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兰探幽-昆剧导演之路(九品)

1星价 ¥72.7 (4.6折)
2星价¥72.7 定价¥1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312094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547312094 ; 978-7-5473-1209-4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昆剧是古老的剧种,有600多年的历史,但是昆剧导演却是一个年轻的行当。昆剧导演一直是稀缺人才,自1956年一出《十五贯》救活一个剧种后,昆剧导演制才逐渐推行

沈斌将他从艺50余年来对于戏曲表导演等方面的创作体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读者

书中既向大众读者展示了昆剧的优美高雅,文化价值,还为戏曲演员、导演、乃至话剧导演、电影导演提供启示

友情提示:本书品相非全新,图书边角有褶皱、切口处有污迹,*后一页有特价章,介意的读者慎拍

前言

昆剧导演沈斌

刘厚生是上海昆剧团的专职导演,更是整个戏曲界少有的精通昆剧的导演之一。他20世纪50年代末学习昆剧表演,是上海戏曲学校昆二班的高材生,毕业后,在上海青年京剧团样板戏团任演员,参加过《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等排练。1978年上海昆剧团成立,在昆剧团任演员兼技导,后转导演。

记得当时昆剧团没有正规的导演,昆剧四百年来,盛演折子戏,不论其盛衰,*根本的成就是其传奇底蕴的深厚和舞台演艺的完整系统,传奇剧作有作家,而舞台艺术上,人们以为都是演员创造的。

昆剧历史上从没有导演之说,无论是《浣纱记》《牡丹亭》还是《长生殿》大约都是由演员合在一起各出主意,商量着搬上舞台。也许有几个主意多的好的人即使没有参加演出,还是演员,没有人叫他导演。上海解放前有些地方戏有导演制度,它昆剧连演出都没有了,我知道只有“传”字辈郑传鉴等老师到越剧去做“技导”不过教教身段,不是导演。新中国成立后情况虽然有了根本改变,普遍有了导演制度,但是昆剧连剧团都没有,只有北方昆剧几位老艺人调到歌剧、话剧团体去挂了个导演之名,导演的仍然不是昆剧。50年代《十五贯》等本戏上演前后,有了几个昆剧院团,导演制才逐渐推行起来,但是仍然没有自己培养的专职导演。重点戏只得邀请杨村彬、黄佐临等话剧前辈大导演来指导。他们修养高,懂戏曲,他们导的《墙头马上》《血手记》(《麦克白》的改编)等十分精彩,却非长久之计。

当时,昆剧表演大师俞振飞先生认为昆剧要发展,必须要培养昆剧自己的导演。故而俞振飞先生在一大批优秀演员中挑选了正当青壮年的沈斌,同时写信请导演艺术家李紫贵先生去上海昆剧团导戏,将沈斌推荐于他作助手,沈斌工作中的执著、勤奋,深得李紫贵导演的青睐,破例收为弟子,后又进入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深造。从此沈斌走上了正规的导演学之路,他每一个戏的导演工作前都写规划,导演完了后写总结,不仅在方法、技巧上导演,还从思想理论上指导演员——也提高了自己,可以说沈斌是昆剧导演艺术开创的一代。尤其在导师李紫贵先生的熏陶下,提出了“古不陈旧,新不离本”的戏曲化导演思维方式,多年后逐渐形成独特的戏曲导演风格。

他先后导演过昆、京、越、豫、淮、婺、绍、粤、雷、越调等剧种大小剧目近百台,当年获文华大奖的《长生殿》,以及近两年来的昆剧《李清照》《大将军韩信》都是上乘佳作,后两个新创作剧目,我虽因年事已高,没有去现场观看,但耳闻却是赞誉声不绝。

沈斌自幼学昆,长大后导昆、看昆、写昆、研究昆,一生受昆之惠成才,有着丰富的积累,为昆剧艺术的提高发展,特别是昆剧导演学的形成,贡献着自己的能量和热量。

他的可贵之处,不仅是由熟悉表演入手进入导演,时时不忘自己是一个戏曲导演,还是带着使命的昆剧导演。他现在编的这本书,就是他多年来导演经验的理论汇编,证明他对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全面高度的重视。这样的昆剧导演著作还很少见,我首先向他表示祝贺。

作为一个昆剧和戏曲爱好者,我希望他继续研究总结。

一、我希望能有一系列文章,写给昆剧的青年观众和应去争取的观众,向他们宣传昆剧的优美高雅,文化价值,启发他们对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热爱。对象范围稍稍扩大些,也可把青年昆剧工作者包括进来,他们应该懂得更多,特别在昆剧文学方面。

二、沈斌导演过京昆剧以外的众多个地方戏曲剧种,我以为这其中大有学问。作为多剧种的导演,肯定会感受到剧种与剧种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怎样才能把昆剧高雅艺术传给地方戏,帮助地方戏提高;又如何从其他剧种的优长中有所学习,反过来丰富昆剧导演艺术,一定也有宝贵的经验可以总结、推广,等等。

三、我特别希望,像沈斌这样有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昆剧导演,能够下功夫用尽量多的时间研究昆剧折子戏的导演艺术。昆剧繁荣几百年,主要演的都是折子戏,今天谁也不能说折子戏只有文学基础和表演艺术,而没有导演艺术。那么折子戏中含有的导演艺术元素是如何体现在折子戏的演出上,这是一个重要课题。对昆剧折子戏,包括对其他地方戏剧种具有剧种个性的折子戏导演艺术的研究,不仅是对沈斌的要求,更是对当代所有导演的要求。

沈斌的著作出版要我写序,盛情可感,他提出了昆剧导演问题和戏曲化导演思维方法,引起我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断断续续想起一些写下。

节选














作者简介

沈斌,生于1947年6月21日。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2006年文化部授予“昆曲艺术优秀(导演)主创人员”称号、2012年6月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

1959年进入上海戏曲学校学表演,师承京昆名家盖春来、谭金霖、郑传鉴、方传芸等,后又从戏曲表演艺术转向戏曲导演艺术。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成为导演艺术家李紫贵先生的入室弟子。

几十年来致力戏曲导演艺术研究、导演艺术创作和教学。先后导演过昆、京、越、豫、淮、婺、绍、粵、雷、越调等剧种一百多台戏,传承与导演昆曲优秀传统经典折子戏和录像共二百多折。

作品在各省市和全国戏剧汇演中,荣获过“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导演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成果奖”“优秀演出奖”“新剧目特别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艺术大奖。

长期注重对戏曲“本体性”与“创新性”方面的比较、研究,逐渐形成“古不陈旧,新不离本”的戏曲导演风格。

发表论文和评论文章三十余篇。曾赴英国、瑞典、丹麦、日本、新加坡等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文化交流演出、讲学和排练。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