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崩溃
读者评分
5分

崩溃

豆瓣8分推荐!从烹饪、购房、换工作,到市政管理、金融市场、公司治理,各自独特的系统强大复杂,也更易在一夕之间崩溃。本书介绍如何发现扭转局面的关键线索,比趋势领先一步!

¥26.4 (3.9折) ?
1星价 ¥39.6
2星价¥39.6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ztw***(三星用户)

心得与简介

人类历史上,当一个社会面对其复杂的环境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决策时,往往会走向崩溃。而发生在索马里和卢旺达等地的悲剧,也警醒着我们,即便拥有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的当今社会,一旦决策错误,也很可能会堕入灾难性的后果之中。为什么有些人类社会崩溃了?有些却成功存活下来?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书中以对失败的比较案例研究,试图为当今的人类社会提供一条生存与发展之道。

2020-07-16 09:02:48
2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011182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9
  • 出版时间:2019-05-01
  • 条形码:9787220111822 ; 978-7-220-11182-2

本书特色

从烹饪、购房、换工作,到市政管理、金融市场、公司治理,每件事、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企业,乃至整个世界,都有其内在的规则,也构成各自独特的系统。
一方面,连续的创新、高速的技术变革,以及信息的指数级增长,不断改变世界运行的模式,也改变了系统的基因。他们变得更强大、更复杂,对我们的要求更高,也更容易失败和崩溃,造成灾难性后果。这被称作“进步的悖论”。另一方面,我们仍然对眼前的危机视而不见,甚至有意忽略,也无法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断。
如何才能追赶技术的脚步,在繁芜的信息中发现关键薄弱点,杜绝系统性崩溃?
本书运用*的研究,剖析了大量案例,并向各界人士反复求证。它深挖复杂技术掩盖的脆弱环节,引导我们发现复杂系统中的崩溃迹象。它也提供了迫在眉睫的工具,帮助我们重塑思维,改善我们的决策和判断,帮助我们设计更完善的制度,建立更好的系统,与技术和世界一同进化。

内容简介

查尔斯·杜希格、丹尼尔·平克、亚当·格兰特、傅军等诚意推荐
《金融时报》评选的2018年年度商业类书籍
早高峰地铁2分钟一趟。它能够平顺运行,得益于设计合理的轨道系统,操控中心的实时监控,工程师和维修团队的定期检修,地铁司机的技术,以及站内工作人员的随机应变。其中任何一环出现问题,或任何环节衔接不良,就会出现故障,发生地铁事故。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航空航运、核电站、工业园区、钻井平台、公司管理、医院运行、市政工程,等等。
现代社会中,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都有相当复杂的技术、程序和环环相扣的细节。并且没有人能够掌握每一种技术、每一道程序和每一个细节,于是我们的安全、时间和生命实际上都掌握在他人的手中。本书讲述了历史上那些付出生命代价的悲剧案例,尝试从制度和工具上弥补人类天性的缺陷,追上技术进步的脚步,*可能地避免我们重蹈覆辙。
这是一本无与伦比的书。
——查尔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习惯的力量》作者

本书轻松活泼、扣人心弦……对于那些想要规避崩溃的人来说,是一本重要的指导手册。
——丹尼尔·平克(Dan Pink),《驱动力》作者

用详实的证据解释了为什么欺诈和破产为什么会发生,非常有趣的一本书。
——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离经叛道》和《另一种选择》作者

领导者必读之作。
——安妮-玛丽·斯劳特(Anne-Marie Slaughter),《未竟之业》作者
查尔斯·杜希格、丹尼尔·平克、亚当·格兰特、傅军等诚意推荐
《金融时报》评选的2018年年度商业类书籍
早高峰地铁2分钟一趟。它能够平顺运行,得益于设计合理的轨道系统,操控中心的实时监控,工程师和维修团队的定期检修,地铁司机的技术,以及站内工作人员的随机应变。其中任何一环出现问题,或任何环节衔接不良,就会出现故障,发生地铁事故。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航空航运、核电站、工业园区、钻井平台、公司管理、医院运行、市政工程,等等。
现代社会中,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都有相当复杂的技术、程序和环环相扣的细节。并且没有人能够掌握每一种技术、每一道程序和每一个细节,于是我们的安全、时间和生命实际上都掌握在他人的手中。本书讲述了历史上那些付出生命代价的悲剧案例,尝试从制度和工具上弥补人类天性的缺陷,追上技术进步的脚步,*可能地避免我们重蹈覆辙。
这是一本无与伦比的书。
——查尔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习惯的力量》作者

