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环境与发展政策研究报告-绿色发展的管理制度创新

2014-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环境与发展政策研究报告-绿色发展的管理制度创新

1星价 ¥42.6 (7.1折)
2星价¥42.6 定价¥6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1232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3
  • 出版时间:2015-05-01
  • 条形码:9787511123268 ; 978-7-5111-2326-8

本书特色

国合会委员认为,中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窗口机 遇期。决策者要增强危机意识,在经济新常态下,不 能放松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要强化相关目标,倒逼经 济绿色转型。中国应当抓住这一窗口机遇期,积极应 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日益突出的问题和挑战,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和生态环保体制改革进程,加 快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制度创新,建立生态文明转型发 展的新格局。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处编著的《 绿色发展的管理制度创新(2014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 合作委员会环境与发展政策研究报告)》综合了国合 会2014年政策研究成果、国合会2014年年会给中国政 府的政策建议、中国环境与发展重要政策进展(2013 —2014)和国合会政策建议影响,供国内各级决策者 、专家、学者和公众参考。

内容简介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是1992年中国政府批准成立的高级国际咨询机构,由中外高层人士与权威专家学者组成。其主要职责是交流传播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的成功经验,邀请中外专家针对中国环发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向中国政府提出前瞻性、战略性、预警性政策建议,支持促进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国合会每五年一届。**届国合会(1992-1996年)的主要任务是交流传播国际经验及成功政策,提高决策者环境意识;第二届国合会(1997-2001年)重点关注环境污染问题,研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推进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第三届国合会(2002-2006年)致力于将环境保护纳入中国发展的综合决策之中,探索如何处理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第四届国合会(2007-2011年)努力推进中国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新型关系,探索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新道路。  第五届国合会(2012-2016年)将以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把政策研究重点从环境与经济关系问题转向环境与社会发展问题,更加关注区域与全球环境以及中国和世界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并与国际社会分享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建设美丽中国以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目录

**章 从临界点到转折点
 一、引言
 二、中国的窗口机遇期
 三、环境与发展的国际趋势
 四、建立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和实践的框架
 五、重点关注问题
 六、结论
第二章 中国绿色转型进程评估与展望
 一、引言:2000—2013年中国绿色转型回顾
 二、经济视角:本研究中绿色转型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三、投资—消费结构失衡与能源环境挑战
 四、采用经济手段促进绿色转型
 五、以需求方政策为可再生能源创造市场——以光伏产业为例
 六、化石燃料消耗的总量指标控制
 七、能源结构变化和节能监管
 八、绿色金融:政策和产业社会责任
 九、情景分析
 十、关于政策建议的总结性陈述
第三章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创新研究
 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和国家环境治理体系
 二、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的现状及问题的根源
 三、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改革的思路
 四、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改革的政策与工作建议
第四章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与制度研究
 一、城镇化的特征、区域与资源环境的影响
 二、当前城镇化的九大突出问题
 三、愿景
 四、行动议程
 五、政策建议
第五章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创新研究
 一、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基本需求
 三、生态保护地管理国内外经验借鉴
 四、主要结论
 五、政策建议
 六、实施优先事项
第六章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绩效评估与区域协调机制研究
 一、《行动计划》绩效评估指标与方法体系研究
 二、“十三五”与2030年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与路线图
 三、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国际经验
 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调机制与政策研究
第七章 政府环境审计制度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目标
 二、环境审计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三、政府环境审计制度框架设计
 四、干部离任环境审计制度框架
 五、中国政府环境审计实施路线与政策
第八章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4年年会给中国政府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政府应要抓住“十三五”窗口机遇期,全面深化改革,依法严格实施,加快绿色转型进程
 二、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总要求,改革创新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三、创新经济绿色转型政策,实现经济结构再平衡
 四、探索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五、创新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机制,切实遏制和扭转严重的大气污染局面
 六、实施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附件
 附件1 中国环境与发展重要政策进展与国合会政策建议影响(2013—2014)
 附件2 第五届(2012—2016)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组成人员(截至2015年1月)
致谢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