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研究

包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研究

¥19.6 (5.4折) ?
1星价 ¥19.6
2星价¥19.6 定价¥3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491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5
  • 出版时间:2015-01-01
  • 条形码:9787516149133 ; 978-7-5161-4913-3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大量的文献资料,深入剖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历史形成和构建过程,阐释了人民利益观的丰富内涵和具体内容。首先,考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现实基础和思想渊源,厘清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基本内涵;其次,分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实现前提;再次,解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实现路径和原则;*后,总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当代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大量的文献资料,深入剖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历史形成和构建过程,阐释了人民利益观的丰富内涵和具体内容。首先,考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现实基础和思想渊源,厘清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基本内涵;其次,分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实现前提;再次,解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实现路径和原则;*后,总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当代价值。

目录

导言
  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研究意义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研究的理论价值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研究资料述评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理论框架
  四 相关概念和相关问题的说明
    (一)相关概念的说明
    (二)需要说明的问题
**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构建
  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形成的现实基础
    (一)中国苦难的民生状况
    (二)苏联的革命经验和中国的革命实践
  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内涵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界定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利益的界定
    (三)保障人权是人民利益的实现前提
    (四)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人民利益观的核心内容
    (五)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是人民利益的实现途径
    (六)统筹兼顾是人民利益的实现原则
第二章  保障人权是人民利益的实现前提
  一 人权的基本内涵
    (一)西方资产阶级人权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保障人权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保障人权思想的形成背景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保障人权思想的发展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保障人权思想的主要特点
  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保障人权的制度与实践
    (一)保障人民的生存权
    (二)保障人民的人身自由权
    (三)保障人民的民主政治权利
    (四)保障人民的财产权利
    (五)保障人民受教育的权利
    (六)保障妇女解放的权利
    (七)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和自治权
第三章  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是人民利益的具体内容
  一 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保障人民的经济利益
    (一)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
    (二)发展经济以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 厉行民主的政治制度,保障人民的政治利益
    (一)实行普遍而真实的民主选举
    (二)实行参议会制度
  三 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保障人民的文化利益
    (一)制定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方针
    (二)大力发展边区的教育事业
第四章  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是人民利益的实现途径
  一 人民的拥护是中国共产党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前提条件
    (一)廉洁自律的品质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
    (二)“只见公仆不见官”的政府形象使中国共产党深得人民的拥护
  二 密切联系群众是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必然要求
    (一)深入群众,关心人民疾苦
    (二)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政策观
  三 群众力量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根本保障
    (一)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二)依靠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第五章  统筹兼顾是人民利益观的实现原则
  一 正确处理“给”和“要”的关系
    (一)开展大生产运动,增加物资供应
    (二)实行“精兵简政”,减轻财政压力
  二 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
    (一)“三三制”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二)“三三制”的成功实践及其重要意义
  三 正确统筹各种利益关系
    (一)实行“减租减息”与交租交息政策,调节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二)实行互助互利的政策,调节劳资关系
    (三)实行公平合理的税收制度,调节贫富经济负担
    (四)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第六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历史价值和当代启示
  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历史价值
    (一)为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转变为全国执政奠定了基础
    (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当代启示
    (一)坚持正确的人民利益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根本所在
    (二)以发展的眼光不断探求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要实现好农民的利益
    (四)不断提高统筹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奕霏,女,汉族,1978年10月出生,江苏昆山人,法学博士,现就职于西北大学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光明日报》(理论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未来与发展》、《中国国情国力》等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