本书轻松活泼、扣人心弦……对于那些想要规避崩溃的人来说,是一本重要的指导手册。
——丹尼尔·平克(Dan Pink),《驱动力》作者

用详实的证据解释了为什么欺诈和破产为什么会发生,非常有趣的一本书。
——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离经叛道》和《另一种选择》作者

领导者必读之作。
——安妮-玛丽·斯劳特(Anne-Marie Slaughter),《未竟之业》作者

当今我们生活在各种系统之中。但这几乎是规律,系统越复杂,会变得越脆弱。往往一个小的失误,如果被忽视,会很快铸成灾难性大错。如何识别系统的漏洞,减少或防范系统崩盘呢?强烈推荐阅读《崩溃》一书。
——傅军,北京大学教授

《崩溃》以史为鉴,分析严谨,推理缜密。不仅找出了复杂系统失败的根本原因,而且提出了实用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好书!
——桂镭,eBay 国际跨境贸易首席财务官

当我们的未来越来越依赖于数据和技术时,政府和企业的组织系统的复杂程度会让人更加难以理解,从而引发系统余度的降低,关联度的增加,并容易让恶意的行为有可乘之机。这种情况下,爆发不可控的系统性崩溃是可能的,甚至是难以避免的。这本书给我们以警示,也在解决方案方面,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开卷有大益。
——王旭阳,高华证券董事总经理

