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友人在延安

国际友人在延安

再现中国抗战和延安走上世界大舞台前的“窑洞外交”活动的历史风貌。

1星价 ¥16.0 (3.2折)
2星价¥15.5 定价¥5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37094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9
  • 出版时间:2014-04-01
  • 条形码:9787561370940 ; 978-7-5613-7094-0

本书特色

《红色延安口述·历史:国际友人在延安》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来延安访问的国际友人对于延安生活和调查的记录文字以及回忆文章。几位著名的国际友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正面宣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斯诺等。几位著名的国际友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如白求恩大夫。选文和系列文字记录了这些珍贵的历史事实,记录了当时出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援助中国的国际友人在延安的伟大事迹。对当代身处和平环境中的中国人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内容简介

  “红色延安口述·历史”是一套以口述实录、访谈录、回忆录、老照片以及有关原始档案等为基本内容的党史史料集成。我们试图以亲历者、当事人、知情者的讲述与回忆来补充党史中的历史要点和历史细节,还原历史事件,呈现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辉煌历程,再现一个本色、真实的延安。  《红色延安口述·历史:国际友人在延安》以口述、实录和学者的考证,还原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到延安及陕甘宁边区访问或工作的十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的历史群像,再现了中国抗战和延安走上世界大舞台前的“窑洞外交”活动的历史风貌。

目录

当惊宝塔殊:国际友人在延安(代前言) 朱鸿召
上编
与外国友人面对面
随斯诺访问陕北 黄华
欢迎史沫特莱 朱正明
回忆毛主席在延安会见海伦·斯诺及其他 余建亭
记1938年世界学联代表访问延安 刘家栋
忆1939年陪埃德加·斯诺二访延安 石锋
白求恩助手深情回忆白求恩 口述:燕真 整理:顾炳枢
共产国际联络员弗拉基米洛夫襁垂安 师哲
接待中外记者西北观察团和美军马主延安观察组 杨尚昆
走上世界大舞台前的“窑洞外交”——中国共产党早期外交机构及活动 凌音
美军军事观察组在延安 口述:李耀宇 整理:李东平

下编
追述外国友人的延安之旅 孙国林
斯诺:《西行漫记》之外的故事
访问延安的美国医学博士—一马海德
乐于挑战的美国女记者一史沫特莱
海伦·斯诺:踏着丈夫的足迹前行
白求恩:不远万里来中国
卡尔逊:首位以美国官方身份来访的人
卡尔曼:乘坐小汽车来访的人
印度援华医疗队
外国记者西北访问团的延安之行
官方外交的开端——美军观察组在延安
斯特朗:*后来访的美国记者
*后到访的美国人——李敦白
附录 国际友人在延安大事记(1935—1949年) 姬乃军
展开全部

