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的圣殿-诺贝尔文学奖解读
读者评分
5分

文学的圣殿-诺贝尔文学奖解读

1星价 ¥22.3 (6.2折)
2星价¥22.3 定价¥36.0
商品评论(1条)
ztw***(三星用户)

值得认真研读。

书非常好!慢慢读!

2019-03-16 16:29:27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293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9
  • 出版时间:2015-05-01
  • 条形码:9787208129368 ; 978-7-208-12936-8

本书特色

      诺贝尔文学奖1901年起开始颁奖,传承百年,跨越世纪,迄今为止仍是*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之一。长期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在欧洲与东亚,中心与边缘的解释框架中,令中国文化界倍感“影响的焦虑”。那么,诺贝尔文学奖是欧洲中心主义的吗?其授奖标准到底是什么?历届获奖作家加冕文学桂冠的原因何在?       《文学的圣殿:诺贝尔文学奖解读》一扫沉积于既有诺贝尔文学奖解读中的刻板印象,是中国作家莫言荣膺诺奖以后**部系统解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及其作品的文学评论与文化观察类著作。作者万之旅居“诺奖故乡”瑞典多年,以见证者和评论家的双重身份,拆解奖项授予背后的谜团。书中收录的每一篇文章都精准重译并重读了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并以之为线索深入探析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理由。通过史料、作品形式、思想史等多重视域的切换考察,万之揭示出诺贝尔文学奖的授予原因往往并非政治的,而是文学的,其文化关怀在于打捞和拯救不为世人所知的“冷的文学”。同时,随着沃尔科特、大江健三郎乃至莫言的获奖,围绕诺贝尔文学奖欧洲中心主义的批评声音不攻自破。这一古老的文学奖项依然发挥着自我更新的力量,不断映照出世界文学的多元性。

内容简介

1、 本书是中国作家莫言荣膺诺奖以后**部系统解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及其作品的文学评论与文化观察类著作。 2、 本书获瑞典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马悦然以及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再复的联袂推荐。 马悦然评价道:“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东西方之间建造沟通的桥梁。通过他的文学方面的训练和修养,万之取得了建筑这种重要桥梁的资格。” 刘再复直言“我佩服万之”,并进一步解释道“他描写的不是‘一个’奇人,而是分布在地球各个角落挥洒不同文字文体的‘一群’奇人,而每个人的特别之处都勾勒得如此明晰,真下功夫了,阅读功夫、研究功夫、比较功夫、思索功夫、写作功夫,全都投下了。” 3、本书作者万之是1980年代影响了一代人的文学刊物《今天》的编辑,1990年以后定居瑞典,多次出席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机构瑞典学院举办的文学盛宴和外事活动,从而有机会近距离观察甚至直接接触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家的行事作风与风采神韵。本书因此而具备相当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万之调用丰赡的文学修养,深入解析了1970年代以降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一流作家的创作成就,文学研究与文学解读的功力甚深。

目录

目录
再版说明
1    **版序 马悦然
1    **版自序
1    露珠映射的大千世界
———197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瑞典诗人与小说家马丁松和自然哲学
20    四海无家、四海为家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俄裔美国诗人布罗茨基印象
37    帕斯的人格之重
———悼念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家、墨西哥诗人帕斯
48    为什么是德瑞克沃尔科特?
———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圣卢西亚诗人沃尔科特解读
65    她拥有成千上万的读者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美国小说家莫里森解读
77    抛给一个民族国际主义作家的花环
———1994年诺贝尔文学家获奖作家、
日本小说家大江健三郎解读
91    一个自然主义者的重生
———解读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爱尔兰诗人希尼
104    文学圣殿里的丑角
———解读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意大利戏剧家达里奥福
115    我为人民大众写作
———解读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葡萄牙小说家萨拉马戈
132    为历史涂上诙谐幽默的黑色
———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德国小说家格拉斯解读
142    “一”以贯之的文学之道
———解读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法籍华裔戏剧家、小说家高行健
158    殖民文化嫁接的果实
———解读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印裔英国小说家奈保尔
170    他为历史出庭作证
———解读2002年匈牙利小说家凯尔泰斯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83    出世的精神 入世的文学
———解读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南非小说家库切
197    政治与文学的吊诡游戏
———解读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奥地利戏剧家耶利内克
210    明日黄花再生香
———纪念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家、
英国戏剧家哈罗德品特
227    文明废墟上升起的新星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土耳其小说家帕慕克解读
253    只有女人更懂她
———有关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英国小说家莱辛
260    我的祖国是毛里求斯
———记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法语小说家勒克莱齐奥
275    无家可归者的文学家园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米勒解读
294    他的余光将会收容我们
———悼念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
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
309    诺贝尔文学奖的互文阅读
———以2012年获奖的中文小说家莫言为例
321    让她不平凡的是她的平凡
———解读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加拿大女作家门罗
339    从迷茫暗夜里引出的记忆
———解读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法国小说家莫迪亚诺
348    瑞典学院院士一览表
356    跋:人类文学的凯旋曲 刘再复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万之,本名陈迈平(1952-)为长期居住瑞典的中文作家、文学编辑和翻译家。著有小说集《十三岁的足球》、文学评论集《诺贝尔文学奖传奇》及译著《阿尼阿拉号》(瑞典诗人马丁松作)和《航空信》(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与美国诗人布莱通信集)等。曾担任《今天》文学杂志编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