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六论自发性:自主、尊严,以及有意义的工作和游戏(八品-九品)

包邮(精)六论自发性:自主、尊严,以及有意义的工作和游戏(八品-九品)

书中的无政府主义不是意识形态,也无关政治立场,而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模式,可以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类现象,如红绿灯的设置、抄近道形成的小径、地名的设置、林场或种植园的管理、游乐园的设计、科学文献索引体系的意义、养老院与老人间的关系等。通过带入无政府主义者的非

1星价 ¥27.3 (4.7折)
2星价¥27.3 定价¥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4262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226
  • 出版时间:2019-04-01
  • 条形码:9787520142625 ; 978-7-5201-4262-5

内容简介

著名的当代思想家、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斯科特曾告诉我们国家的视角为什么是错的。现在,在这本简短易懂、极其个人化的新作中,他论证了无政府主义者的视角为什么重要。他用引人入胜、斗志昂扬,甚至幽默的方式,捍卫重视地方性知识、常识、个体创造力、自发性的无政府主义思维,令我们能够审视世间百态……小到学校、工厂、养老院、游乐场里的日常社会政治互动,大到民众抗议和革命。

目录

前言无政府主义的透镜,或曰像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一样观察
组织的悖论
社会科学实践中的无政府主义透镜
一些注意事项
章 无序和号召力的功用
碎片一 关于无政府主义操演的斯科特法则
碎片二 论不服从的重要性
碎片三 还论不服从
碎片四 广告:“诚征追随者,自愿服从领导”
第二章 民间秩序,官方秩序
碎片五 民间与官方的“知”之道
碎片六 官方的控制术与控制状态
碎片七 民间的弹性
碎片八 无序城市的诱惑力
展开全部

节选

本书的诸论点我已经酝酿了好一阵时间了。它们是在我书写东南亚山区里的农民、阶级冲突、抵抗、发展项目和边缘人群时渐渐成形的。三十年来,我一次次发现自己在学术讨论中说了一些话,或是写下了一些东西,然后回过神来,“嗯,这听起来像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论点”。几何学里两个点可以确定一条线,但是如果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点都落在同一条线上,这样的巧合就不容忽视了。惊讶于这样的巧合,我认定是时候拜读无政府主义的经典,了解无政府主义运动的历史了。为此,我还给本科生开了一门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讲座式课程,以此让自己熟悉这个主题,或许也探索一下我和无政府主义到底渊源几何。在我讲完课后的二十年时间里,相关成果大多被抛在一边,现在它们终于汇成了这本书。无政府主义对国家的批评之所以引发我的兴趣,是因为我对变革力量不再抱有幻想,希望已经熄灭。在20世纪60年代政治意识觉醒的那一代北美人中,经历过这种破灭的不在少数。对我,也对很多其他人来说,60年代可以说是靠农民战争实现国家解放的浪漫思潮进入高潮的时代。乌托邦是可能的,在这一时期我一度完全沉浸其中。我带着一些敬畏之情,现在回想起来还有极度的天真,密切关注几内亚艾哈迈德·塞古·杜尔(Ahmed Sékou Touré)的独立公投、加纳总统克瓦米·恩克鲁玛(Kwame Nkrumah)的泛非主义倡议、印度尼西亚独立早期的大选、缅甸独立初期的大选(我在缅甸还待过一年时间),当然还有红色中国的土地改革和印度的国家大选。

作者简介

詹姆斯·C.斯科特(James C. Scott),著名的当代思想家,耶鲁大学政治学斯特林讲座教授、人类学教授,农业研究项目(Agrarian Studies Program)主任,美国人文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成员。著有《国家的视角》(Seeing Like a State)、《弱者的武器》(Weapons of the Weak)、《逃避统治的艺术》(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统治和反抗的艺术》(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等。


【译者简介】

袁子奇,俄亥俄州立大学比较研究硕士,涉猎人类学、文学史和翻译研究。译有《浪漫主义革命》《整个巴黎属于我》两本文学史作品,以及一些小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