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分
鲁迅传
许寿裳回忆挚友鲁迅先生的作品集。许寿裳不仅是鲁迅的同乡,更是鲁迅情逾兄弟的挚友,可以说是撰写鲁迅传记的不二人选,对于研究鲁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085296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17-08-01
- 条形码:9787510852961 ; 978-7-5108-5296-1
本书特色
★许寿裳不仅是鲁迅的同乡,更是鲁迅情逾兄弟的挚友,两人自1902年在日本留学期间相识,此后35年一直保持着亲密的联系,可以说是撰写鲁迅传记的不二人选,因此许寿裳回忆鲁迅的文章,对于研究鲁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 ★作者许寿裳以事实为根据,将传主的经历、行状、思想、作品都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思潮中加以考察,内容详实,范围广博,感情深挚,文笔醇厚,对于传主的各个生活侧面都作了充分的描述,力图描述一个真实的鲁迅。 ★原汁原味,未删节经典版。作为同类型著作中首屈一指的鲁迅传记,该书曾遭到删削修改,比如鲁迅关于“革命要先革心”,又比如作者对鲁迅寂寞心境的剖析,等等,此次我们一律据原刊或初版本付排,以显示历史原貌。 ★用版画家刘春杰先生的作品《勇气》作为封面设计主图,聆听大先生的心跳,体悟民族脊梁的纯粹与勇气。 ★大师写大师、名家写名家的传记经典。在许寿裳的学术成就中,公认极具价值的是传记文学研究和协作,他认为成功的传记文学描写入神,巨细毕现,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时代和人物的相互影响。他的《章炳麟》和关于鲁迅的两部回忆录忠实地体现了他对传记文学的理解,是中国现当代传记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书中收录了许寿裳根据鲁迅日记及其他资料亲自编纂的“鲁迅先生年谱”,同时也收录了作者发表于鲁迅逝世一年后品评传主旧体诗的《鲁迅古诗文的一斑》文章,评价公允深刻,是研究和了解鲁迅生平及诗文作品不可多得的珍稀参考资料。
内容提要 《鲁迅传》是许寿裳回忆挚友鲁迅先生的作品集,完整收录了《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两部分内容。 作为鲁迅精神当之无愧的深刻的理解者,许寿裳以事实为根据,将传主的经历、行状、思想、作品都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思潮中加以考察,从多角度进行观照,力图描述一个真实的鲁迅。 文笔淳厚,内容翔实,感情深挚,在鲁迅传记中首屈一指,是鲁迅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入门书。作为鲁迅35年的挚友,许寿裳的回忆文章,对于研究鲁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
目录上亡友鲁迅印象记003小引004一剪辫007二屈原和鲁迅012三杂谈名人016四《浙江潮》撰文019五仙台学医023六办杂志,译小说027七从章先生学031八西片町住屋034九归国在杭州教书037十入京和北上041一一提倡美术044一二整理古籍和古碑049一三看佛经052一四笔名鲁迅055一五杂谈著作059一六杂谈翻译064一七西三条胡同住屋067一八女师大风潮072一九三一八惨案076二○广州同住080二一上海生活——前五年087二二上海生活——后五年096二三和我的交谊102二四日常生活108二五病死117读后记下我所认识的鲁迅123我所认识的鲁迅127怀亡友鲁140鲁迅的生活——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163怀旧169《民元前的鲁迅先生》序174关于《弟兄》179《鲁迅旧体诗集》序181《鲁迅旧体诗集》跋183回忆鲁迅188鲁迅的几封信195鲁迅与民族性研究200鲁迅的精神208鲁迅和青年214鲁迅的德行219鲁迅的人格和思想228《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自序231鲁迅的避难生活238鲁迅的游戏文章249附录一鲁迅先生年谱265附录二鲁迅古诗文的一斑
作者介绍 许寿裳(1883—1948),浙江绍兴人,现代教育家、传记文学家、鲁迅研究专家。 1902年以浙江官费派往日本留学。历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都华西协和大学、西北联大等校教授。1946年台湾行政长官陈仪邀请许寿裳主持台湾省编译馆,不久编译馆裁撤后并入教育厅管辖,转往台湾大学任教。 与鲁迅相识于东京弘文学院,成为终身挚友。他曾先后介绍鲁迅到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教育部工作。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承担起了整理亡友鲁迅文字的重任。 鲁迅与许寿裳的关系,不仅是乡情、同窗之谊,更是鲁迅情逾兄弟的挚友,许广平当时在给许寿裳的信中说:“回忆之文,非师莫属!”
