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气候研究在中德城市规划中的整合途径比较

城市气候研究在中德城市规划中的整合途径比较

1星价 ¥40.3 (7.2折)
2星价¥40.3 定价¥5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46643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27
  • 出版时间:2014-02-01
  • 条形码:9787504664365 ; 978-7-5046-6436-5

本书特色

本书针对城市气候研究在中德两国城市规划中的整合途径开展比较研究,从管理学视角审视城市气候研究与城市规划设计的互动机制,结合当前城市环境建设热点问题,借助质量管理理论系统,全面地揭示德国城市规划工作途径的优越性及其对方案质量提升的关键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城市规划工作途径的优化方向,一起在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目标到乡下,为规划设计人员、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开展设计时间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对德国城市规划的学习、研究,从而提出我国城市规划的改造建议,值得一读。

目录

总序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基础
 1.2 规划系统之简介
第2章 城市气候研究在德国建设指导规划中的整合途径
 2.1 规划程序
 2.2 具体做法
 2.3 规划组织
 2.4 法规保障
第3章 城市气候研究在中国城市规划中的整合途径
 3.1 规划程序
 3.2 具体做法
 3.3 规划组织
 3.4 法规保障
第4章 德国整合途径的优势与中国整合途径的改进方向
 4.1 德国整合途径的优越性所在
 4.2 我国整合途径的差距所在
 4.3 我国整合途径的改进方向
第5章 结语与展望
 5.1 结语
 5.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气候图集》的编制方法
 数据收集处理
 气候功能分析
 规划建议提出
附录二 相关规划措施的具体内容及其法律依据
 措施1 限制建设用地范围
 措施2 提高土地开发强度
 措施3 保护与建设开放空间
 措施4 保护与建设大型公园设施
 措施5 保护与建设水面
 措施6 进行屋顶与立面绿化
 措施7 采用低导热、低蓄热的路面材料
 措施8 保护与建设街道绿化
 措施9 建设城市绿化网络
 措施10 选择适合城市气候环境的植物种类
 措施11 鼓励雨水保留与人渗
 措施12 提倡雨水收集与利用
 措施13 保护与建设新鲜空气与冷空气生成区域
 措施14 保护与建设通向居民点内部的城市通风道
 措施15 避免在城郊与山坡形成气流阻碍
 措施16 将阳光充裕的区域作为建设用地
 措施17 优化建筑物朝向
 措施18 采取保温隔热措施
 措施19 提倡主动式太阳能利用
 措施20 提倡风能利用
 措施21 普及集中供暖
 措施22 限制或禁用某些燃料
 措施23 规定取暖设备类型
 措施24 限制街道交通
 措施25 减少交通用地面积
 措施26 鼓励自行车交通与步行
 措施27 提倡公共交通
 措施28 提倡适当的功能混合
 措施29 进行必要的功能分区
 措施30 建设卫生防护区域或采取技术防护措施
 措施31 为污染物高敏感功能选址
 措施32 在污染源上采取建设或技术措施
 措施33 在受声建筑物上采取噪声防护措施
 措施34 合理布置建筑物
附录三 名词解释
附图(彩色)
索 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姝宇(1980—),浙江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城市设计研究所(Stdtebau Institut,SI)访问学者。现任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德国生态城市与住区规划设计方法、基于城市气候问题解决的城市与住区规划设计方法、城市通风道规划设计方法、城市气候地图编制方法、可持续雨水导向下的住区规划设计方法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