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读者评分
5分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1星价 ¥22.7 (7.1折)
2星价¥22.7 定价¥32.0
商品评论(1条)
min***(三星用户)

现代黄河文献

水利专家张含英先生写于上世纪四十年的一本旧著,对黄河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读。

2018-12-05 18:07:3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9099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61
  • 出版时间:2014-11-01
  • 条形码:9787550909908 ; 978-7-5509-0990-8

本书特色

张含英编著的这本《历代治河方略探讨》主要探讨了上古治河策略、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治河发展,北宋利河御敌,金元利河南行,宋元治河成就,明清治河方法,以及潘季驯、靳辅、陈潢、魏源等的业绩、观点,还包括兴利除害的设想、欧风东渐后治河策略的趋向等。

内容简介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主要探讨了上古治河策略、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治河发展,北宋利河御敌,金元利河南行,宋元治河成就,明清治河方法,以及潘季驯、靳辅、陈潢、魏源等的业绩、观点,还包括兴利除害的设想、欧风东渐后治河策略的趋向等。

目录



**章 黄河概况与变迁述要
1-1 黄河下游概况
1-2 历代决口与改道概况

第二章 传说中的上古治水策略
2-1 从逃避水灾到防御水灾
2-2 从障洪水到疏九河
2-3 试论禹、鲧成败

第三章 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治河发展
3-1 下游两岸长堤的出现及其所带来的问题
3-2 贾让《治河策》
3-3 各家筹河议
3-4 利用水力冲沙的创见
3-5 兴利事业的开发与停滞

第四章 治河并以沟通南北水运的成就
4-1 通向江、淮的邗沟与鸿沟
4-2 沟通东南水系的汴渠
4-3 贯通东北水系的白沟
4-4 南迄余杭的通济渠、江南河与北达涿郡的永济渠

第五章 北宋利河御敌,金、元利河南行
5-1 北宋五次改道和三次回河概况
5-2 “以农事为急”的回河观点
5-3 从御敌出发的治河方略
5-4 治河的“三畏”观点
5-5 片面的治河观点
5-6 金、元利河南行,形势大变

第六章 宋、元治河的成就
6-1 水流涨落与泥沙冲积的认识
6-2 堤防护岸与修守制度的建立
6-3 贾鲁白茅堵口的业绩

第七章 明、清治河理论与方法概述
7-1 黄河、运河、淮河形势及其相互影响
7-2 治河的任务
7-3 治水与攻沙的探索
7-4 从多支分流到“归于一槽”
7-5 筑堤在实践中的发展
7-6 黄、淮分泄与改河北流的争论
7-7 反对单纯防河,提出治河要求

第八章 潘季驯的治河业绩及其局限
8-1 时代背景与明朝初期治河情况
8-2 治河经过
8-3 治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8-4 崇古思想阻碍治河发展
8-5 政治任务对治河的局限

第九章 靳辅、陈潢的治河观点
9-1 治河的朴素唯物观点
9-2 “按经义治水”,封闭前进之路
9-3 “保漕”任务的局限

第十章 魏源的筹河策
10-1 揭露和批判利河多事的腐朽政治
10-2 倡议改河,但又认为“事必不成”,“必自改之”
10-3 从地形水势议改河,未能摆脱师古、信天的束缚

第十-章 兴利并以除害的设想
11-1 “天下皆治水之人,黄河何所不治”的展望
11-2 “熟究留沙之法,因祸而得福”的倡议
11-3 分水济运,并以减轻水患的探求

第十二章 欧风东渐后治河策略的趋向
12-1 河流概况
12-2 改道北流后,减轻下游河患的议论
12-3 蔑视西学,以“中学为体”的“大治办法”
12-4 帝国主义掠夺下的治河方案
12-5 在近代科学技术指引下,李仪祉论治河
12-6 全面治理,综合利用,促进经济发展的设想