文摘 一七西三条胡同住屋 鲁迅爱住北平,但是他的西三条胡同住屋,是出于不得已而经营的。他原来在一九一九年把绍兴东昌坊口的老屋和同住的本家公同售去以后,就在北平购得公用库八道湾大宅一所,特地回南去迎接母太夫人及全眷来住入,这宅子不但房间多,而且空地极大。鲁迅对我说过:“我取其空地很宽大,宜于儿童的游玩。”我答:“诚然,简直可以开运动会。”鲁迅那时并无子息,而其两弟作人和建人都有子女,他钟爱侄儿们,视同自己的所出,处处实行他的儿童本位的教育,《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文中所云,(全集卷一《坟》)“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这便是他的儿童教育的意见。他对于侄儿们的希望很大,很想为他们创造出一个适宜于发育的环境,所谓“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呐喊·故乡》) 鲁迅对于两弟非常友爱,因为居长,所有家务统由他自己一人主持,不忍去麻烦两弟。他对于作人的事,比自己的还要重要,不惜牺牲自己的名利统统来让给他,我在拙著《关于〈弟兄〉》一文已经提及。一九一七年,他和作人还同住在绍兴会馆的时候,北平正流行着传染病猩红热,作人忽然发高热了。这可真急坏了鲁迅,愁眉不展,四处借钱,为的要延医买药。后经德国医师狄普耳诊断,才知道不过是出疹子,于是他第二天到部,精神焕然地笑着对我说:“起孟原来这么大了,竟还没有出过疹子,倘若母亲在此,不会使我这样着急了。”接着又述昨夜医师到来的迟缓,和他诊断病情的敏捷,但是我看见他的眼眶陷下,还没有恢复呢!又记得一九二一年,作人养疴在香山碧云寺,因为费用浩大,鲁迅又四处奔走,借贷应急,并且时常前往护视。 作人的妻羽太信子是有歇斯底里性的。她对于鲁迅,外貌恭顺,内怀忮忌,作人则心地糊涂,轻听妇人之言,不加体察,我虽竭力解释开导,竟无效果,致鲁迅不得已移居外客厅而他总不觉悟,鲁迅遣工役传言来谈,他又不出来,于是鲁迅又搬出而至砖塔胡同了。从此两人不和,成为参商,一变从前“兄弟怡怡”的情态。这是作人一生的大损失,倘使无此错误。始终得到慈兄的指导,何至于后来陷入迷途,洗也洗不清呢? 鲁迅搬出以后,就借钱购得西三条的房子,是一所小小的三开间的四合式。北屋的东间是母太夫人的房,西间是朱夫人的房。太夫人谈锋极健,思想有条理,曾用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朱夫人是旧式的女子,结婚系出于太夫人的主张,因而“瑟琴异趣”,鲁迅曾对我说过:“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北屋的中间,后面接出一间房子去,鲁迅称它为“老虎尾巴”,乃是他的工作室,《彷徨》的全部以及其他许多的译著,皆写成于此。这老虎尾巴将成为我国国民的纪念室。它的北窗用玻璃,光线充足,望后园墙外,即见《野草》篇《秋夜》所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南屋是他的藏书室。说起他的藏书室,我还记得作人和信子抗拒的一幕;这所小屋既成以后;他就独自个回到八道湾大宅取书籍去了。据说作人和信子大起恐慌,信子急忙打电话,唤救兵,欲假借外力以抗拒,作人则用一本书远远地掷入,鲁迅置之不理,专心检书,一忽儿外宾来了,正欲开口说话,鲁迅从容辞却,说这是家里的事,无烦外宾费心。到者也无话可说,只好退了。这在取回书籍的翌日,鲁迅说给我听的。我问他:“你的书全部都已取出了吗?”他答道:“未必。”我问他我所赠的《越缦堂日记》拿出了吗?他答道:“不,被没收了。” 鲁迅毕竟是的,他受了种种的诬蔑委屈,搬出了八道湾住宅,又生了一场病,对于作人和信子的事,日记上却一字不提,这是我在他死后数个月,为的要赶撰年谱,翻阅他的日记才知道的。 ……
内容简介
