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制图与零部件测绘-(第2版)

包邮机械制图与零部件测绘-(第2版)

¥34.2 (7.4折) ?
1星价 ¥34.2
2星价¥34.2 定价¥4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12548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7
  • 出版时间:2015-05-01
  • 条形码:9787121254819 ; 978-7-121-25481-9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教育部*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结合近年来机械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技能出现的新变化,采用*新的《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等国家标准,在第1版教材得到广泛使用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编写。全书内容分为2个模块:模块1介绍制图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制图的基本技能、投影基础与autocad二维绘图基础,该模块以培养制图的基本技能为重点,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及运用;模块2介绍机械零部件的识读与测绘方法,主要包括轴套类、盘盖类、箱壳类、叉架类典型机械零件与标准件以及机械部件的测绘、识读与造型,该模块侧重于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强化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本书还提供19个实例和22个综合实例,有助于快速理解和掌握相应知识与技能。 本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有大量根据企业零部件产品绘制的三维造型图,新颖实用,图文并茂,版面灵活,每个学习单元设有“教学导航”、“知识链接”、“注意”、“想一想”、“做一做”、“知识梳理与总结”等互动环节,方便读者学习、提炼和归纳知识点,拓宽专业视野。 与本书配套使用的习题集同时出版。另外,本书配有免费成套的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精品课网站,详见前言。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教育部*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结合近年来机械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技能出现的新变化,采用*新的《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等国家标准,在第1版教材得到广泛使用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编写。全书内容分为2个模块:模块1介绍制图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制图的基本技能、投影基础与AutoCAD二维绘图基础,该模块以培养制图的基本技能为重点,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及运用;模块2介绍机械零部件的识读与测绘方法,主要包括轴套类、盘盖类、箱壳类、叉架类典型机械零件与标准件以及机械部件的测绘、识读与造型,该模块侧重于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强化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本书还提供19个实例和22个综合实例,有助于快速理解和掌握相应知识与技能。 本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有大量根据企业零部件产品绘制的三维造型图,新颖实用,图文并茂,版面灵活,每个学习单元设有“教学导航”、“知识链接”、“注意”、“想一想”、“做一做”、“知识梳理与总结”等互动环节,方便读者学习、提炼和归纳知识点,拓宽专业视野。 与本书配套使用的习题集同时出版。另外,本书配有免费成套的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精品课网站,详见前言。

目录

绪论 1
模块1 制图基础知识
单元1 制图的基本知识 2
教学导航 2
1.1 基本制图标准 4
1.1.1 图纸幅面和格式 4
1.1.2 比例 6
1.1.3 字体 7
1.1.4 图线 8
1.1.5 尺寸标注 10
1.2 绘图仪器及工具的使用 13
1.2.1 图板、丁字尺、三角板 13
1.2.2 圆规、分规 15
1.2.3 绘图铅笔 15
1.2.4 其他工具 16
1.3 绘制平面图形 16
1.3.1 几何作图方法 16
1.3.2 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 19
1.3.3 绘制平面图的工作过程 20
知识梳理与总结 21

单元2 投影基础 23
教学导航 23
2.1 正投影及三视图 24
2.1.1 投影的基本知识 24
2.1.2 三视图的形成及画法 25
2.2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31
2.2.1 点的投影 31
2.2.2 直线的投影 33
2.2.3 平面的投影 36
2.3 基本几何体 40
2.3.1 平面体 40
2.3.2 回转体 43
2.4 基本体的截交和相贯 46
2.4.1 截交线 47
2.4.2 相贯线 53
2.5 轴测图 58
2.5.1 轴测图的概念与性质 59
2.5.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60
2.5.3 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66
2.6 组合体 68
2.6.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68
2.6.2 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 70
2.6.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73
2.6.4 组合体视图的读图方法 78
2.7 图样画法 87
2.7.1 视图 87
2.6.2 剖视图 91
2.6.3 断面图 104
2.6.4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107
2.6.5 机件表达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111
2.6.6 第三角画法的概念 113
知识梳理与总结 116

单元3 autocad二维绘图基础 118
教学导航 118
3.1 autocad的基本操作 119
3.1.1 autocad软件的启动与退出 119
3.1.2 autocad 2010工作界面 119
3.1.3 autocad的图形文件管理 122
3.1.4 autocad命令的基本操作方法 124
3.1.5 autocad的数据输入方法 125
3.1.6 对象的选择方法 126
3.1.7 图形的显示控制 127
3.2 autocad 绘图环境设置 128
3.2.1 autocad绘图环境的设置与调用 128
3.2.2 autocad绘图环境的保存与调用 133
3.3 autocad常用命令 134
3.3.1 autocad常用绘图命令 134
3.3.2 autocad常用编辑命令 138
3.4 autocad精确绘图辅助工具 144
知识梳理与总结 151

