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合之间:中国现代三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

离合之间:中国现代三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

1星价 ¥44.6 (7.2折)
2星价¥44.6 定价¥6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508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7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010150888 ; 978-7-01-015088-8

本书特色

  由俞祖华,赵慧峰著作的《离合之间--中国现代三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以近代三大思潮的相互关系、多向互动为研究对象,试图较全面地认识三大思潮之间既分立又并生、既交锋又交集、既对立又对话的离合关系,探寻三大思潮之间的互动模式与不同思潮交集重组所产生的次元类型,从而为当下的以“在争论中明辨真理,在互动中凝聚共识”为目标的思想生态建设,为正确处理主流意识形态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内容简介

激进主义、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一起构成近代中国的三大文化思潮。三大思潮既是相对独立的思想流派,有着各自的基本价值与歧异的方案设计,但又有多元一体的共时文化生态、并生互补的相同思想框架、交织重叠的近似问题领域,如都有民族主义立场,都有对现代性的批评,都有对社会主义的向往,都有着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只是呈现方式有所不同。本书以近代三大思潮的相互关系、多向互动为研究对象,试图较全面地认识三大思潮之间既分立又并生、既交锋又交集、既对立又对话的离合关系,探寻三大思潮之间的互动模式与不同思潮交集重组所产生的次元类型,从而为当下的以“在争论中明辨真理,在互动中凝聚共识”为目标的思想生态建设,为正确处理主流意识形态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目录

摘  要**章绪论    一、略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思潮及其离合关系    (一)自由主义思潮    (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三)激进主义思潮    (四)三大文化思潮的离合异同    二、三大思潮及互动关系的学术史    (一)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研究综述    (二)中国近代保守主义思潮研究综述    (三)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研究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点    (一)课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二)研究基本框架    (三)主要创新点第二章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    一、严复与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开启    (一)自由的意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二)自由学说的渊源:与中学及西方自由主义的关系    (三)自由学说的内涵:以群己关系为核心    (四)历史定位:自由主义之父还是自由主义在中国失败的罪人二、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类型及演变格局    (一)学理渊源:西化自由主义与本土自由主义    (二)问题领域:经济自由主义的欠缺与政治自由主义、    文化自由主义的凸现    (三)问政方式:介入型、组党型、议政型与疏离型    (四)近代自由主义的演变格局三、近代中国政治自由主义的发展轨迹与演进形态——以近代    自由主义的三份标志性文本为重点    (一)政治自由:自由主义者的“共同关怀”    (二)个体、结社与组党:近代政治自由主义的组织化路径    (三)学理、理念与政纲:政治自由主义的话语转换    (四)市场、社会与政府:转向政府干预与社会公正    (五)启蒙与政治之间:近代自由主义的演进形态四、近代中国经济自由主义的发声与变调    (一)严复、梁启超等人倡导经济自由主义    (二)民国时期的“新自由主义”与“统制经济”思想    (三)经济自由主义从“发声”到“变调”的原因分析五、从严复到胡适: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传承与调适    (一)个体与群体:对西学与传统不尽一致的沟通    (二)民主宪政:“不可期之以骤”与“幼稚园的政治”    (三)经济自由:放任主义与社会主义    (四)思想言论自由:个体争取与社会容忍六、从胡适到殷海光: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趋“新”与返“古”    (一)思想接力:“五四之父”与“五四之子”    (二)政治自由:诉诸内心“容忍”与争之外部保障    (三)经济自由:经济平等与经济自由    (四)思想自由:浅显激越与深切理性    (五)伦理自由:个人主义与道德价值第三章近代中国的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  一、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两次转向    (一)作为世界性文化现象的文化保守主义    (二)文化保守主义的基本心态    (三)从“三世进化史观”到“文化三路向说”:由外向内的    转向    (四)从“文化三路向说”到“三统”之说:由内向外的转向    (五)两次转向的基本背景  二、三份宣言: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典型文本    (一)文化保守主义的三份宣言    (二)三份宣言所体现的相似文化主张    (三)三份文化宣言体现出的时代性“变异”    三、文化保守主义者中西比较的典型范式:“西方物质——    中国精神”比较模式辨析    (一)保守主义的中西比较观    (二)来自自由主义与激进主义的批评    (三)超越“西方物质——中国精神”比较模式    四、五四时期的文化激进主义    (一)五四时期的激进反传统主义    (二)五四启蒙中的激进主义并非全盘反传统    (三)一种深刻的片面第四章三大思潮的“共同框架”与“重叠共识”    一、戊戌思潮:中国三大现代性思潮的共同源头    (一)自由主义被移植到中国并进行引申解读始于维新思潮    (二)文化保守主义从戊戌思潮开始定型与清晰起来    (三)激进主义也是从戊戌思潮开始的    二、民族主义:近代三大思潮的并生系统与类型区隔    (一)民族主义是三大思潮的“共同观念”    (二)三大思潮对民族主义的不同表达    (三)民族主义的三种次元类型  三、现代性构建:现代三大思潮的共同主题    (一)三大思潮均为赞成现代取向的“现代”思潮    (二)三大思潮对现代性诉求的表达有所区隔    (三)文化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是从“前现代”、    “后现代”的角度反省现代性  四、传统情怀:现代三大思潮的共同情结    (一)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传统的“同情与敬意”    (二)自由主义与传统文化并非势不两立    (三)激进主义者“以石头压驼背”的策略  五、社会主义:现代中国三大思潮的共同取向    (一)自由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向往    (二)激进主义与社会主义有着更天然的亲缘关系    (三)文化保守主义者以“大同”思想附会现代社会主义    (四)三大思潮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有同有异  六、民族复兴:现代三大思潮的共同梦想    (一)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民族复兴梦想    (二)在民族复兴观念生成中文化保守主义者发挥了    关键作用    (三)革命者强调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第五章三大思潮的个性特色及相互转换    一、话语系统的区隔:以三大思潮对五四启蒙的话语阐释为例    (一)激进主义的“五四革命话语诠释系统”    (二)自由主义者的“五四启蒙话语诠释系统”    (三)文化保守主义的‘‘返本开新”话语与“文化断裂”    话语    二、观念建构的差异:以胡适、陈独秀与梁漱溟对建设现代    国家的不同设计为重点    (一)“共同观念”:以民族主义建设现代国家    (二)建国目标的区隔:“宪政”、“劳动者的国家”与    “非宪政的民主制”    (三)建国途径不同:和平奋斗、乡村建设与革命建国    (四)切入点有别:分别从个性、社会与国家入手    三、文化心态的不同:从学人自述解读三大思潮代表人物    内心世界    (一)三大思潮代表人物的苦难意识    (二)对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的思考    (三)文化选择上的矛盾心态    四、和谐语境之下的回眸——对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    之关系的再认识    (一)激进与保守的“并生系统”    (二)激进与保守之间的“中间地带”    (三)激进与保守的调适转换    (四)激进与保守的“互为支持”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俞祖华,男,1964年生,浙江省永康市人。历史学博士、教授。2008年获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1年,获批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社会科学普及与应用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130篇,其中csscI期刊与《光明日报》70余篇,《新华文摘》转载7篇。 赵慧峰,女,1963年生,山东省临沂市人。历史学教授。2014年入选第三批齐鲁文化英才,获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光明日报》转载;出版专著2部、合著7部;主持、承担省部级课题5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