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格局与新周期-全球金融周期下的中国经济

旧格局与新周期-全球金融周期下的中国经济

1星价 ¥34.3 (7.0折)
2星价¥34.3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57350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5
  • 出版时间:2015-04-01
  • 条形码:9787505735095 ; 978-7-5057-3509-5

本书特色

加入wto之后的十年,中国经历了一个全球化主导的繁荣周期,中国的实体经济更深地卷入国际分工体系,国内货币金融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联系也更趋紧密。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全球经济“大分化”格局的出现,中国经济又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在本书中,作者敏锐而准确地把握住当今世界已经或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全球经济和金融周期从上行转入下行、中美经济金融周期从同步走向分化、美元从宽松和疲软走向收缩和强势,并以此为背景对中国货币金融和宏观经济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通过"旧格局"与"新周期"的概念,作者把中国经济置于世界货币金融经济体系尤其是“中美循环”的大格局之中,全面把握货币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交互影响,进而对中国经济由“旧格局”向“新周期”切换的必然性以及“新周期”主要特征,给出了全面、独到的分析。

内容简介

★解读中国经济新周期,把握全球金融脉搏,远瞻中国经济未来! ★中美两国经济从同步走向分化,经济对抗日益激烈。面对如此时局,中国经济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一本书全面分析中国经济未来数年的走势与规律,把握经济、政策与投资的新方向。 ★十几位业内专家鼎力推荐,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高坚教授亲笔作序。

目录

推荐

上部“旧格局”

**章起点2001:产能与货币共同融入世界

**节卷入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第二节投资与出口主导的高增长时代

第三节美国财政金融扩张以及中国过剩储蓄主导全球化繁荣

第二章货币金融是过去10年经济的中心环节

**节全球经济从共同繁荣走向大分化

第二节货币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并非虚拟和实际

第三节再谈中国经济:从实体经济与货币金融的三重对应关系出发

第三章外汇占款创造基础货币机制的兴衰

**节央行“被动”主导的基础货币发行机制

第二节外汇占款的兴衰与全球经济结构失衡、再平衡

第三节对基础货币发行机制的进一步探讨

第四章“大”政府推动下的信用繁荣

**节银行业信用扩张的繁荣十年(2001年至今)

第二节“大”政府推动旺盛的债务融资需求

第三节扩散的政府信用保证加剧信用扩张

第四节非常规货币政策与信用繁荣

第五章资产负债表视野下的“中国经济高增长时代”

**节债务扩张主导的非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膨胀

第二节“赶英超美”式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扩张

第三节资产负债表是一面镜子

下部“新周期”

第六章美元与全球货币金融、经济新周期

**节美国财政从全面扩张到相对收缩

第二节美国再工业化收窄经常账户赤字

第三节美元汇率从弱势周期转强势周期

第四节全球进入美元紧缩周期

第五节美元紧缩周期下的中国经济金融变化

第七章基础货币发行机制由“外生”转为“内生”

**节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方式面临转变

第二节基础货币发行方式转变的路径

第三节与基础货币发行方式转变相关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第八章债务压顶呼唤平稳的去杠杆进程

**节去杠杆进程难以避免

第二节多因素联动的动态债务杠杆分析模型

第三节“漂亮”的情景:相对平稳的去杠杆进程

第四节“丑陋”的情景:相对动荡的去杠杆进程

第九章中期利率和汇率政策在夹缝中艰难平衡

**节大转型中的人民币汇率

第二节人民币汇率走向何方

第三节对货币和汇率问题的再思考——中心货币、次中心货币和外围货币

后记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于学军(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

两位作者敏锐而准确地把握住当今世界经济已经或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这就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方向性调整和美元流向改变对全球经济、金融带来的巨大影响;并以此为背景对中国货币金融和宏观经济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是一本宏观视野广阔、极具指导作用的好书。

管涛(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成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

*近关于经济新常态的研究很多。本书从全球金融新周期角度,探讨了中国经济从旧格局步入新周期所面临的内外部挑战及对策建议,是作者厚积薄发的沥血之作。其中,加杠杆到去杠杆的过渡、货币发行从外生到内生的转化,以及人民币利率汇率政策选择等,都是我感兴趣的话题,读来颇多共鸣。

