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山植物园八十春秋纪念集

庐山植物园八十春秋纪念集

1星价 ¥55.3 (7.9折)
2星价¥55.3 定价¥7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31189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6
  • 出版时间:2014-08-01
  • 条形码:9787313118905 ; 978-7-313-11890-5

本书特色

  庐山植物园肇始于1934年,由中国现代植物学奠基人之一胡先骕创建,著名蕨类植物学家秦仁昌、著名植物园专家陈封怀任**、第二任主任。抗战时曾迁至云南丽江,继续工作。1946年,在陈封怀主持下复员,至1954年植物园基本建成,形成今天的园林格局。   庐山植物园一直致力于植物学研究工作,涉及植物分类学、园艺学、造林学、药用植物学等诸多领域,取得骄人成绩,奠定了庐山植物园在中国植物园界不可撼动的地位。2008年又在鄱阳湖畔建设植物园分园,开辟生态湿地、水生植物和防沙植物等新的研究领域,开启二次创业。值此建园80周年之际,出版此《纪念集》,深切缅怀胡先骕、秦仁昌和陈封怀三位创始人的光辉业绩和几代人的艰辛努力,重温他们的道德文章,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   胡宗刚编著的这本《庐山植物园八十春秋纪念集(1934-2014)》分为三个部分,上篇“庐山植物园八十年简史”,简略回顾植物园80年历程;中篇“庐山植物园档案选编”,收录80年来该园一些重要的历史档案文献;下篇“庐山植物园回忆”,收录曾在植物园工作过的老先生或其子女撰写的回忆文章,以亲历者身份,讲述当年的艰难岁月。

内容简介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是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1928年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在中山大学农科设立。陈焕镛先生以其雄才博学,立足于种类丰富的华南地区植物区系研究,使中大农林植物研究所与胡先骕主持的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植物部“双星辉映”,成为民国时期我国一南一北两个*重要的植物学研究机构。1953年,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改隶中国科学院,成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现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长期以来,学界对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即1953年改隶中国科学院之前)这段早期历史,未曾有过系统整理,许多人物和事迹已湮没不彰。本书以档案为主要材料,记述中山大学农林植物所发展脉络,事不分巨细,凡有记录,即采入书中,从细微处,或可见历史真实。同时,陈焕镛为该所奠基人,长期执掌该所,中大植物所发展与陈焕镛个人经历密不可分,故本书也是对陈焕镛学术经历所作的回顾与总结。

目录

上篇  庐山植物园八十年简史(1934-2014)  一、胡先骕与庐山森林植物园之创办  二、秦仁昌与庐山森林植物园之初创(1934-1938)  三、庐山森林植物园丽江工作站(1938-1945)  四、陈封怀与庐山森林植物园之复员(1946-1949)  五、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庐山工作站(1949-1958)  六、几经改隶(1958-1976)  七、平稳发展(1977-2007)  八、二次创业——鄱阳湖分园之兴建(2008-2014)中篇  庐山植物园档案选编  静生生物调查所设立庐山森林植物园计划书  庐山森林植物园募集基金计划书  保护庐山森林意见  胡先骕关于创办庐山森林植物园函札  秦仁昌关于创建庐山森林植物园函札  陈封怀与任鸿隽来往函札  庐山森林植物园工作报告  庐山森林植物园第二次年报  庐山森林植物园第三次年报  庐山森林植物园第四次年报  庐山森林植物园三十七年度工作年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庐山工作站现在状况和发展计划  庐山植物园解放数年来工作总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于植物园建园工作一些问题  庐山植物园造园设计的初步分析  参加庐山植物园纪念建园30周年日记  毛泽东及中央其他领导视察庐山植物园情况  慕宗山日记(1980年1月至8月)  敢问路在何  庐山植物园鄱阳湖分园建园分析  鄱阳湖植物园大事记下篇  庐山植物园回忆  回忆庐山森林植物园  庐山森林植物园丽江工作站始末记  山中无老虎的岁月  淡淡的人生  深深的追求  胡先骕与庐山植物园内的“三老墓”  景寅山记  我所亲历亲见的陈寅陌先生归葬庐山之过程  雷震与庐山森林植物园  且把清明祭先人  钱仲联为纪念胡先骕题诗  马曜与庐山  闪烁的界碑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胡宗刚,生于1962年,江西九江人。自1980年起供职于庐山植物园,现任该园图书馆馆员。写有多篇关于中国近现代生物学史文章,论文刊于《中国科技史料》、《中国农史》;随笔刊于《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和《世纪》等报刊。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