模块2 机械零部件的识读与测绘
单元4 轴套类零件 152
教学导航 152
4.1 零件的分类与视图选择 153
4.1.1 零件图的内容 153
4.1.2 常见零件的分类 154
4.1.3 零件的视图选择 155
4.2 轴套类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157
4.2.1 螺纹 157
4.2.2 倒角、倒圆和中心孔 163
4.2.3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键槽 164
4.2.4 钻孔结构 165
4.3 轴套类零件图的画法 166
4.3.1 轴套类零件的视图表达 166
4.3.2 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标注 168
4.4 轴套类零件的技术要求 171
4.4.1 零件的表面结构 171
4.4.2 极限与配合 176
4.4.3 几何公差 185
4.4.4 轴套类零件常见的技术要求 186
4.5 轴套类零件的识读与造型 188
4.5.1 识读轴套类零件图 188
4.5.2 轴套类零件的造型 191
4.6 轴套类零件的测绘 204
4.6.1 徒手绘图的方法 204
4.6.2 常用的测量工具及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 206
4.6.3 测绘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208
4.6.4 零件测绘时的注意事项 209
知识梳理与总结 212

单元5 盘盖类零件 213
教学导航 213
5.1 盘盖类零件的视图表达 214
5.2 盘盖类零件的尺寸及技术要求 215
5.2.1 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注法 215
5.2.2 盘盖类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 216
5.3 盘盖类零件图的识读 217
5.4 盘盖类零件的三维造型 219
5.5 盘盖类零件的测绘 223
知识梳理与总结 225

单元6 箱体类零件 226
教学导航 226
6.1 箱体类零件的视图表达 227
6.2 常见铸造工艺结构 228
6.2.1 铸造圆角 228
6.2.2 铸件壁厚 230
6.2.3 拔模斜度 231
6.2.4 凸台和凹坑 231
6.3 箱体类零件的尺寸标注 232
6.4 箱体类零件的技术要求 233
6.5 箱体类零件图的识读 234
6.6 箱体类零件的三维造型 236
6.7 箱体类零件的测绘 239
知识梳理与总结 241

单元7 叉架类零件 242
教学导航 242
7.1 叉架类零件的视图表达 243
7.1.1 支架类零件的视图表达 243
7.1.2 叉类零件的视图表达 245
7.2 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标注 245
7.3 叉架类零件的技术要求 246
7.4 识读叉架类零件图 248
7.5 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叉架类零件图 251
知识梳理与总结 253

单元8 标准件与常用件 264
教学导航 264
8.1 螺纹紧固件连接 265
8.1.1 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和标记 265
8.1.2 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画法 266
8.1.3 螺纹紧固件连接的画法和注意事项 266
8.2 齿轮 271
8.2.1 直齿圆柱齿轮 271
8.2.2 圆锥齿轮传动 277
8.2.3 蜗杆蜗轮传动 280
8.3 键连接与销连接 285
8.3.1 键连接 285
8.3.2 销连接 287
8.4 滚动轴承 289
8.4.1 滚动轴承的结构和种类 289
8.4.2 滚动轴承的代号 290
8.4.3 滚动轴承的画法 292
8.5 弹簧 293
8.5.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的名称及尺寸计算 294
8.5.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295
知识梳理与总结 297

单元9 机械部件 298
教学导航 298
9.1 装配图的内容 300
9.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300
9.2.1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300
9.2.2 部件的特殊表达方法 301
9.2.3 装配图表达方案的选择 304
9.3 装配图尺寸及技术要求标注 304
9.3.1 尺寸标注 304
9.3.2 技术要求的注写 305
9.4 装配图的零件编号及明细栏 307
9.4.1 装配图上的序号 307
9.4.2 明细栏的编制 307
9.5 绘制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307
9.6 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 312
9.6.1 面与面之间的接触性能 312
9.6.2 应保证有足够的装配、拆卸操作空间 313
9.6.3 零件在轴向的定位结构 313
9.6.4 密封装置的结构 314
9.7 装配图的识读 315
9.7.1 阅读装配图的要求 315
9.7.2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315
9.7.3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318
9.8 部件测绘的要求与步骤 322
9.9 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部件装配图 328
知识梳理与总结 333

附录a 常用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334
表a-1 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 334
表a-2 管螺纹 335
表a-3 常用的螺纹公差带 335
表a-4 六角头螺栓(1) 336
表a-5 六角头螺栓(2) 337
表a-6 ⅰ型六角头螺母 338
表a-7 平垫圈 339
表a-8 标准型弹簧垫圈 339
表a-9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华红芳 副教授,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工程图学教研室主任,多年来从事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有多项教研成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