《鲁迅传》是许寿裳回忆挚友鲁迅先生的作品集,完整收录了《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两部分内容。 作为鲁迅精神当之无愧的深刻的理解者,许寿裳以事实为根据,将传主的经历、行状、思想、作品都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思潮中加以考察,从多角度进行观照,力图描述一个真实的鲁迅。 文笔淳厚,内容翔实,感情深挚,在鲁迅传记中首屈一指,是鲁迅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入门书。作为鲁迅35年的挚友,许寿裳的回忆文章,对于研究鲁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
目录上亡友鲁迅印象记003小引004一剪辫007二屈原和鲁迅012三杂谈名人016四《浙江潮》撰文019五仙台学医023六办杂志,译小说027七从章先生学031八西片町住屋034九归国在杭州教书037十入京和北上041一一提倡美术044一二整理古籍和古碑049一三看佛经052一四笔名鲁迅055一五杂谈著作059一六杂谈翻译064一七西三条胡同住屋067一八女师大风潮072一九三一八惨案076二○广州同住080二一上海生活——前五年087二二上海生活——后五年096二三和我的交谊102二四日常生活108二五病死117读后记下我所认识的鲁迅123我所认识的鲁迅127怀亡友鲁140鲁迅的生活——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163怀旧169《民元前的鲁迅先生》序174关于《弟兄》179《鲁迅旧体诗集》序181《鲁迅旧体诗集》跋183回忆鲁迅188鲁迅的几封信195鲁迅与民族性研究200鲁迅的精神208鲁迅和青年214鲁迅的德行219鲁迅的人格和思想228《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自序231鲁迅的避难生活238鲁迅的游戏文章249附录一鲁迅先生年谱265附录二鲁迅古诗文的一斑
作者介绍 许寿裳(1883—1948),浙江绍兴人,现代教育家、传记文学家、鲁迅研究专家。 1902年以浙江官费派往日本留学。历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都华西协和大学、西北联大等校教授。1946年台湾行政长官陈仪邀请许寿裳主持台湾省编译馆,不久编译馆裁撤后并入教育厅管辖,转往台湾大学任教。 与鲁迅相识于东京弘文学院,成为终身挚友。他曾先后介绍鲁迅到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教育部工作。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承担起了整理亡友鲁迅文字的重任。 鲁迅与许寿裳的关系,不仅是乡情、同窗之谊,更是鲁迅情逾兄弟的挚友,许广平当时在给许寿裳的信中说:“回忆之文,非师莫属!”
文摘 一七西三条胡同住屋 鲁迅爱住北平,但是他的西三条胡同住屋,是出于不得已而经营的。他原来在一九一九年把绍兴东昌坊口的老屋和同住的本家公同售去以后,就在北平购得公用库八道湾大宅一所,特地回南去迎接母太夫人及全眷来住入,这宅子不但房间多,而且空地极大。鲁迅对我说过:“我取其空地很宽大,宜于儿童的游玩。”我答:“诚然,简直可以开运动会。”鲁迅那时并无子息,而其两弟作人和建人都有子女,他钟爱侄儿们,视同自己的所出,处处实行他的儿童本位的教育,《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文中所云,(全集卷一《坟》)“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这便是他的儿童教育的意见。他对于侄儿们的希望很大,很想为他们创造出一个适宜于发育的环境,所谓“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呐喊·故乡》) 鲁迅对于两弟非常友爱,因为居长,所有家务统由他自己一人主持,不忍去麻烦两弟。他对于作人的事,比自己的还要重要,不惜牺牲自己的名利统统来让给他,我在拙著《关于〈弟兄〉》一文已经提及。一九一七年,他和作人还同住在绍兴会馆的时候,北平正流行着传染病猩红热,作人忽然发高热了。这可真急坏了鲁迅,愁眉不展,四处借钱,为的要延医买药。后经德国医师狄普耳诊断,才知道不过是出疹子,于是他第二天到部,精神焕然地笑着对我说:“起孟原来这么大了,竟还没有出过疹子,倘若母亲在此,不会使我这样着急了。”