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正义之维

包邮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正义之维

1星价 ¥24.0 (5.0折)
2星价¥24.0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4739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4
  • 出版时间:2015-04-01
  • 条形码:9787010147390 ; 978-7-01-014739-0

本书特色

本选题为教育部支持的研究项目,首先主要对国内外环境正义论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归纳,总结环境正义的概念、范围、主要问题及其现实解释力。环境正义的追求是多维度的,它不仅包括国内环境正义,还包括国际环境正义与代际正义,作者认为这些都是我们看待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视角。作者主要选取湖北省咸宁、孝感和荆州地区,安徽省安庆地区作为主要实地调查点,调查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分析国内环境正义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同时作者也分析代际环境正义与农村环境的关系。代际环境正义的问题也就是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际上现在农村环境恶化的现状已经影响到了代际正义,*后作者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设想,如提高跨国高污染企业的开设门槛;建立城乡垃圾一体化的集中处理系统,不能从城市向农村社会转移污染;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补偿正义;加强民主机制,在环境问题上给予农民更多的知情权与参与权,等等。这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选题,为现实问题寻找理论依据,也提供解决设想。

内容简介

本选题为教育部支持的研究项目,首先主要对国内外环境正义论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归纳,总结环境正义的概念、范围、主要问题及其现实解释力。环境正义的追求是多维度的,它不仅包括国内环境正义,还包括国际环境正义与代际正义,作者认为这些都是我们看待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视角。作者主要选取湖北省咸宁、孝感和荆州地区,安徽省安庆地区作为主要实地调查点,调查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分析国内环境正义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同时作者也分析代际环境正义与农村环境的关系。代际环境正义的问题也就是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际上现在农村环境恶化的现状已经影响到了代际正义,*后作者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设想,如提高跨国高污染企业的开设门槛;建立城乡垃圾一体化的集中处理系统,不能从城市向农村社会转移污染;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补偿正义;加强民主机制,在环境问题上给予农民更多的知情权与参与权,等等。这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选题,为现实问题寻找理论依据,也提供解决设想。

目录

导言
**章环境正义论的理论分析
 **节从正义到环境基本善
  一、正义内涵的历史演进
  二、正义的环境
  三、环境作为社会基本善
 第二节环境正义的内涵与外延
  一、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的兴起及影响
  二、环境正义的多重内涵
  三、环境正义的外延:三重维度
 第三节环境正义论与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
  二、环境正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深化与发展
第二章国内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
 **节城乡二元结构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内涵和特征
  二、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城乡二元结构与中国农村环境问题
  一、“公地悲剧”与中国农村环境正义的缺失
  二、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农村环境正义缺失的社会制度性根源
  三、中国农民承受的国内环境污染压力
 第三节城乡一体化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
  一、城乡一体化的提出及内涵
  二、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
第三章国际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
 **节国际环境正义的理论分析
  一、国际环境正义的现实根据
  二、国际环境正义的理论基础
  三、“地球救生艇”之辩与发达国家应该承担的国际环境责任
 第二节  国际环境不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问题
  一、国际环境污染转移与中国农村环境的恶化
  二、中国农民承受的国际环境不正义
 ……
第四章代际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郭琰,女,1975年生,内蒙通辽人,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灵哲学、道德哲学。近年来,先后主持教育部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已公开发表《非同一性问题:代际正义论的哲学挑战》、《心理内容的外在主义解释及其困境》、《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等多篇学术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