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8542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7
  • 出版时间:2014-03-01
  • 条形码:9787560854243 ; 978-7-5608-5424-3

本书特色

《建筑门外谈》主要从建筑美学和建筑文化角度谈论现代建筑思潮及其审美特征;对某些现代建筑的评论;建筑争论;关于古建筑和古村落的保护;古建筑遗址保护等,颇多创建,对于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具有启发价值和培养审美鉴赏力的价值。作者叶廷芳主要通过《人民日报》等大报,*早呼吁提高建筑师的地位;*早强调建筑的艺术属性;*早呼吁住宅建筑的人文诉求,*早反思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较早提出重视乡土建筑的保护等,在建筑界引起较大反响。

内容简介

《建筑门外谈》主要从建筑美学和建筑文化角度谈论现代建筑思潮及其审美特征;对某些现代建筑的评论;建筑争论;关于古建筑和古村落的保护;古建筑遗址保护等,颇多创建,对于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具有启发价值和培养审美鉴赏力的价值。作者叶廷芳主要通过《人民日报》等大报,*早呼吁提高建筑师的地位;*早强调建筑的艺术属性;*早呼吁住宅建筑的人文诉求,*早反思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较早提出重视乡土建筑的保护等,在建筑界引起较大反响。

目录

1  现代视野
  建筑的反差美
  建筑的艺术属性
  建筑:现代与古典对话
  请进来的得>失
  哦,悉尼歌剧院
  “鸟巢”——石破天惊
  北京奥运的一对建筑双星
  盖里:让巨石飘起来
  福斯特:精品迭出的建筑巨匠
  智慧共享
  有感于国家大剧院设计国际邀标
  我心目中的国家大剧院
  只有世界的,才是中国的!
  不谐和中的大谐和
  不比不知道
  神的建筑与“人”的建筑
  人在哪里
  北京:*大的建筑败笔
  墙与门
  关于北京建建筑与规划的几点建议
  对话家乡父母官
  住宅建筑的人文要求
  住宅建筑的审美功能
  住宅建筑的百年大计
  走出工匠心态
  致张良皋先生
  多元与对话
2  价值坚守
  建筑的怪异美
  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特性
  与古都的初次亲密接触
  还建筑师以崇高的地位
  乡村瑰宝
  僻地藏珍
  什么是“古都风貌”
  谈谈古城保护
  古城改造不要伤筋动骨
  走出古城保护的误区
  维护文物的尊严
  陈志华教授的“急转身”
  国宝卫士谢辰生
  历史文化名城话衢州
  衢州孔氏家庙今夕谈
  建筑与文学之缘
  环境艺术
  废墟也是一种美
  美是不可重复的
  圆明园吊古
  “万园之园”的绝响与挽歌
  历史见证,还是文化遗存?
  民族苦难的大地纪念碑
  不要触动那片沧桑的废墟
  关于保护圆明园遗址备忘录
  关于反对重修圆明园的两次政协提案
  圆明园废墟:无价的文物
  铭记耻辱,还是怀念辉煌
  “建设”还是破坏
  国殇:纪念“万园之园”圆明园罹难150年访谈
  圆明园废墟之美,美在悲怆
  “无为”还是“有为”
  致《文汇报》记者
  是园养人,还是人管园
  致国家文物局的信
  圆明园九州清晏试开放印象
  一个“废墟派”的50年情结:让圆明园以废墟的姿态定格
  与汪之力先生“商榷”的商榷
3  域外选萃
  古城的魅力
  魏玛:欧洲文化名都
  水灵的海德堡
  德累斯顿:建筑与艺术共舞
  美哉,莫扎特的故乡
  欧洲的教堂
  欧洲的宫殿
  欧洲的城堡
  德国的古堡
  “童话国王”的建筑狂想曲
  旷古未有的“友谊纪念碑”
  啊,巴洛克!
  伟哉,吴哥窟!
  群楼有首
  给国会大厦加冕
  绝妙的一景
  从贺府别墅看德国人的建筑智慧
  “活”的建筑文化博物馆
  亲切的历史证物
  布菜希特乡间别墅即景
  贝多芬水泥塑像
  追寻包豪斯的足迹
  普鲁士“陪都”的风采
  这里激荡过世纪风云
  慕尼黑的英式公园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叶廷芳,研究员、博导,1936年生于浙江省衢州市,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1964年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工作至今。 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出版著作主要有《卡夫卡全集》《外国经典名著选》《外国百篇经典散文》《德语国家散文选》《世界名家随笔金库》等几十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