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680559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5
  • 出版时间:2013-08-01
  • 条形码:9787566805591 ; 978-7-5668-0559-1

本书特色

吴礼权编著的《修辞心理学(修订版)》是一部研究修辞心理现象和规律的著作,探讨的重点内容是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兼及语言借贷中的修辞心理现象。结合心理学知识,对联想想象、注意强化、移情作用、平衡原则、心理距离及通感联觉与修辞文本建构的关系作了阐释,涉及30多种修辞方式。

内容简介

本书系著名修辞学家、语言学家,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礼权博士所著。自2002年出版至今,多次加印,一直是学术著作的常销书。
修订版相较于原版,在内容上有了相当大的变动。除了增加和更换了新材料,还在文字上有大幅改动,既保持了初版的原创性,又体现了作者人到中年后更深入的学术思考与思想深度。

目录

**章 绪论
一、何为修辞心理学
二、修辞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修辞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四、修辞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五、修辞心理学建构的意义
六、目前研究的进展情况
第二章 修辞的主体
一、修辞主体的概念
二、修辞主体的层次及其心理
三、修辞主体与修辞受体之间的适应关系
第三章 修辞文本的基本模式及其建构的基本原则
一、修辞文本的概念
二、修辞文本的基本模式
二、修辞文本建构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一)
一、修辞文本建构与联想想象
(一)联想和想象
(二)基于联想想象的修辞文本模式
1.比喻与类似联想
2.列锦与接近联想
3.映衬与对比联想
4.借代、拈连与关系联想
5.示现与想象
二、修辞文本建构与注意强化
(一)注意的概念
(二)基于注意强化的修辞文本模式
1.夸张与注意强化
2.设问与注意强化
3.复叠与注意强化
4.转类与注意强化
5.反复与注意强化
6.倒装与注意强化
7.旁逸与注意强化
8.别解与注意强化
9.同异与注意强化
10.歧疑与注意强化
11.错综与注意强化
12.精细与注意强化
13.异语与注意强化
14.仿拟与注意强化
三、修辞文本建构与移情作用
(一)移情作用
(二)基于移情作用的修辞文本模式
1.比拟与移情作用
2.移就与移情作用
第五章 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二)
一、修辞文本建构与平衡原则
(一)平衡原则
(二)基于平街原则的修辞文本模式
1.对偶与平衡原则
2.回环与平衡原则
3.排比与平衡原则
二、修辞文本建构与心理距离
(一)心理距离
(二)基于心理距离的修辞文本模式
1.用典与心理距离
2.讳饰与心理距离
3.藏词与心理距离
4.析字与心理距离
5.双关与心理距离
6.讽喻与心理距离
7.留白与心理距离
8.倒反与心理距离
9.推避与心理距离
10.折绕与心理距离
三、修辞文本建构与通感联觉
(一)通感联觉
(二)基于通感联觉的修辞文本模式
第六章 个案实验分析:语言借贷中的修辞心理现象
——从汉语外来词音译特点看汉语修辞的民族文化心理
一、语言借贷
二、汉语外来词音译修辞的几种特殊类型
(一)音义密合型
(二)形象联想型
(三)广告口彩型
(四)幽默诙谐型
三、汉语外来词音译修辞行为背后所蕴含的的民族文化心理
(一)“音义密合”型音译词与汉民族人的“天朝心态”
(二)“形象联想”型音译词与汉民族人的思维方式
(三)“广告口彩”型音译词与汉民族人趋吉避凶的讳饰心理
(四)“幽默诙谐”型音译词与汉民族人的幽默心性

参考书目
吴礼权主要学术论著目录
后记
又记
修订版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吴礼权编著的《修辞心理学(修订版)》是一部研究修辞心理现象和规律的著作,探讨的重点内容是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兼及语言借贷中的修辞心理现象。结合心理学知识,对联想想象、注意强化、移情作用、平衡原则、心理距离及通感联觉与修辞文本建构的关系作了阐释,涉及30多种修辞方式。

相关资料

钱钟书先生曾同我谈到:文学研究实离不开心理和修辞二学。文学主情,正需从心理学生发;文学之美,主要体现于文字(尤其是中国古文学),则与修辞学有大关涉。故他说,文学研究某种意义上说,便是心理、修辞二学的综合运用。礼权教授的《修辞心理学》,便是心理、修辞二学相结合的典范。
《修辞心理学》有许多特点与创新,一是将前人所讲的“修辞格”发展为“修辞文本”,其内涵和包容性都大为提高。许多修辞文本不是旧的修辞格概念可范围的。这就拓宽了修辞学的疆域。二是读来亲切有趣,特别是旁逸修辞文本那一段,和后记的一段。三是启发性强,正如作者所说,让同学做作业,他们兴趣很大。读此书,联想古代作品,也让人每有会心,深感受益。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现上海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 董乃斌

至于《修辞心理学》一书,则是礼权博士多年来意欲建构中国新派修辞学——阐释修辞体系而进行不懈努力而结下的*丰硕的学术成果。它是在礼权博士上述诸多有关阐释修辞学研究的基础上并熔入了他近年来对此课题进行深入探讨的*新体会而著成,较为全面地体现了他建构中国新派修辞学体系的学术思想,建构了一个较为完整严密的阐释修辞学——修辞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体系,标志着中国新派修辞学(阐释修辞学)体系基本建立起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礼权博士的这部《修辞心理学》不仅标志着中国新派修辞学体系的基本建立,而且事实上已将整个中国现代修辞学的研究推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泰国南邦皇家大学名誉博士,原云南师范大学校长
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骆小所

作者简介

吴礼权,字中庸,安徽安庆人,1964年7月25日生。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员教授、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政府特聘“楚天学者”讲座教授(湖北师范学院)。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
迄今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中国笔记小说史》、《中国言情小说史》等学术专著16部,《中国修辞学通史》、《中国修辞史》等合著8种。学术论著曾获国家奖3项,省部级奖6项,专业类全国*高奖1项,国家教育部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