结束语
展开全部

节选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资料缺乏,居今日而议四千年前的历史传说,自有难着边际之感。不过,“疏”与“堤”是治河史上长期争论的焦点,从下游两岸长堤出现后,堤虽永没废除,但直到明朝中期才明确地表白筑堤对治河的作用,直到清初才提出在“师古”的前提下“酌今”行事。大禹治水策略的影响既如此深远,自不得不试探禹、鲧治河成败的原因。  首先,有人提出,孟子对于大禹治水已经作出了总评,即“禹之治水,水之道也”。那么,我们怎样看待这一评论呢?还应先从孟子的哲学思想谈起。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在认识论上,他宣扬先验论的观点。他承认有一种先天存在的知、能。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⑩他认为,“学问”是一种单纯向内心探索的功夫,而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学习。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说,学问没有别的,只不过把那迷失了方向的善良之心找回来罢了。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约略地明白,孟子这里所讲的“道”,并不是从对客观事物观察研究所认识的自然规律,而是一种所谓“良知”、“良能”的表现。  再则,被后世所奉为“四书”之一的《大学》,**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他们并且把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尊为这个道统中的圣人。禹在他们心目中有着这样崇高的地位,就足以说明,禹已经是把迷失了方向的善良之心找回来了,是一个具备“良知”、“良能”的人了。  因此,对于《孟子》上述言论的含义就可作如下的解释:禹治水所行的就是“水之道”。也就是说,禹可以按照他的心意,“行其所无事”地治水,他所行的自然就是水之道。换言之,孟子所讲的“水之道”与水流的自然规律不是一回事。在孟子的这种认识下,共工、鲧和其他人所行的便不是水之道。其结果,许多人便抱着迷信的态度,不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面貌的变化,向往着恢复“禹河故道”,向往着“播为九河”的治水方法。其次是,抛开客观条件,单纯地就“疏”与“堤”来议论治河方略,抽象地议论两者的优劣。这种观点对于治河都起着不良的作用。  那么,鲧治水失败,而禹治水成功的原因何在呢?  根据传说,鲧、禹治水时间历经二十余年。但是,这二十几年的气象情况是难知的。只能认为这些年连续遇到暴雨,使洪水长期为灾。或者,黄河大流忽然改道,迁徙到他们所关怀和居住的地带。在这种情况下,鲧所采取的“作城”、“障洪水”的办法,防御不住高涨的洪水,抵抗不住急流的冲袭了。时值原始社会末期,居民点大都在滨邻湖河的较高地带。从共工氏起,大概就修筑了堰埂,把居民点以及附近的耕地,分别地区围起来了。就当时的生产工具说,如前所述,所筑堰埂的高厚,所填土质的坚实,都难以和后世的大堤相比,是可以断言的。鲧治水时,居民点也可能更多了些。他仍然采取共工氏的办法,依靠原始的土“城”,来障非常的洪水,可能就困难了。但他在多年与水斗争的实践中,没求改进,一仍旧贯,终以失败而告终。换言之,到了由原始社会行将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阶段,对于防范水灾的要求可能更高了一些,而当时“作城”、“障洪水”的技术条件则还有不足应付之处而失败了。  大禹治水接受了这一教训,采取了“疏”与“导”的方法,就是使大河下游能够比较畅通、顺利地东流人海,已如前述。同时,他也采取了“作城”的措施。如在大平原上的许多低洼聚水地区的周围,修了障水工事,既用以防范水的扩大,又起着滞蓄的作用,如《尚书·禹贡》所载的“九泽既陂”。禹治水之所以成功,不是由于他的“良知”、“良能”,恰恰相反,应当认为,他是在总结鲧治水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辛勤劳动和斗争实践得来的。  《史记·夏本纪》载:“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从这里我们可以首先看出,禹治水是各氏族团结治水的事例。伯益是东方夷族的首领,后稷是管理农事的官员,同各路首领,率领广大群众治水。这样,即可汲取群众的治水经验,而且有各路首领协商研究,制定治水方略和具体措施。还用了*基本的测量工具“准绳”、“规矩”,以定地势的高下,经过长期的工作,才取得“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和发展农业的成果。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