本有三点,一是材料翔实,考证有序;二是观点明确,绝不含糊;三是意犹未尽,留给读者思考空间。有这三点,《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全新修订版)》在当今鲁研胡研界,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至于“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这个说法能否让人接受,已无碍它的流传。

目录

鲁迅和胡适:同时来到历史的交叉路口 1
要不要把胡适赶出北大课堂 1
北京大学学术流派的变迁 5
鲁迅的幸与不幸 12
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 16
胡适:如今我们回来了 19
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 19
真正的自由是什么 26
给社会一点清凉作用 31
白话文的意义和《白话文学史》的失误 35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先行者 39
鲁迅,新文化人物强有力的批判者 45
鲁迅的耳光扇给谁 45
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 49
前后不同的两种评价 57
鲁迅的思想资源 61
新文化人物强有力的批判者 66
从撤稿事件到两大营垒的对峙 72
谁敢把鲁迅的稿子撤了 72
《我的失恋》是讽刺谁的 75
两大营垒的对峙 77
和“新月派”结仇的**步 80
“青年必读书”中的暗斗 85
孙伏园敲响了开场锣鼓 85
还得往前推溯 87
徐志摩的“跑野马” 90
这可让鲁迅作难了 93
鲁迅真的反对读中国书吗 99
女师大风潮中的明争 103
两方的阵势 103
法日派与英美派 113
鲁迅的用心与用力 115
鲁迅与陈西滢的论战 121
章士钊有多少书 130
难说胜负的结局 133
“闲话事件”中的纠缠 144
周作人首先发难 144
陈西滢紧追不舍 150
凌叔华暗中求情 154
关于“剽窃”的辩驳 159
李四光的薪水是多少 166
闲话事件的余波 176
胡适来信调停 186
三一八惨案中的对抗 189
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 189
鲁迅这天在做什么 193
陈西滢的看法 196
周家兄弟的反击 202
现代评论派的战绩 208
南下:真的是向往革命吗 214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 223
胡适的文风 223
鲁迅的文风 236
鲁迅的社会理念 245
胡适的社会理念 250
中学课本里的鲁迅作品 254
展开全部

节选

胡适的文风
这一章说说鲁迅和胡适两人的文风与社会理念的不同。先说文风。
不管两人的留学背景有什么不同,思想品质上有着怎样的差异,也不管他们生前身后有着怎样的遭际,作为后人,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文章,想学的和不想学的一切,也都包含在他们各自的文章中。换句话说,他们的文章写得怎样,能从中学到些什么东西,这才是**重要的。要在不长的篇幅里,全面地谈两人的文风,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择其大端,略加论列,有个大致的判断就行了。为了保持论述的公允,每人只选两篇文章,且都是前期的。
先谈胡适,以便谈鲁迅时有个比较。
什么是文学,或者说什么是好文章,胡适有固定的看法,终其一生没有什么改变。
一九二一年年底编辑出版的《胡适文存》,后来称做**集,收有一篇《什么是文学》。一开头便是,他曾说:"语言文字都是人类达意表情的工具;达意达的好,表情表的妙,便是文学。"接下来说,怎样才是好与妙呢,这就很难说了。他曾用*浅近的话说明如下:"文学有三个要件:**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能动人,第三要美。"
这是篇文章,也是写给钱玄同的一封信。原信没有署年月日,《胡适文集》的编者注明,此信写于一九二○年十月十四日。信中引用的那句话"语言文字是人类达意表情的工具"云云,就更早了,是他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说的。该文载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十五日出版的《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可说是新文化运动初期的作品。
这些,可说是胡适关于文学与文章的*初的主张。
一九五九年,胡适已六十八岁,眼见就是古稀之龄了。五月十六日这天,有台湾大学的六名侨生代表到南港"中央研究院"来拜访胡适,这些学生组织了一个海洋诗社,还带来了他们的刊物《海洋诗刊》。交谈中,胡适说:
"大部分的抽象派或印象派的诗或画,都是自欺欺人的东西。你们的诗,我胡适之看不懂,那么给谁看得懂?我的《尝试集》,当年是大胆的尝试,看看能否把我的思想用诗表达出来;如果朋友们都看不懂,那成什么诗?白居易的诗,老太婆都能听得懂;西洋诗人也如此,总要使现代人都能懂,大众化。律诗,用典的文章,故意叫人看不懂,所以没有文学价值。我的主张,**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量,第三要美。文章写得明白清楚,才有力量;有力量的文章,才能叫做美。如果不明白清楚,就没有力量,也就没有‘美’了。"
一九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胡适和胡颂平聊天时说起,过去有一位朋友请他吃饭,这位朋友的儿子写了一些诗,说是新诗吧,又带些旧诗的样子,已排印好,预备出版了。主人夫妇对他们的儿子很夸奖,要他看一看。他看了之后,发现这孩子写的诗,全是不通的。他在他们家里,他们又预备了很好的饭菜请他,怎么说好呢?这让胡适很犯愁。只好说,这是孩子的老师不好,不肯好好的指点孩子的错误。又对主人夫妇说了下面一段话:
"无论诗或文,**要做通。所谓通,就是通达。我的意思能够通达到你,你的意思能够通达到我,这才叫做通。我一向主张先要做到明白清楚。你能做到明白清楚之后,你的意思才能够通达到别人。第二叫力量。你能把你的意思通达到别人,别人受了你的感动,这才叫力量。诗文能够发生力量,就是到了*高的境界,这个叫做美。"
这两件事,都记在胡颂平整理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里。与一九二一年的看法相比较,将近四十年后六十八九岁的人,和四十年前二十八九岁时说的话,几乎一模一样。
不光对写作,就是一些小的事情上,也是这样。胡适晚年曾在台湾师范大学演讲,提到律诗和京剧,斥为下流。座中喜欢律诗和京剧的人听了大为惊愕,事后梁实秋告诉他们,这是胡先生数十年一贯的看法,可惊的是他几十年后一点也没有改变。确也是的,无论是对文学艺术,还是对社会政治,胡适的许多观点,一生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这有浅的一面,也有执著的一面,常人是难以做到的。

相关资料

小事中每每隐匿着大的历史事变的开端,可惜这样的见微知著,常是许多历史学家事后的聪明。
——《鲁迅和胡适:同时来到历史的交叉路口》

作者简介

  韩石山,山西临猗县人,生于一九四七年。一九七○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曾任《山西文学》主编,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早年写小说,继而散文、随笔、评论,均有涉猎。近年来潜心于现代文学研究与人物传记写作,主要著作有《民国文人风骨》《徐志摩传》《李健吾传》《寻访林徽因》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