目录

引言  普通的一天  1
**部分  我们周围的种种故障
第 1 章  危险区  15
第 2 章  深水 , 新地平线  37
第 3 章  黑客、欺诈以及不便刊载的新闻  61
第二部分  征服复杂性
第 4 章  走出危险区  89
第 5 章  复杂的系统,简单的工具  109
第 6 章  审视不祥之兆  135
第 7 章  解剖异端  167
第 8 章  减速效应  197
第 9 章  异乡异客  221
第 10 章  意  外  247
结语  大崩溃的黄金时代 
271
致  谢  277
注  释  283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危险区
“哇,太有意思了哦。”
I
洛杉矶以西仅 40 英里处,雄伟的圣盖博山脚下有一座泛塔纳核电站,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一次地震也波及了这座核电站。核电站内警铃大作,警告灯四下闪动,控制室一片恐慌。在一张布满仪表的面板上,一台指示器显示,反应堆芯的冷却水达到了危险的高水平。控制室人员是加州天然气与电力公司(California Gas and Electric)的员工,他们打开了安全阀,放出过多的冷却水。但实际上,冷却水水位并不高,反而过低,再下去几英寸,反应堆芯就会暴露在外。一位监管人员*终意识到水位指示器的失误,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一根指针被卡住了。工作人员紧急关闭阀门,阻止了反应堆芯熔化。在惊心动魄的几分钟内,核电站处于核灾难的边缘。
“或许我搞错了,但我要说,你们很走运,现在还活着,”一位核专家告诉两位事故当时正巧在核电站的记者,“就此而言,我们也可以说,整个南加州都很走运。”
幸好这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故。这次事故只发生在由杰克·莱蒙(Jack Lemmon)、 简· 方 达(Jane Fonda) 和 迈 克 尔· 道 格 拉斯(Michael Douglas) 1979 年主演的惊悚影片《中国综合症》(The China Syndrome)中。这只不过是纯粹的虚构,至少核工业高管们这样认为。他们甚至在影片公映之前对其大加鞭挞。他们认为,这个故事毫无科学可信度,其中一位高管称其为“对整个行业的人格诽谤”。
影片制片人之一兼演员道格拉斯对此则有不同意见:“我有一种预感,在今后两三年内,这部影片中的许多情节将出现在现实生活当中。”
事实证明,核电站事故来得更快。《中国综合症》首映后的第12 天,红头发的英俊青年汤姆·考夫曼(Tom Kauffman)来到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哈纳河上的三里岛核电站上班。 这个周三的清晨6 点 30 分,在这座混凝土堡垒中的考夫曼发觉事情不太对劲。从庞大的冷却塔中飘出的一缕缕蒸汽烟羽要比平时小得多。而就在接受安全检查时,他能听到紧急警报的铃声。“哦,是二单元出了点麻烦。” 保安人员告诉他。
核电站内的控制室里挤满了操作员,巨型控制台上,数以百计的指示灯闪个不停。整个核电站内都在警报辐射危险。将近 7 点时,一位监管人员宣布核电站进入紧急状态。这意味着,核电站内可能出现“未能控制的辐射泄露”。到了上午 8 点,两座反应堆中有一座的核燃料有一半已经熔化,到了上午 10 点 30 分,已经有放射性气体泄漏,进入了控制室。
这是美国历史上*严重的一次核事故。工程师费尽周折,花了好多天总算让过热的反应堆稳定下来,有些官员担心会发生*恐怖的事件。反应堆内形成了氢气气泡,科学家们曾为它们是否会爆炸争论不休,显然这些不稳定气体越积越多,任何接近这一区域,想要手动打开阀门放出这些气体的人都会死于辐射。
白宫战情室举行了一次气氛紧张的会议。卡特总统的科学顾问会后把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主席维克多·吉林斯基(Victor Gilinsky)叫到一边,小声提议派癌症末期病人前去打开阀门。吉林斯基仔细看了看他的脸色,确信他不是
在开玩笑。
核电站周围的居民区已经形同鬼城,14万居民逃离了这个地区。危机的第五天,卡特总统和**夫人前往现场平息恐慌。他们在鞋子外面套上了嫩黄色的防护套鞋,保护自己不受地下的微量辐射侵袭。他们进入核电站,以打消全美人民的疑虑。工程师们在当日确证,氢气泡不会产生直接威胁。只要冷却剂重新就位,反应堆芯的温度就会开始下降,但直到一个月后,堆芯*热的地方才开始冷却。安全警告终于全部解除时,还有许多人认为,我们*恐惧的事情几乎在三里岛成为现实。
三里岛核电站的崩溃始于一个简单的管道工程问题。一个工作团队当时正在对核电站的无核部分进行例行检修。出于我们至今仍未完全清楚的原因,一套通常向蒸汽发生器供水的水泵停止了运转。一种解释是:在维修过程中,水汽偶然进入了控制核电站仪器并调节水泵的空气系统。没有了水的流入,蒸汽发生器便无法散去来自反应堆芯的热能,于是温度上升,反应堆内压力积蓄。随后,一个小的压力安全阀按照设计自行打开。但接着发生了另一个故障。当压力恢复正常时,减压阀却没有关闭。它被卡住了,无法关闭。本来应该漫过反应堆芯使其冷却的水都从减压阀流失了。
控制室的指示灯一直都亮着,操作员因此一直误以为阀门是关闭的。但实际上,指示灯只能说明让阀门关闭的指令,而不是说它已经关闭了。而且,因为没有直接显示反应堆芯水位的仪器,操作员只能依赖其他的手段:观察系统中稳压装置的水位。但是,当水通过打开的安全阀流走时,尽管反应堆芯的水位在不断下降,稳压装置中的水却在上升。于是操作员认为反应堆芯的水太多,实际上问题恰好相反。当紧急冷却系统自动启动,强行向反应堆芯注水时,他们将冷却系统关闭了,于是堆芯开始熔化。
操作员知道出了问题,但他们不知道是什么问题,他们花了好几个小时才弄清楚反应堆芯的水正在流失。接二连三不断响起的警铃声让人心慌意乱。各种警报器、电号角持续长鸣,闪光灯亮成一片,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很难找到*根本的问题。控制室内的强辐射迫使人人都戴上防辐射面具,这让交流变得非常困难。

作者简介

克里斯·克利尔菲尔德(Chris Clearfield)
在哈佛大学学习物理和生物,长期从事衍生品交易,他还是持有执照的商用飞机飞行员。克里斯为《卫报》《福布斯》《哈佛肯尼迪学院书评》写了许多有关复杂性和失败的文章。
安德拉什·蒂尔克斯克(András
Tilcsik)
是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主持战略、组织和社会研究讲座,他被认为是世界前40的40岁以下的商业教授。联合国评价他在组织失败方面的课程为商业学院中有关灾难风险管理的*佳课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