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80940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2
  • 出版时间:2014-04-01
  • 条形码:9787118094060 ; 978-7-118-09406-0

本书特色

张之敬、金鑫著的《精密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技术(精)》共分为6章。第1章对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技术的重要性、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第2章论述了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理;第3章阐述了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结构设计方法;第4章阐述了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第5章介绍了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的动态特性;第6章介绍了微小型零件车铣复合加工工艺技术。

内容简介

     张之敬、金鑫著的《精密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技术(精)》共分为6章。第1章对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技术的重要性、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第2章论述了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理;第3章阐述了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结构设计方法;第4章阐述了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第5章介绍了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的动态特性;第6章介绍了微小型零件车铣复合加工工艺技术。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发展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技术的重要性
    1.1.1 微小型零件的概念和加工方法
    1.1.2 复合加工技术含义和类型
    1.1.3 车铣复合加工原理
    1.1.4 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的优势
    1.1.5 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技术需求
  1.2 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设备的现状
    1.2.1 加工设备微小型化的研究
    1.2.2 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现状
    1.2.3 可重配置车铣复合加工机床背景与意义
  1.3 微小型车铣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
    1.3.1 微小型车铣加工机理
    1.3.2 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总体技术
    1.3.3 精密微小型加工刀具系统自动换刀技术
    1.3.4 微小型复杂三维结构多工艺复合完整加工技术
    1.3.5 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工艺辅助技术
    1.3.6 可重配置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章  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原理
  2.1 正交微小型车铣工艺过程
    2.1.1 车铣工艺与微小型加工
    2.1.2 无偏心微小型正交车铣
  2.2 车铣复合加工刀齿运动轨迹模型
    2.2.1 圆形轨迹
    2.2.2 次摆线轨迹
    2.2.3 刀齿运动轨迹仿真
  2.3 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理论切削力
    2.3.1 正交车铣啮合区
    2.3.2 单齿圆周刃切入角、切出角
    2.3.3 单齿圆周刃切削厚度和切削宽度
    2.3.4 理论切削力计算
  2.4 车铣加工切削过程的有限元仿真技术
    2.4.1 微小型车铣三维有限元建模过程
    2.4.2 三维车铣复合加工有限元模拟及实验验证
    2.4.3 车铣加工中温度场二维仿真分析
  参考文献
第3章  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结构设计方法
  3.1 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总体方案设计
    3.1.1 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总体性能要求
    3.1.2 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总体结构配置
    3.1.3 高转速精密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总体结构方案
  3.2 局部可重配置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结构设计方法
    3.2.1 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可重配置特性
    3.2.2 局部可重配置复合加工机床结构设计特征
    3.2.3 局部可重配置机床设计基本方法
  3.3 高转速微小型切削刀具系统及自动换刀技术
    3.3.1 高转速微小型切削刀具系统及自动换刀系统结构特征
    3.3.2 高转速微小型切削刀具系统力学特性分析
    3.3.3 高转速小型自动换刀系统设计
  3.4 局部可重配置单元及其模块机械接口技术
    3.4.1 平面多销过定位数学描述
    3.4.2 定位销数目的确定
    3.4.3 双态定位机械接口精度保障机理
  参考文献
第4章  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4.1 车铣复合机床控制系统常用配置方案
    4.1.1 车铣复合机床常用控制系统
    4.1.2 可重配置微小型复合加工机床控制系统功能
    4.1.3 可重配置数控系统的框架结构
    4.1.4 现场总线和可重配置数控技术关系
    4.1.5 可重配置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4.1.6 系统硬件模块配置方法
  4.2 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控制系统软件结构体系
    4.2.1 基于软件数控的数控技术
    4.2.2 车铣复合中心数控系统软件总体结构
    4.2.3 车铣复合加工机床基于uml建模
    4.2.4 可重配置微小型车铣复合中心软件系统uml建模
    4.2.5 基于人机协同策略的参数化编程技术
    4.2.6 基于组件的参数化编程模块实现方法
  4.3 可重配置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空间限位技术
    4.3.1 数控机床常用空间限位方法
    4.3.2 局部可重配置机床模块空间关系
    4.3.3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维凸包碰撞检验方法
    4.3.4 基于面层的碰撞检验简化算法
  4.4 微小型车铣复合机床精度控制方法
    4.4.1 机床定位精度补偿的基本原理
    4.4.2 运动轴定位精度检测及补偿
    4.4.3 非接触式对刀
  参考文献
第5章  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的动态特性
  5.1 工艺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5.1.1 工艺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5.1.2 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工艺系统特征
    5.1.3 刀具系统动力学特性
    5.1.4 工件系统动力学特性试验
  5.2 试验模态分析
    5.2.1 模态拟合方法
    5.2.2 试验模态分析方法
    5.2.3 锤击激励法模态试验
    5.2.4 模态验证切削试验
  5.3 微小型车铣复合切削颤振研究
    5.3.1 问题的提出
    5.3.2 颤振过程分析
  5.4 正交车铣加工稳定性研究
    5.4.1 正交车铣颤振模型
    5.4.2 颤振频率分析
    5.4.3 车铣复合加工颤振试验
  5.5 高速切削稳定阈分析i_
    5.5.1 正交车铣复合加工颤振域曲线
    5.5.2 稳定性叶瓣图试验验证
  参考文献
第6章  微小型零件车铣复合加工工艺技术
  6.1 微小型车铣完整性加工工艺规划与精度分析
    6.1.1 微小型车铣完整性加工工艺规划
    6.1.2 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精度分析
  6.2 刀具磨损机理与磨破损检测技术
    6.2.1 微小型车铣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现象
    6.2.2 车铣过程中小直径立铣刀磨损形态
    6.2.3 微小型车铣过程中小直径立铣刀磨钝标准
    6.2.4 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刀具磨破损检测技术
  6.3 表面粗糙度试验与加工参数优化方法
    6.3.1 表面粗糙度的优化与预测
    6.3.2 微小型车铣加工表面粗糙度优化试验
  6.4 典型微小零件的车铣复合加工工艺案例
    6.4.1 钟表结构件车铣复合加工工艺
    6.4.2 阀芯零件的车铣复合加工工艺
    6.4.3 微小型板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案例
    6.4.4 微小型轴类零件的加工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之敬,陕西米脂人,1951年2月生,1982年研究生毕业。现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科技工业微细结构加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主任,北京理工大学精密微小型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精密数控加工工艺与装备技术、微小型机械制造技术、控制与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金鑫 工学博士,1971年5月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市,2005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一直从事精密微小型制造技术和仿真等方面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青年教师基金、国防基础科研、总装预研等项目近20项。获得省部级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8项,发表SCl/EI收录论文7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