接着又述昨夜医师到来的迟缓,和他诊断病情的敏捷,但是我看见他的眼眶陷下,还没有恢复呢!又记得一九二一年,作人养疴在香山碧云寺,因为费用浩大,鲁迅又四处奔走,借贷应急,并且时常前往护视。 作人的妻羽太信子是有歇斯底里性的。她对于鲁迅,外貌恭顺,内怀忮忌,作人则心地糊涂,轻听妇人之言,不加体察,我虽竭力解释开导,竟无效果,致鲁迅不得已移居外客厅而他总不觉悟,鲁迅遣工役传言来谈,他又不出来,于是鲁迅又搬出而至砖塔胡同了。从此两人不和,成为参商,一变从前“兄弟怡怡”的情态。这是作人一生的大损失,倘使无此错误。始终得到慈兄的指导,何至于后来陷入迷途,洗也洗不清呢? 鲁迅搬出以后,就借钱购得西三条的房子,是一所小小的三开间的四合式。北屋的东间是母太夫人的房,西间是朱夫人的房。太夫人谈锋极健,思想有条理,曾用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朱夫人是旧式的女子,结婚系出于太夫人的主张,因而“瑟琴异趣”,鲁迅曾对我说过:“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北屋的中间,后面接出一间房子去,鲁迅称它为“老虎尾巴”,乃是他的工作室,《彷徨》的全部以及其他许多的译著,皆写成于此。这老虎尾巴将成为我国国民的纪念室。它的北窗用玻璃,光线充足,望后园墙外,即见《野草》篇《秋夜》所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南屋是他的藏书室。说起他的藏书室,我还记得作人和信子抗拒的一幕;这所小屋既成以后;他就独自个回到八道湾大宅取书籍去了。据说作人和信子大起恐慌,信子急忙打电话,唤救兵,欲假借外力以抗拒,作人则用一本书远远地掷入,鲁迅置之不理,专心检书,一忽儿外宾来了,正欲开口说话,鲁迅从容辞却,说这是家里的事,无烦外宾费心。到者也无话可说,只好退了。这在取回书籍的翌日,鲁迅说给我听的。我问他:“你的书全部都已取出了吗?”他答道:“未必。”我问他我所赠的《越缦堂日记》拿出了吗?他答道:“不,被没收了。” 鲁迅毕竟是的,他受了种种的诬蔑委屈,搬出了八道湾住宅,又生了一场病,对于作人和信子的事,日记上却一字不提,这是我在他死后数个月,为的要赶撰年谱,翻阅他的日记才知道的。 ……
目录
003小引
004一剪辫
007二屈原和鲁迅
012三杂谈名人
016四《浙江潮》撰文
019五仙台学医
023六办杂志,译小说
027七从章先生学
031八西片町住屋
034九归国在杭州教书
037十入京和北上
041一一提倡美术
044一二整理古籍和古碑
049一三看佛经
052一四笔名鲁迅
055一五杂谈著作
059一六杂谈翻译
064一七西三条胡同住屋
067一八女师大风潮
072一九三一八惨案
076二○广州同住
080二一上海生活——前五年
087二二上海生活——后五年
096二三和我的交谊
102二四日常生活
108二五病死
117读后记
下我所认识的鲁迅
123我所认识的鲁迅
127怀亡友鲁迅
140鲁迅的生活
——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
163怀旧
169《民元前的鲁迅先生》序
174关于《弟兄》
179《鲁迅旧体诗集》序
181《鲁迅旧体诗集》跋
183回忆鲁迅
188鲁迅的几封信
195鲁迅与民族性研究
200鲁迅的精神
208鲁迅和青年
214鲁迅的德行
219鲁迅的人格和思想
228《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自序
231鲁迅的避难生活
238鲁迅的游戏文章
249附录一鲁迅先生年谱
265附录二鲁迅古诗文的一斑
节选
一七西三条胡同住屋
鲁迅爱住北平,但是他的西三条胡同住屋,是出于不得已而经营的。他原来在一九一九年把绍兴东昌坊口的老屋和同住的本家公同售去以后,就在北平购得公用库八道湾大宅一所,特地回南去迎接母太夫人及全眷来住入,这宅子不但房间多,而且空地极大。鲁迅对我说过:“我取其空地很宽大,宜于儿童的游玩。”我答:“诚然,简直可以开运动会。”鲁迅那时并无子息,而其两弟作人和建人都有子女,他钟爱侄儿们,视同自己的所出,处处实行他的儿童本位的教育,《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文中所云,(全集卷一《坟》)“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这便是他的儿童教育的意见。他对于侄儿们的希望很大,很想为他们创造出一个*适宜于发育的环境,所谓“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呐喊·故乡》)