张懿宸(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在财政金融主导的信用货币时代,全球经济格局和金融周期的引力左右着资产潮涨潮落,把握经济金融周期的由来和走向,是当今变局下企业或个人要面对的重大问题,更是投资和资产管理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本书站在国际货币金融周期的角度,系统地梳理了过去十余年中国经济金融的“旧格局”,并对未来“新周期”的若干趋势做出了有价值的判断,值得一读。

曹彤(微众银行行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席所长):

无疑,在上个十年的“旧格局”中,中美都是受益者,但08年的金融危机改变了中美的蜜月曲线,并分别进入“新周期”。美国的“新周期”呼应者不再是中国,中国的“新周期”面临全新的挑战,如不能成功跨越这一挑战,货币供给收缩可能导致的资产价格危机、产能过剩可能导致的债务危机、金融资产运用不充分可能导致的货币通缩,都可能成为中国“新周期”的梦魇。本书站在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视角,透视了前后十年中美金融格局的演绎脉络,是对金融从业者的一次思想启迪。


张晓朴(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

本书的研究基于实体经济和货币金融的三重对应关系:投资—融资、资产—负债、资产价值—货币供给,对我国经济格局的演变历程和一些重要问题给出了较为独特的分析,同时从债务去杠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基础货币发行机制转型三个方面给出了新周期的应对举措。本书视角新颖,逻辑清晰,非常值得一读。


孙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级经济学家):

格局和周期,是分析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的关键视角。把握格局便于定位空间,摸准周期便于锁定时间。古往今来,既有以空间换时间的经典案例,也有以时间换空间的砥砺故事。《旧格局与新周期》把时空经纬联系在一起,结合中美经济金融格局演变,对比中美经济金融周期,分析了全球经济失衡、美元升贬周期、国内经济增长模式转换、资产负债表扩张、债务压力及去杠杆化趋势等当前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探讨了旧格局和旧周期向新格局和新周期的转换。该书资料翔实,论证有力,有助于读者理解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格局和发展趋势,对思考中国改革尤其是金融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唐毅亭(北京乐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上大学的时候,总觉得货币银行学很难学进去。工作以后,又曾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负责银行的资金交易和债券交易业务,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作为对手方。令人惊讶的是,2000年以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完全不同于货币银行学教科书上的标准操作。仔细揣摩,原理上是相同的,但是表现形式完全不一样。主要原因是货币银行学教材源自西方货币金融实践,而2000年以来我们国家的货币金融条件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

本书对2001年以来的货币金融格局进行了非常好的梳理和总结,建立了以外汇占款为基础货币投放之源,以金融体系资产负债表大规模扩张为特点的“旧格局”经济运行框架。在旧格局中,投资高涨、产能过剩、资产价格飙升。与其相对应的是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非金融部门负债率直线上升,经济运行效率恶化。在“新周期”里,过去的外汇占款投放渠道萎缩,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降低,非金融部门去杠杆正在进行时。

本书更像一本完全源自我国货币金融实践的货币银行学,解决了很多传统的货币银行学教材无法解释的问题,是一本学习了解中国货币金融格局的必读好书。

杨爱斌(北京鹏扬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

当前中国经济已正式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如何准确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如何正确把握未来中国经济金融政策的大趋势,如何积极防范化解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经济金融风险,市场是存在一定分歧和广泛争论的。赵巍华和徐以升合著之《旧格局与新周期》,立足大视野,基于大周期,系目前本人所读到的国内*深刻*全面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的专著,欣然推荐。

本书首先全面地阐述了中国高投资、高储蓄、高出口的旧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根源,系统论述了中国实体经济的高增长与中国货币金融体系快速扩张的高度相关性,并深刻指出其实质是以中美两国为典型代表的全球经济失衡关系的互为映射的自然结果。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反映全球经济失衡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其背后根本原因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逆差债务国无法在如此高的债务水平继续履行偿还债务,而以中国为代表的顺差债权国也不愿意继续增加债权而转向实物资产并推高全球通货膨胀水平,并*终摧毁美国金融部门和私人部门的高杠杆运作模式。

2013年以来,全球经济出现“大分化”的新格局,集中表现是英美等发达经济体逐步走向复苏,但在金融危机前后表现良好的新兴经济体反而面临回落风险。

本书指出,其原因是金融危机后作为全球经济失衡一方的发达经济体,如英美等发达国家凭借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压低名义利率和汇率水平,逐步控制政府债务过度扩张,显著降低非金融部门的债务杠杆水平,实现了经济金融的大调整,即所谓漂亮的去杠杆。但非常遗憾的是,作为硬币另一面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如中国、巴西和俄罗斯等资源国,未能在金融危机后调整结构,反而在外部资本流入压力下,在政府信用支持下,通过各种形式的货币信贷放松,进一步刺激房地产、基础设施或工业产能等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当前产能过剩、债务压力加剧的不利局面。

