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徘徊在新.旧外交之间-20世纪20年代日本外交史论

徘徊在新.旧外交之间-20世纪20年代日本外交史论

1星价 ¥30.5 (7.1折)
2星价¥30.5 定价¥43.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187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6
  • 出版时间:2013-07-01
  • 条形码:9787010118741 ; 978-7-01-011874-1

本书特色

祝曙光现为苏州科技学院教授、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兼近代史专业委员会会长等职,其著写的《徘徊在新旧外交之间--20世纪20年代日本外交史论》所研究的日本外交并不仅仅限定于20世纪20年代,而是从1918年**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即日本学术界所说的“战间期”(两次大战之间),横跨大正时期和昭和早期。

内容简介

  《徘徊在新、旧外交之间:20世纪20年代日本外交史论》稿主要论述19世纪20年代的日本外交,即从1918年**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即日本学术界所说的“战间期”(两次大战之间),横跨大正时期和昭和早期。19世纪20年代被誉为近代日本的“和平与民主主义时期”,政治上实行普选制和由政党组阁,外交上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参与构建凡尔赛——华盛顿国际体系,签订华盛顿五国海军条约和伦敦裁军条约,走协调外交之路。“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则*终结束了协调外交与政党政治。尽管协调外交夭折了,但协调外交理念却沉淀下来,为二战后日本对外战略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价值。本书稿勾勒了19世纪20年代日本外交的演变轨迹,深度考察日本徘徊在新、旧外交之间以及*终坚持旧外交的复杂原因,揭示19世纪20年代日本外交中潜藏的和平、民主价值,突破了日本外交史研究的惯有模式。

目录


引言
**章 “二十一条要求”:现代中日关系的梦魇
一、太平洋上空战云初起
二、**次世界大战与日英矛盾
三、“二十一条”:不合时宜的旧外交之作
第二章 巴黎和会:中日两国的激烈交锋
一、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新外交的诞生与日本
二、山东问题与中日关系
第三章 华盛顿会议与日本
一、日美两国的海军军备竞赛与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二、《四国条约》
三、《五国海军协定》
四、《九国公约》
五、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第四章 日本外交与中国国民革命
一、币原外交的限度:从第二次直奉战争到北京关税会议
二、币原外交与北伐战争
三、田中外交与东方会议
四、伦敦裁军会议:协调外交的绝唱
第五章 “九一八”事变与日本外交
一、“九一八”事变与远东国际关系
二、不抵抗政策与中国国际地位的严重失坠
三、“九一八”事变与日本国内政治
第六章 五国海军协定下日美军事战略的调整
一、从邀击击灭到邀击渐减击灭:日本对美海军战略的变化
二、“橙色”作战计划的出笼
第七章 移民问题与日本外交
一、日本人移民美国的背景及历程
二、排日运动及日美两国围绕移民问题的交涉
三、美国排日运动的原因
四、排日运动在其他美洲国家
第八章 一波三折的日苏、日英关系
一、苏联的东亚政策与《日苏北京条约》
二、渐行渐远:后同盟时代的日英关系
附录一 侵华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外交的破产
一、华北事变与中日关系的急剧恶化
二、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与国际社会的反应
三、抗战前期的日本对华政策
四、日美走向对抗
五、日美谈判的破裂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一、中文参考书月
二、外文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祝曙光现为苏州科技学院教授、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兼近代史专业委员会会长等职,其著写的《徘徊在新旧外交之间--20世纪20年代日本外交史论》所研究的日本外交并不仅仅限定于20世纪20年代,而是从1918年**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即日本学术界所说的“战间期”(两次大战之间),横跨大正时期和昭和早期。

作者简介

  祝曙光,现为苏州科技学院教授、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兼近代史专业委员会会长、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常务理事、苏州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日本史、铁道史和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出版著作2部,参编著述4部,在《世界历史》、《史学月刊》、《社会科学战线》和《江汉论坛》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著作先后获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高校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苏州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曾主持并完成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多项。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