节选

离开保安前,毛主席曾交代请斯诺先把他(毛主席)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与政策的谈话记录整理出来,要我译成中文,即时派通信员专程送回保安,他好核定。我们利用去前线路上的中午休息时间,在阳光底下,斯诺用打字机打出笔记记录,我就译成中文,译完一篇就卷起封好,请红军派通信员送保安交毛主席。这样工作三次,完成了毛主席交代的任务。  在离开保安去宁夏前线的行军途中,我和斯诺、海德姆三人由一个班的红军骑兵护送。出发前,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给两个外国人各一匹马,给我的是一匹六岁口的温顺的母骡子。它很机警,不喜欢队里的公骡子骚扰它,总是紧紧地跟着前面的马队走。一次,我骑在这匹骡子上,正悠闲地观看四周的风景和地貌,忽然前面的骑兵看见一大群黄羊,急忙纵马飞奔,追捕黄羊。我的骡子也紧跟着窜上去,一下子把它的肚带给崩断了,我没有提防,还未来得及拉紧缰绳和踏好马镫,就连人带鞍子摔了下来,顺着草坡滑了几公尺远,制服胸前的五只扣子全都蹭飞了。海德姆连忙过来给我检查,发现我很侥幸一点也没有受伤。由于红军非常珍惜为数很少的子弹,没有人开枪打黄羊,追了一阵就都遗憾地归队了。  在宁夏前线的豫旺堡,斯诺访问了一方面军和前敌总指挥部,他用敏锐、客观、深刻和探索的眼光观察和采访了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红一军团参谋长左权、政委聂荣臻、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红一军团一师师长陈赓、中央军委骑兵团政委兼代团长张爱萍、红一军团一师政委杨成武、二师师长杨得志和二师政委肖华等同志和许多其他干部战士,参观了部队训练和防空演习,看到了红军骑兵上千匹体健膘肥的马队阅兵式和表演。*令人感到壮观的是伪装表演,指挥员一声令下,人、马都披上预先做好的用绿叶树枝做成的伪装,一下子人、马都变成一片绿色的田野。斯诺用他的摄影机把这些场面照了下来。斯诺详细了解了中共的抗日救国纲领、军事战略策略、统一战线方针和措施、俘虏政策、少数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土地革命、婚姻制度、工商业政策和给养情况,等等。他在访问苏区前拟订的90个问题都找到了解答。他直接了解和面对面采访了近百位红军高中级干部,他们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感受和生动活泼的印象。他看到中国红军的领导人是知识丰富、举止文明、懂得革命理论和政策、善于组织领导和爱护人民群众的英才,完全不是蒋介石所咒骂的“土匪”;红军战士个个都是坚强、团结、守纪律和好学的工农子弟,是满怀革命抗日斗志和乐观精神的年轻人。而*重要的是,他从多方面证实了红军士兵的高昂士气和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和红军真心实意地拥护。  帮斯诺做翻译,使我有机会接触所有他采访过的领导干部和战士,了解他们苦难的身世、艰险的战斗经历……由于红军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他们经常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转危为安。红军指战员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对战胜蒋介石反动集团充满信心;他们胸襟广阔,不只关心当前的斗争,还关心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如西班牙共和派反对佛朗哥的战争和埃塞俄比亚塞拉西皇帝反意大利侵略的斗争等;他们有勇有谋,无难不克,对中国会打败日本充满信心;他们把人民视同亲人,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从而得到人民的热爱拥护。真是军民鱼水情啊!在苏区人民,在红军战士身上,我的确发现了另一个中国,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希望和力量!我太幸福太高兴了!我更加坚定了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斯诺在采访中非常注重眼见为实的原则,拍摄了大量照片。他原想把我和海德姆也纳入镜头,但我和海德姆一到苏区即下决心不再离去,所以向斯诺提出,请他在报道中不要提及我们的名字,也不要给我们照相。因为海德姆还有亲属在美国,我也考虑,如果组织上派我到国民党地区做秘密工作,斯诺任何照片和文字报道对我以后的工作都是不利的。所以我叮嘱斯诺写文章、写书都不要用我的名字和照片,同时我也注意在他照相时总是避到一旁。直到西安事变和1937年初国共关系有所变化,我才改变上述做法。斯诺是一位十分重友情和诚实的人,他答应了我们的要求,并且忠实履行自己的诺言。他的书在新中国成立后再版时才提到我的参与。顺便提一下,这时,经组织批准,我已不再使用原来王汝梅的名字,而改称黄华。海德姆也按宁夏人的大姓改姓马名海德了。  9月初,在豫旺堡地区,斯诺用了近一周的时间随彭德怀和其他首长到前线采访,访问了许多战士、农民和回民。  有一天晚上,我被安排同左权同志挤住在一个炕上休息。左权是红一方面军的十分优秀的指挥员。他的枕旁总是放着一部电话,随时同彭德怀或陈赓联系,报告敌情和下达命令。他一说完话,放下听筒又能马上入睡。一晚上有四五次这种情况。我赞叹他随时能醒来又能入睡的本领,这必然是身经百战才能锻炼出来的。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