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游向北京
读者评分
4.7分

我们游向北京

1星价 ¥15.4 (5.5折)
2星价¥15.4 定价¥28.0
商品评论(3条)
噼噼啪***(二星用户)

本该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而在北京,变得奥特曼吃肉,要狗来打小怪兽,一切都怪那压在头顶的房价。这本书开始读起来会觉得非常压抑,好在结局不算太坏,最后读完会有些感动,推荐!!!

2022-01-03 23:44:06
0 0
Tet***(三星用户)

我们游向北京-tetsu

正版,印刷清晰,无塑封。 这是缺大作品里难得的纪实作品,之前一直没买,现在想着还是收全吧

2020-07-28 20:15:0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003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32开
  • 页数:278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020100378 ; 978-7-02-010037-8

本书特色

专业书评: 寻找迷宫出口…… 赵荣荣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去/我希望人们把我埋在这里/在这儿我能感觉到我的存在/在这儿有太多让我眷恋的东西/我在这里欢笑/我在这里哭泣/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儿死去……”北京夏季的夜晚,多雨而潮湿,在汪峰《北京北京》略带嘶哑的歌声中,适宜翻开《我们游向北京》这本书,去寻找你我关于青春的故事。 作为一个已经在北京待了七年的“外来游鱼”,当我在毕业季看到成千上万年轻的面孔为了一纸北京户口奋力厮杀,当我终于以一千五的“高价”在东五环过起和合租者抢占洗手间的生活,当我练就以凌波微步疯狂挤地铁脚不沾地的绝世神功,我开始思索,北京之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我们游向北京》中,北京生活是大国企小白领陈非和领导升职加薪中的博弈,和同事、朋友在事业与生活上横向、纵向的深入比较,和被丈母娘拉高的北京房价间的艰苦战斗以及被“一张无数人削尖脑袋得到的北京集体户口”捆缚的无奈;北京生活是苏小麦在老娘一日三遍催婚、催房、棒打鸳鸯中的焦虑,在北京小脚老太太查阅暂住证时高傲、鄙夷目光中的屈辱,然而蝴蝶飞不过沧海,爱情在现实面前几乎一败涂地;北京生活是把北京当作梦想与一切的高材生杜愚挤在城中村群租屋里做复制粘贴文字的“自由撰稿人”时浑身上下散发出的方便面和臭脚丫子味儿,然而北京留给他的却是一无所有的绝望和一具冰冷的尸身;北京生活是胡二像南归的大雁般奋战三年考研北大的执着和做枪手挣取生活费的艰辛,然而*终却只能带着或释然或不甘的心情向北京和自己的青春做*后的告别;北京生活是“土豆王子”王小骚每天苦练肌肉,围着北京姑娘大献殷勤,把恋爱当做一种投资或交易的世故和钻营;北京之于我们,抑或是李萌拒绝都市诱惑,急流勇退的睿智。 现实寒冷,残酷凸显;繁华背后,千疮百孔。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这样评价他所处的时代:“这是好的时代,这是坏的时代。”对于北京,我要说:“这是好的城市,这是坏的城市。”在书里,你会发现,北京不再只是天安门城楼上那张庄严的画像,也是七弯八绕、杂草丛生的胡同深处那一声悠远的吆喝;不再只是世贸天街闪烁的灯光和汹涌的人潮,也是唐家村肮脏、粗陋、无序的街道和飞扬在半空中的五彩缤纷的床单、内裤;不再只是蹬着十公分高跟鞋匆匆走进电梯的都市白领光鲜亮丽的生活,也是房子、车子、票子、孩子等一把把悬挂在“北漂一族”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我们像是一条条奋力游向北京的小鱼,但是在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的世界,有多少人能够如愿以偿?我们在这座都市迷宫中四处寻找,四处碰撞,头破血流,又有多少人能够找到迷宫的出口?这座城市就像一张血盆大口,把无数的青春和梦想吞进肚里消化干净,排出无人怜悯的残渣,却依然阻挡不了无数人像精子游向卵子般游向北京的不容置疑、义无反顾,他们仍然选择留在北京,守在北京,赖在北京,不成残渣终不悔。我们是无根的一代,如同蒲公英般从遥远的故乡飘荡到这座城市,却发现此处并没有扎根的角落。我们在这里缅怀故乡安逸宁静却回不去的旧时光,我们在这里回忆大学时代纯真的爱恋、和兄弟们喝酒吹牛的青葱岁月,一觉醒来,仍然要为房子和金钱奋力厮杀。于是,我们焦虑,我们恐慌,我们缺乏安全感,我们生怕哪一天就被这辆飞速前进的城市列车甩出窗外,生怕自己会因为跟不上趟而成为被抖落进泥土里的藤蔓,于是我们只能选择在这个巨大如迷宫般的城市里,在一阵阵袭来的空旷的寂寞里用尽全力踽踽独行。 “北京柔软而刚硬,善良而残忍,温情脉脉而冷酷无情,它能改变一个人毕生的命运,却永远不为任何人的命运而做出改变。”这就是北京,从不为谁而停留,从不赐予谁怜悯与温情。在*终的结局里,有些人像是与风车作战的堂吉·诃德,在无知无畏的梦想中被北京这个强大的对手打得遍体鳞伤,颓然倒下;有些人像是《高老头》中充满膨胀的野心与欲望的拉斯蒂涅,在这座城市灯火辉煌的高处呐喊出“拼一拼”的宣战…… 这是一本关于梦想的书,但是却记录了梦想凋零的残酷过程;这是一本关于残酷青春的书,但是在残酷中我们仍能看到一抹青春温暖的底色。作者的文字幽默、风趣而又犀利、沉重,如同用一枝鹅毛笔在心头写字,让我们痒得想要发笑,却又痛得想要流泪。如果你看完这本书,因为作者的幽默而会心一笑,那么借用果戈理的一句名言:“你们笑什么?你们笑你们自己。”如果你看完这本书,为人物的命运而痛哭流涕,那么也许,你看到了自己的青春浮光掠影,一闪而过。 “我们游向北京,并且不知道未来会游向何方,生存与毁灭几率各半,或者说生存的几率远小于毁灭的。”然而,生活还要继续。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明天,还要面对地铁2号线“波澜壮阔”的人潮。北京,晚安! 不是北京逼你,是你自己作死 白小角 好的小说,总是能反映一个时代。如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余华的《活着》。时代其实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你身在其中,潜移默化的被其改变,却看不清楚。但终有些人,他们能看个大概,他们称自己为写书的。 就像所有的天朝百姓一样,唐缺同样是个普通人,所有在文中他会嘲笑王小骚的老婆是个胖子,事实上主角陈非就是一个胖子。王小骚取了胖胖的北京老婆姑且称之为悲剧,那么胖胖的陈非取了身材姣好的苏小麦便是皆大欢喜了?这便是一个时代对思想上的禁锢,身处其中的没有人可以逃脱。佛家讲“入世”与“出世”,若无“入世”何谈“出世”。“入世”的人未必看得真切,但一定看得真实。 唐缺笔下的北漂一共有两类,一类是以杜愚、胡二为代表的死皮赖脸不愿出社会的北京游民,另一类便是以陈非、老罗、王小骚为代表的世故圆滑节操满地在社会中摸爬滚打使出浑身解数往上挤的工薪一族。前者整日唉声叹气,抱着理想奋勇向前。后者已是被社会磨平了棱角,为房为车为结婚将理想喂给了门口的大黄。或者说,这些已经替代了他们初的理想。理想是个很严肃的东西,但有时候又很可笑,它可大可小可好可坏,共同点便是你得不到。 先说杜愚。杜愚的结果从开始便注定了的,所谓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不作死就不会死。卖几天猪肉可能活不下去,但卖上几年的猪肉就一定能活下去。杜愚从心底里惧怕,惧怕去面对社会。但这都不是根源,根源是他心底所存的那点希望,那丝通向他理想的光。杜愚自始至终都是个浑浑噩噩的人,迷茫而不知方向,心存幻想,得过且过。他如同一只掉入温水的青蛙,却是浑然不知。当周围的水慢慢加热,将他煮沸的那一刻,他已经无力挣脱。母亲绝症,属着“杜愚”大名的小说无望出版,倾尽全力所写的回忆录一文不值。杜愚*后的那丝希望破灭了。他什么也不剩,只剩下了死亡。也许,直到杜愚一跃而下,狂风从他的耳边呼啸而过的那一刻,他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他只不过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杜愚的遭遇其实有所暗喻,如同他的名字一般,暗喻着浮躁社会下文学的可笑。 再说胡二。胡二在文中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那便是反衬杜愚。他们是同样一类人,却是不同的结果。这并不能说明胡二聪明,只能说明社会的无奈。唐缺所要昭示的便是,北京就是这般残酷,不愿面对她的人要么死去要么离开,妥协了便能活下去。那之后呢?人去楼空后一世的悲凉。 老罗和王小骚其实很像,他们凭着独有的信念,受尽周围人的讥讽,假装着毫不在意,却是将一件件事刻在心里。但是他们成功了,从夹缝里,成为了北漂中的胜利者。可他们失去的,却是千万个北京都无法弥补的。相比杜愚,或许后者的死显得幸运的多。 陈非这个人,初是夹杂在两个极端之间的一个人。其实整部小说,讲述的都是社会逼迫他离开这个折中,走向老罗、王小骚等人的极端。但是陈非不愿,他想要挣扎,想要反抗,*终只能遍体鳞伤,甚至差点失去苏小麦。而到故事的*终,同样没有个结果,矛盾由苏小麦偷到户口本暂时得到缓解。结尾那句“咱俩来拼一拼吧”,只是唐缺给了读者些希望。但事实上,这希望就像是杜愚接到的剧本那般,故事的主人公以为魔王已经死了。 但这仅仅是以为。 如果让我来评论这部小说,我只想写上一万个可笑。可真要算起来,它又并不可笑,因为他就发生在你身旁。 无论你看不看,北京都站在那,她想告诉你的只有:不是北京逼你,是你自己作死。