鲁迅对于两弟非常友爱,因为居长,所有家务统由他自己一人主持,不忍去麻烦两弟。他对于作人的事,比自己的还要重要,不惜牺牲自己的名利统统来让给他,我在拙著《关于〈弟兄〉》一文已经提及。一九一七年,他和作人还同住在绍兴会馆的时候,北平正流行着传染病猩红热,作人忽然发高热了。这可真急坏了鲁迅,愁眉不展,四处借钱,为的要延医买药。后经德国医师狄普耳诊断,才知道不过是出疹子,于是他第二天到部,精神焕然地笑着对我说:“起孟原来这么大了,竟还没有出过疹子,倘若母亲在此,不会使我这样着急了。”接着又述昨夜医师到来的迟缓,和他诊断病情的敏捷,但是我看见他的眼眶陷下,还没有恢复呢!又记得一九二一年,作人养疴在香山碧云寺,因为费用浩大,鲁迅又四处奔走,借贷应急,并且时常前往护视。
作人的妻羽太信子是有歇斯底里性的。她对于鲁迅,外貌恭顺,内怀忮忌,作人则心地糊涂,轻听妇人之言,不加体察,我虽竭力解释开导,竟无效果,致鲁迅不得已移居外客厅而他总不觉悟,鲁迅遣工役传言来谈,他又不出来,于是鲁迅又搬出而至砖塔胡同了。从此两人不和,成为参商,一变从前“兄弟怡怡”的情态。这是作人一生的大损失,倘使无此错误。始终得到慈兄的指导,何至于后来陷入迷途,洗也洗不清呢?
鲁迅搬出以后,就借钱购得西三条的房子,是一所小小的三开间的四合式。北屋的东间是母太夫人的房,西间是朱夫人的房。太夫人谈锋极健,思想有条理,曾用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朱夫人是旧式的女子,结婚系出于太夫人的主张,因而“瑟琴异趣”,鲁迅曾对我说过:“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北屋的中间,后面接出一间房子去,鲁迅称它为“老虎尾巴”,乃是他的工作室,《彷徨》的全部以及其他许多的译著,皆写成于此。这老虎尾巴将永久成为我国国民的纪念室。它的北窗用玻璃,光线充足,望后园墙外,即见《野草》**篇《秋夜》所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南屋是他的藏书室。说起他的藏书室,我还记得作人和信子抗拒的一幕;这所小屋既成以后;他就独自个回到八道湾大宅取书籍去了。据说作人和信子大起恐慌,信子急忙打电话,唤救兵,欲假借外力以抗拒,作人则用一本书远远地掷入,鲁迅置之不理,专心检书,一忽儿外宾来了,正欲开口说话,鲁迅从容辞却,说这是家里的事,无烦外宾费心。到者也无话可说,只好退了。这在取回书籍的翌日,鲁迅说给我听的。我问他:“你的书全部都已取出了吗?”他答道:“未必。”我问他我所赠的《越缦堂日记》拿出了吗?他答道:“不,被没收了。”
鲁迅毕竟是伟大的,他受了种种的诬蔑委屈,搬出了八道湾住宅,又生了一场病,对于作人和信子的事,日记上却一字不提,这是我在他死后数个月,为的要赶撰年谱,翻阅他的日记才知道的。
……
作者简介
许寿裳(1883—1948),浙江绍兴人,现代教育家、传记文学家、鲁迅研究专家。 1902年以浙江官费派往日本留学。历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都华西协和大学、西北联大等校教授。1946年台湾行政长官陈仪邀请许寿裳主持台湾省编译馆,不久编译馆裁撤后并入教育厅管辖,转往台湾大学任教。 与鲁迅相识于东京弘文学院,成为终身挚友。他曾先后介绍鲁迅到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教育部工作。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承担起了整理亡友鲁迅文字的重任。 鲁迅与许寿裳的关系,不仅是乡情、同窗之谊,更是鲁迅情逾兄弟的挚友,许广平当时在给许寿裳的信中说:“回忆之文,非师莫属!”
