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斯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读者评分
4.6分

傅斯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1星价 ¥12.2 (3.2折)
2星价¥11.8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5条)
蓝羽四***(三星用户)

品相完好,没有什么破损

2020-09-01 16:19:09
0 0
shq***(三星用户)

两位大师,堪称一绝

有价值的讲义,有见地的观点,有影响的大师!

2020-08-23 17:14:3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609503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7
  • 出版时间:2013-06-01
  • 条形码:9787206095030 ; 978-7-206-09503-0

本书特色

《傅斯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是傅斯年北大任教期间的讲稿,虽然未终完成,但现存部分有许多真知灼见。傅斯年强调他并非著文学史,而是将一部文学史事之卮言写下来,作为回想的资料,提供学子们思考。《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刘师培1917年在北京大学讲授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论述了汉魏六朝文学变迁特点,与诸家文章优劣得失,褒扬藻韵,推重美文,为声偶之文争正统。

内容简介

《傅斯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共分为十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拟目及说明:叙语;泛论;史料论略;论伏生所传《书》二十八篇之成分;诗部类说等。《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共分为二十一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绪论 ; 各家总论 ; 学文四忌 ; 论谋篇之术 ; 论文章之转折与贯

节选

(一)《周诰》中所用的话,在春秋战国著书中语言所承之系统之外。
(二)“诗三百篇”中的话言,如《国风》,大体上自应是当时的俗话;如《小雅》,大体上自应是当时的官话;如《鲁颂》、《商颂》及《大雅》的大部分,自应是当时的制作中标准点,已渐有文语之趋势。把这些略去枝节而论,并无大别于战国初年以来著书者。
(三)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方言,但列国间却有标准语,这个标准语中哪国的方言占成分多,现在无可考了。儒是鲁国人的职业,孔子弟子及七十子后学者散在四方设教,或者因这层关系鲁国的方言加入这个里面者不少,也未可知。
(四)《国语》是很修饰了的文言,《论语》不至这样,但语法之整齐处也不免是做过一层工夫的。至于战国子家以及《战国策》所著录的书辞,和说辞,都是据标准语而成之文言。其中文言的工夫也有浅深的不
同,如《孟子》整齐铺张,尤甚近于言,《战国策》比较文些了,《荀子》更文,这都不能是纯粹的口语,因为在它的文辞中看出曼衍雕琢来。
(五)为什么战国时的著述都是艺术语(Knnstprosa)而不是纯粹的口语呢?这因为古来的文书,除去语诰只是记话言,书写之作用只是做一种传达及遗留的“介物”外,凡涉及文书者,不论国家的辞令或个人的
述作,都有“言之而文”的要求,所以在述作开端之时,即带进了艺术化,“文言”正可解作“话言的艺术化”。
(六)且不止此,春秋时大夫的口语调及国际间的词令,也有“文”的倾向。如《论语》,“诵‘诗三百’使于西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不学诗无以言”。《左传·僖二十三》:“子犯日: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这些地方,都可看出当时在口辞也要文饰的,至于写下的必更甚。《论语》“为命,裨谌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这竟成了佳话。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