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床数控技术-第2版

包邮机床数控技术-第2版

¥22.4 (5.4折) ?
1星价 ¥22.4
2星价¥22.4 定价¥41.7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4037162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5
  • 出版时间:2013-06-01
  • 条形码:9787040371628 ; 978-7-04-037162-8

本书特色

王爱玲主编的《机床数控技术(附光盘第2版)》内容涉及数控技术的方方面面,包括数控机床的程序编制、数控插补原理、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位置检测装置、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数控机床结构等,是在作者多年从事数控技术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力求语言简练、质朴,避免概念堆积、术语罗列;力求讲清每一项技术是什么,应用该项技术能解决什么问题,使读者对数控技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内容简介

  《机床数控技术(第2版)》是全同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也是精品课程主讲教材。本书在一版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效果和一些兄弟院校的使用意见,在保持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内容作了局部调整,吸收了数控技术方面的新成果,特别注意体现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的特色。  《机床数控技术(第2版)》内容涉及数控技术的各个方面,全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概论、数控原理、数控机床的程序编制、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位置检测装置、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数控机床结构等。本书各章既有联系,又有一定的独立性,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题与习题。为了培养学生编程和实际操作机床的能力,附录A还以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数控机床为例,介绍了编程与操作方法,内容包括FANUC数控系统、西门子SINUMERIK840D数控系统、APT语言、Master CAM系统等;附录B为实验指导书。  《机床数控技术(第2版)》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
1.1.1 数字控制
1.1.2 数控机床
1.1.3 机床数字控制的原理
1.1.4 数控机床的组成及特点
1.2 数控机床分类
1.2.1 按运动控制的特点分类
1.2.2 按伺服系统的控制方式分类
1.2.3 按数控系统功能水平分类
1.2.4 按工艺用途分类
1.3 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1.3.1 发展历程
1.3.2 我国数控机床技术发展概况
1.3.3 当前数控技术及数控加工发展趋势
1.3.4 数控装备创新设计及发展动态
1.3.5 数字产品定义(MBD)技术
1.3.6 关注我国“数控一代发展战略
1.4 先进制造技术与数控装备
1.4.1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
1.4.2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战略
1.4.3 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数控原理
2.1 插补方法
2.1.1 插补的基本概念
2.1.2 插补功能的基本要求
2.1.3 插补方法的分类
2.2 脉冲增量插补
2.2.1 逐点比较插补法
2.2.2 数字积分法
2.3 数据采样插补
2.3.1 慨述
2.3.2 直线函数法
2.3.3 扩展DDA数据采样插补
2.3.4 其它插补方法简介
2.4 刀具补偿原理
2.4.1 刀具补偿的基本概念
2.4.2 刀具半径补偿的计算方法
2.4.3 刀具半径补偿的方法
2.4.4 刀具半径补偿的实例
2.5 CNC装置的加减速控制
2.5.1 进给速度的计算
2.5.2 进给速度的控制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数控机床的程序编制
3.1 概述
3.1.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
3.1.2 数控编程的内容与步骤
3.1.3 数控编程方法简介
3.1.4 数控编程的几何基础
3.1.5 数控编程的工艺基础
3.2 数控编程的标准
3.2.1 数控编程的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
3.2.2 程序结构与程序段格式
3.3 数控系统的指令代码
3.3.1 准备功能指令——G指令
3.3.2 辅助功能指令——M指令
3.3.3 子程序与宏程序
3.4 手工编程
3.4.1 数控孔加工程序编制
3.4.2 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编制
3.4.3 数控铣削加工程序编制
3.5 数控编程的数学处理
3.5.1 基点和节点计算
3.5.2 刀位点的计算
3.5.3 非圆曲线刀位轨迹的计算
3.5.4 空间曲线、曲面的刀位轨迹的计算
3.6 自动编程简介
3.6.1 自动编程的基本概念
3.6.2 常用CAD/CAM软件简介
3.6.3 数控加工程序自动生成的方法与步骤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
4.1 概述
4.1.1 CNC系统的组成
4.1.2 CNC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1.3 CNC装置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4.1.4 CNC技术的发展
4.2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
4.2.1 单微处理器数控装置的硬件结构
4.2.2 多微处理器数控装置的硬件结构
4.2.3 开放武数控装置的体系结构
4.3 CNC装置的软件结构
4.3.1 CNC软件结构的特点
4.3.2 CNC软件结构模式
4.4 数控系统常用接口
4.4.1 概述
4.4.2 键盘输入及其接口
4.4.3 显示器及其接口
4.4.4 机床开关量及其接口
4.4.5 串行通信及其接口
4.4.6 网络通信及其接口
4.5 可编程控制器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4.5.1 可编程控制器(PLC)与数控机床的关系
4.5.2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工作过程
4.5.3 可编程控制器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实例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位置检测装置
5.1 概述
5.1.1 位置检测装置的组成与作用
5.1.2 位置检测装置的分类
5.2 旋转变压器
5.2.1 旋转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2.2 旋转变压器的应用
5.2.3 旋转变压器的主要参数
5.3 测速发电机
5.4 感应同步器
5.4.1 感应同步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4.2 感应同步器的应用
……
第6章 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
第7章 数控机床结构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爱玲,女,1943年3月生,山西省太原市人,中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太原机械学院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8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2007年获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曾任太原重型机器厂及红旗光学仪器厂产品及工艺设计技术员14年,现为山西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负责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已鉴定获奖3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讲课程机床数控技术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页,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部级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主编涵盖数控理论、数控技术、数控职业教育、数控操作实训等各个方面的著作、教材34部,其中3部入选国家级教材规划,发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有关学术论文150余篇。指导博士生16名,指导硕士生75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