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胜景与歧途-跨世纪文学的多维审视

胜景与歧途-跨世纪文学的多维审视

1星价 ¥18.9 (3.2折)
2星价¥18.3 定价¥5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259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5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516125977 ; 978-7-5161-2597-7

本书特色

《胜景与歧途:跨世纪文学的多维审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胜景与歧途:跨世纪文学的多维审视》的根本研究意图,是以适应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为价值旨归,史论结合地辨析中国文学“跨世纪”历程的演变特征、文化逻辑、价值得失及应予提倡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而使研究兼具学术探讨的理论价值和启迪创作的实践意义,为中国文学在21世纪的雄健发展提供一种符合审美规律与文化逻辑的理性认知。

目录

绪论“跨世纪文学”及其审美文化特征
**章 知青作家的精神蜕变
**节 知青作家的精神姿态与心理底蕴
第二节 知青作家的中年感悟与精神分化
第三节 《雪城》:“德性伦理”规范的功效与局限
第四节 王安忆:步人“不惑”之境的体察与迷茫
第二章 历史文学的古今对接
**节 历史文学热:文化转型期意义尴尬的辉煌
第二节 历史文学本相:多元语境无以类归的苍凉
第三节 《曾国藩》的审美价值及当代意义
第四节 《白门柳》的文化批判意识
第五节 《张居正》:传统底蕴与现代智慧的有机交融
第三章 农村题材的艺术深化
**节 农村题材创作的复杂态势与两难处境
第二节 《大地芬芳》:农耕生态本位的世纪沧桑审视
绪论“跨世纪文学”及其审美文化特征
**章 知青作家的精神蜕变
**节 知青作家的精神姿态与心理底蕴
第二节 知青作家的中年感悟与精神分化
第三节 《雪城》:“德性伦理”规范的功效与局限
第四节 王安忆:步人“不惑”之境的体察与迷茫
第二章 历史文学的古今对接
**节 历史文学热:文化转型期意义尴尬的辉煌
第二节 历史文学本相:多元语境无以类归的苍凉
第三节 《曾国藩》的审美价值及当代意义
第四节 《白门柳》的文化批判意识
第五节 《张居正》:传统底蕴与现代智慧的有机交融
第三章 农村题材的艺术深化
**节 农村题材创作的复杂态势与两难处境
第二节 《大地芬芳》:农耕生态本位的世纪沧桑审视
第三节 《凤凰台》的当代农村反思与审美整合品格
第四节 《村庄秘史》:现代暴力文化遗患的乡土透视
第四章 官场小说的价值含量
**节 官场小说的审美范式与价值缺失
第二节 《国画》的境界开拓性与意蕴包容度
第三节 《沧浪之水》:官本位生态的人格标本
第四节 “类型化写作”与《苍黄》的审美突破
第五章 文学批评的学理境况
**节 文学批评的非学理化倾向及其时代症结
第二节 雷达文学批评的思想主线与精神风貌
第三节 “样板戏现象”的历史轨迹与文化实质
第四节 “余秋雨现象”:焦躁而乏力的文化攀登
第六章 现实题材创作的意蕴建构
**节 创作题材选择的历史化倾向
第二节 叙事元素捕捉的边缘化诉求
第三节 底层意识匮乏的文化立场
第四节 精神制约薄弱的审美境界
第五节 “意味”独创性欠缺的艺术形态
第七章 历史题材叙事的审美意识
**节 历史文学的“盛世情结”及其文化生成
第二节 历史题材的“戏说”现象及其叙事伦理
第三节 亟待重审的历史文学价值观念
第八章 文学全局的精神走势
**节 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主体立场处理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的病态审美气象
第三节 民族复兴呼唤“大雅正声”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胜景与歧途:跨世纪文学的多维审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刘起林,湖南祁阳人。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5年在浙江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已在《人民日报》、《文艺争鸣》、《小说评论》、《天津社会科学》等各类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及入选各种选本60余篇次。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四项,参与国家级课题三项、省部级课题两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