针对当前我国债务杠杆风险如何化解的问题,本书前瞻性地提出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控制温和通胀、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下建立依靠经济转型升级和生产率提升的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更加均衡增长,并*终实现所谓“漂亮的去杠杆”,规避过度紧缩或恶性通货膨胀主导的所谓“丑陋的去杠杆”。不仅如此,本书还详细探讨了人民币汇率政策如何选择,为实现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和化解金融风险争取时间和空间。事实上,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在旧格局的形成有着核心关键因素的作用,在“新常态”下,在美元走强、人民币汇率软钉住美元的背景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逐步走向高估将加剧中国经济的转型

风险,这需要政策制定者在制定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开放等重大政策上要极为慎重。

总之,本书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水准颇高,值得一读。


王家春(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这本书突破了目前依然多见的“就中国论中国”和过分聚焦于“增长/通胀”的狭窄框架,把中国经济置于世界货币金融经济体系尤其是“中美循环”的大格局之中,全面把握货币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交互影响,进而对中国经济由“旧格局”向“新周期”切换的必然性以及“新周期”主要特征,给出了全面、独到的分析。对于机构与个人投资者思考其长期资产配置,此书很有启发意义。


房四海(申万宏源证券集团总部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九方宽客宏观研究院院长):

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索洛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对美国宏观计量实证的结果表明,支撑美国100多年经济增长的反而是索罗残差,即全要素生产率(tfp)。这一歪打正着的宏观计量结果,正是索洛经济增长模型隐含的唯一亮点。这也是中国十八大之后新一代领导人反复强调的,中国增长必须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宏观计量经济学之依据。

然而,即便是在创新*前沿的美国,也走了一些弯路。2001—2007年美国国家资产负债表靠加杠杆的手段,以房地产泡沫支撑发展的模式,终于引发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但目前走出这一危机的唯一国家还是美国,美国走出危机的方式就是整体去杠杆,鼓励产业和社会创新。

《旧格局与新周期》论述的就是这一事实,本书从货币锚、国家资产负债表,以及全球产业链再平衡,这个三位一体的全球宏观*核心的主题出发,客观论述了过去的全球事实,并对未来做了展望。经过本轮危机,美元体系比过去更强大了,这得益于美国国家总体去杠杆和美国新产业的兴起。货币锚稳健,去杠杆既非要素驱动而是新产业兴起,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提高,看起来是三个问题,其实逻辑指向一致。

目前中国宏观政策的主要指向,反腐败、放松管制从而鼓励创新,降低杠杆并鼓励人民币走出去。我们相信中国的未来会更美好。本书出版正是时候。

张智威(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上一轮的繁荣周期从2003年开始启动,其主要特征是高投资和大量的贸易盈余,其间伴随着房地产的持续繁荣和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在国际上,与此对应的是美国的贸易赤字和低储蓄率,分析人士也将中美经济和金融之间的这种紧密联系称为“chinamerica(中美国)”。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这种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家庭部门(householdsector,又译“住户部门”、“居民部门”)的储蓄率开始提高,政府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加速膨胀,对外贸易则出现了盈余;中国的企业部门杠杆率快速上升,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严峻,在贸易盈余减少的同时还出现了更频繁的跨境资本双向流动。

中国经济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赵巍华和徐以升两位学者在本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们的分析不局限于现象的描述,对经济面临的风险没有回避,而是通过设立清晰的分析框架来讨论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境,并且提出解决方案。分析方法既借鉴了国际前沿的思想,又切合中国实际情况。本书展示了作者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对当下市场关心的宏观问题的敏感,对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具有很高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赵巍华,宏观经济与货币金融领域研究专家。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现就职于中信资本,从事宏观经济研究、金融市场投资策略分析以及资产管理工作多年,研究成果颇丰,曾在《金融市场研究》《中国证券报》等专业报刊发表50余篇相关论文。 徐以升,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现就职于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2015年合著《金融制裁——美国新型全球不对称权力》,2014年合著《大分化——全球经济金融新格局》《美国大转向——美国如何迈向下一个十年》《世界能源新格局——美国“能源独立”的冲击及中国应对》,2013年出版《中国经济新常态——从涨潮到退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