文摘 一七西三条胡同住屋 鲁迅爱住北平,但是他的西三条胡同住屋,是出于不得已而经营的。他原来在一九一九年把绍兴东昌坊口的老屋和同住的本家公同售去以后,就在北平购得公用库八道湾大宅一所,特地回南去迎接母太夫人及全眷来住入,这宅子不但房间多,而且空地极大。鲁迅对我说过:“我取其空地很宽大,宜于儿童的游玩。”我答:“诚然,简直可以开运动会。”鲁迅那时并无子息,而其两弟作人和建人都有子女,他钟爱侄儿们,视同自己的所出,处处实行他的儿童本位的教育,《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文中所云,(全集卷一《坟》)“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这便是他的儿童教育的意见。他对于侄儿们的希望很大,很想为他们创造出一个适宜于发育的环境,所谓“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呐喊·故乡》) 鲁迅对于两弟非常友爱,因为居长,所有家务统由他自己一人主持,不忍去麻烦两弟。他对于作人的事,比自己的还要重要,不惜牺牲自己的名利统统来让给他,我在拙著《关于〈弟兄〉》一文已经提及。一九一七年,他和作人还同住在绍兴会馆的时候,北平正流行着传染病猩红热,作人忽然发高热了。这可真急坏了鲁迅,愁眉不展,四处借钱,为的要延医买药。后经德国医师狄普耳诊断,才知道不过是出疹子,于是他第二天到部,精神焕然地笑着对我说:“起孟原来这么大了,竟还没有出过疹子,倘若母亲在此,不会使我这样着急了。”接着又述昨夜医师到来的迟缓,和他诊断病情的敏捷,但是我看见他的眼眶陷下,还没有恢复呢!又记得一九二一年,作人养疴在香山碧云寺,因为费用浩大,鲁迅又四处奔走,借贷应急,并且时常前往护视。 作人的妻羽太信子是有歇斯底里性的。她对于鲁迅,外貌恭顺,内怀忮忌,作人则心地糊涂,轻听妇人之言,不加体察,我虽竭力解释开导,竟无效果,致鲁迅不得已移居外客厅而他总不觉悟,鲁迅遣工役传言来谈,他又不出来,于是鲁迅又搬出而至砖塔胡同了。从此两人不和,成为参商,一变从前“兄弟怡怡”的情态。这是作人一生的大损失,倘使无此错误。始终得到慈兄的指导,何至于后来陷入迷途,洗也洗不清呢? 鲁迅搬出以后,就借钱购得西三条的房子,是一所小小的三开间的四合式。北屋的东间是母太夫人的房,西间是朱夫人的房。太夫人谈锋极健,思想有条理,曾用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朱夫人是旧式的女子,结婚系出于太夫人的主张,因而“瑟琴异趣”,鲁迅曾对我说过:“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北屋的中间,后面接出一间房子去,鲁迅称它为“老虎尾巴”,乃是他的工作室,《彷徨》的全部以及其他许多的译著,皆写成于此。这老虎尾巴将成为我国国民的纪念室。它的北窗用玻璃,光线充足,望后园墙外,即见《野草》篇《秋夜》所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南屋是他的藏书室。说起他的藏书室,我还记得作人和信子抗拒的一幕;这所小屋既成以后;他就独自个回到八道湾大宅取书籍去了。据说作人和信子大起恐慌,信子急忙打电话,唤救兵,欲假借外力以抗拒,作人则用一本书远远地掷入,鲁迅置之不理,专心检书,一忽儿外宾来了,正欲开口说话,鲁迅从容辞却,说这是家里的事,无烦外宾费心。到者也无话可说,只好退了。这在取回书籍的翌日,鲁迅说给我听的。我问他:“你的书全部都已取出了吗?”他答道:“未必。”我问他我所赠的《越缦堂日记》拿出了吗?他答道:“不,被没收了。” 鲁迅毕竟是的,他受了种种的诬蔑委屈,搬出了八道湾住宅,又生了一场病,对于作人和信子的事,日记上却一字不提,这是我在他死后数个月,为的要赶撰年谱,翻阅他的日记才知道的。 ……
-
小说家的假期
¥21.8¥5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5¥29.8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7.8¥29.0 -
大宋文脉:苏氏家族传
¥11.3¥42.0 -
旷古完人 王安石
¥14.7¥42.0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7.6¥55.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8.4¥28.0 -
在彭德怀身边
¥6.6¥22.0 -
名家经典:苏东坡传(精装)
¥27.4¥56.0 -
鲁迅与那个时代的战争
¥14.4¥48.0 -
最后的军礼-忆孙立人将军
¥10.0¥28.5 -
三毛传
¥8.0¥38.0 -
梁晓声自述
¥15.4¥48.0 -
民国漫画风范
¥13.3¥39.0 -
两宋人物
¥9.8¥19.2 -
李白传
¥18.9¥59.0 -
陶渊明传论
¥9.6¥26.0 -
孙传芳-北洋铁翼
¥9.9¥29.8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32.0¥68.0 -
朱元璋传
¥12.8¥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