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分
中国财政通史(第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389546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册
- 出版时间:2013-06-01
- 条形码:9787543895461 ; 978-7-5438-9546-1
本书特色
'《中国财政通史》以丰富、准确的史料为依据,以记叙和分析中国财政的发展脉络及其发展规律为主线,在充分吸收多年来中国财政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准确、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历史上财政管理机构和财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及其成败得失,总结了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论述了历代财政对当时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使人们对中国财政( 从先秦到改革开放告一段落) 有了一个正确和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本书为第十卷讲述了中国现代的财政史。
内容简介
《中国财政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第十卷 套装上下册)》以记叙和阐述上下五千年的中国财政的发展脉络及其规律为主线,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突出的特点。主要内容包括:导论;收入制度改革;预算及支出管理;财政政策;预算体制等。
目录
**章 绪论
**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的性质、特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的性质
二、计划经济时期财政的特点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财政的地位和作用
一、计划经济体制对财政的影响
二、计划经济时期财政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的建立及面临的任务
**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的诞生及面临的任务
一、新中国财政诞生的政治经济基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设置与任务
三、国家财政采取措施保障军政费用的供给
第二节 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
一、统一财政经济工作
二、统一财政收支管理的决定
三、统一预算管理
第三节 新的税收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建立
一、税收管理体制的建立
二、工商税制的建立
三、海关与关税制度的建立
四、农业税制的建立
第三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财政
**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财政状况的好转
一、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二、抗美援朝后的财经方针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财政状况的好转
第二节 财政收支规模的增长与结构变化
一、财政收支规模的剧增及其原因
二、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三、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第三节 经济恢复时期的财政管理
一、财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变动
二、财政管理体制
三、预算管理
四、税收管理
五、国营企业财务管理
六、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
七、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第四章 **个五年计划时期的财政
**节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财政任务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对财政的要求
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第二节 “一五”时期的财政收入
一、“一五”时期财政收入工作的任务
二、国营企业收入制度的改革
三、1953年工商税制改革
四、“一五”时期的税收政策及制度
五、“一五”时期预算收入与决算收入的比较分析
六、“一五”时期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七、“一五”时期财政收入结构分析(各项税收分各项收入分类)
八、“一五”时期财政收入的特点
第三节 “一五”时期的财政支出
一、财政支出的重要决定
二、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变化
三、财政支出效应分析
第四节 “一五”时期的财政管理
一、财政管理机构的变化
二、预算管理
三、税收管理
四、财务管理制度的发展
五、财政收支平衡管理
第五章 “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财政
**节 “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财政概述
一、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制订与财政任务
二、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提出及其对财政的影响
三、财政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所起的作用
四、财政经济的好转
第二节 “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制度的变革
二、“大跃进”和调整时期预、决算收入比较分析
三、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四、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五、预算外资金概述
第三节 “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财政支出
一、财政支出制度的相关变革
二、各年份财政支出规模、结构调整
第四节 “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财政管理
一、财政管理机构及人员的变化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三、预算管理
四、国营企业财务管理
五、基建财务管理
六、行政、文教卫生事业财务管理
七、会计制度管理
八、财政收支平衡管理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财政
**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财政的破坏和整顿
一、“文化大革命”对国家财政的破坏
二、“文化大革命”初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财政秩序的维护
三、林彪反革命集团灭亡后财政等工作发生转机
第二节 “文革”时期的财政收入
一、1966-1968年的财政收入
二、1969-1971年的财政收入
三、1972-1976年的财政收入
四、“文化大革命”十年组织财政收入工作的经验及其教训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财政支出
一、“文化大革命”时期财政支出制度的破坏与修复
二、财政支出的总量与分类
三、财政支出的分析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财政管理
一、财政管理机构的变迁
二、预算管理
三、税收管理
四、企业财务管理
五、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六、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七、财政管理的特征
第七章 拨乱反正时期的财政
**节 拨乱反正时期的财政经济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
二、财政经济工作出现新的失误
三、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转折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第二节 拨乱反正时期的财政收支
一、财政收入规模结构的变化
二、财政收入政策的调整
三、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四、财政支出的新决定
第三节 拨乱反正时期的财政管理
一、财政管理机构的变迁
二、预算管理
三、税收管理
四、财务管理
五、财政管理的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第十卷下》
节选
《中国财政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第十卷 套装上下册)》: 针对1956年的问题,陈云提出了开展增产节约运动、适当压缩基本建设的投资额、有计划地控制社会购买力增长的速度三项措施。重点强调基本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订计划必须做好财政收支、信贷和物资三者的平衡。 鉴于1956年财政收支不平衡,中共中央1957年2月15日发出了《关于1957年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指示》强调:为了缓和目前经济生活和财政收支的紧张局面,必须适当调整1957年基本建设的规模。原定在当年的开工项目,要进行分析,重新安排,即根据物力和财力按轻重缓急重新排队。还要求各行各业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大量节减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行政管理费,严格控制人员增加,合理调整现有机构人员,逐步改变某些不合理的工资福利制度,消灭铺张浪费现象。 1957年2月21日,财政部召开全国财政厅(局)长会议,总结1956年的财政工作,认识到1956年的缺点主要是对预算、信贷和物资三者必须平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财政收支在平衡上发生了紧张情况。 鉴于1956年的教训,国务院在1956年12月21日《关于编造1957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指示》中强调:在支出方面,对1957年建设计划,某些方面必须适当压缩,以求做到既保证重点建设,又照顾人民生活的需要;在预算编造和执行过程中,要贯彻增产节约的精神,积极组织收入,大力节省支出,使1957年的国家预算收支放在充分可靠的基础上。 ……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9.0¥52.8 -
博弈论
¥11.8¥38.0 -
博弈论
¥14.0¥36.0 -
追赶:世界经济中的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economy
¥15.7¥49.0 -
国富论
¥8.8¥35.0 -
甜甜圈经济学
¥19.7¥58.0 -
元代榷盐与社会(2009/8)
¥10.5¥30.0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2.3¥35.0 -
图解资本论
¥12.0¥46.0 -
中世纪商业合伙史
¥16.7¥49.0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3.1¥68.0 -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48.0¥75.0 -
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33.6¥55.0 -
博弈论
¥27.4¥49.8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10.5¥35.0 -
(平装)哈佛经济课
¥14.4¥45.0 -
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与制度发展概论
¥17.5¥50.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0.3¥58.0 -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38.1¥56.0 -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来自超过25万人的经济学课堂
¥34.3¥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