内容简介

  陈非,大学毕业五年,奋斗在京城,无房无车无家世无中彩票运气,全部财富唯有迷糊小女友一枚。*近,他开始做各种噩梦,梦中永远有一种叫做“丈母娘”的生物对着他怒喝:“没房,那还谈个屁!”   放眼望去,当年同宿舍的哥们个个也都混得很惨。“学霸”沦为住地下室的九流玄幻小说写手,捏着鼻子让主人公睡足十个女人;躲在学校考了五年北大研的哥们,第六年被迫开始在中关村装电脑……   此外和他们一样在北京屡败屡战的家伙还有:誓娶北京姑娘的“花丛小蜜蜂”、偷单位厕纸的办公男、35c打天下的女秘书……   他们不属于北京,也早被故乡遗忘,他们是没有归属感的一群人。   他们游向北京,一个与想象中截然不同的地方。

目录


零、一切为了丈母娘
一、这座城市就像一张血盆大口
二、倒在推土机下的青春
三、丈母娘考验女婿的三个标准
四、加薪与反加薪
五、书都读到狗身上去了
六、一只叫苏小麦的青蛙
七、留恋校园型社会恐慌症
八、一切以平方米为换算单位
九、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十、王小骚的曲线救国
十一、首付与大学物理
十二、在自由的生活中七窍生烟
十三、比去动物园看狗熊还没意思
十四、哪里才是“回”的终点?
十五、胡二觉悟了
十六、酒后吐真言
十七、那些温暖的气味只属于家乡
十八、命运没那么容易改变
十九、刚需是一种*可怕的身份
二十、漂着,还是回家?
二十一、穷人是如何生活的
二十二、从尼罗河给我带一把沙子就够了
二十三、女人冲动起来足以毁灭地球
二十四、梦想的起步总是很艰辛
二十五、生活如此狗血
二十六、医院又名检查院
二十七、即便微弱,仍有星光闪烁
二十八、一生中*糟糕的时刻
二十九、如果时光能够倒流
尾声 现在,咱们来拼一拼吧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唐缺,原名戴飞,1981年出生。毕业于北航,现居京城,自称“无业游民,卖文为生”。   曾以笔名“雨夜屠夫”发表科幻小说若干。自2006年开始奇幻创作,以“九州世界”作品为主,已创作作品逾三百万字,出版单行本《英雄》《星痕》《云之彼岸》《轮回之悸》等。风格自成一家,以“反英雄主义”精神游走于严谨与虚幻之间,擅长以幽默调侃的文字与诡谲多变的悬疑布局拨动读者心弦。参与编剧的武侠喜剧电影《刀见笑》,于2011年上映,获第四十八届金马奖*佳改编剧本提名。   《我们游向北京》是唐缺**部现实主义题材的长篇小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