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免疫学-第3版
读者评分
4分

医学免疫学-第3版

¥79.4 (8.0折) ?
1星价 ¥88.2
2星价¥88.2 定价¥99.0
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商品评论(1条)
mak***(三星用户)

还是不错的

比较新的一部教材,有一些新的进展编了进去。

2016-12-25 13:15:0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2082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03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117208215 ; 978-7-117-20821-5

本书特色

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国情出发并根据医学教育规律和特点,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医学教育体制和机制。随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高等医学教育一系列改革计划的探索,如何深化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稳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并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个重大议题,同时,如何将改革与发展的理念落实于教材编写等具体实践之中,也确确实实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积极思索如何从我们专业的角度为我国新一轮的医学教育改革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在这种大背景下,长学制《医学免疫学》第3版问世了。 我国的医学教育理念和办学方式与欧美国家有较大差异。八年制医学教育是欧美国家普遍采用的医学教育模式,而我国仅在少数医学院校中采用。为了适应探索我国长学制医学教育的需要,2005年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的支持下,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我国医学相关领域的600多名专家主编了我国医学教育史上**套全国高等学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2010年对该套教材进行了再版。 《医学免疫学》作为这套教材之一,在第1版中秉承了"更新、更深、更精"的编写宗旨,在形式和内容上坚持"更新",在重点内容上强化"更深",在架构安排和篇幅上突出"更精"。以全新的方式,不同的视角和恰当的深度,系统地讲述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即重视基础理论的关键环节与应用问题的衔接,又强调问题为导向的编写模式,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认识规律阐述免疫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以期在系统教授免疫学知识的同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长学制《医学免疫学》第2版坚持原有的编写规范与风格,强调概念解释力求准确,机制介绍力求清晰,更新内容力求反映过去五年内领域的研究进展。结构上增加了窗框(box)和案例(case),以此方式介绍某一理论、学说或疾病,力求知识点的相对突出,达到更深、更精的目的。还对各章节的图表风格进行了统一,以求有助于学生对正文内容的了解。 《医学免疫学》在我国相关医学院校长学制免疫学教学实践应用后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肯定,较好地满足了免疫学教学需求。近年来免疫学领域快速发展和长学制教学改革的实践对《医学免疫学》第3版的编写与出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免疫学》第3版在第2版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修改与提高: 一是适当调整了编辑队伍,减少了编委数量,以有利于全书编写风格的统一和质量控制。 二是在保留第二版文章格式的基础上调整了全书的章节安排,减少了章节的数量,增加了感染免疫章节,力求相关内容尽可能集中统一,以求集中反映免疫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成果。 三是知识点的更新力求符合医学转化的整体需求,在基础医学章节中强调了对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结合,在免疫学应用部分强化与临床疾病相关的介绍。 四是要与研究生教学用的免疫学教材有所区别。本教材面向长学制医学生,体现"医教协同"的理念,强化了临床问题导向的内容描述,着重突出与临床医学结合,增加了临床免疫学的相关内容,以期提升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培养医学生临床诊疗和科研创新意识。 长学制医学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途径之一,学生基础宽泛、可塑性强,适应临床医疗、疾病防控、生物医药、卫生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工作需求,历届毕业生在各相关领域的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教材建设是教育体系的基础工作,人才培养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我们希望《医学免疫学》第3版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为长学制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内容简介

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国情出发并根据医学教育规律和特点,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医学教育体制和机制。随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高等医学教育一系列改革计划的探索,如何深化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稳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并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个重大议题,同时,如何将改革与发展的理念落实于教材编写等具体实践之中,也确确实实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积极思索如何从我们专业的角度为我国新一轮的医学教育改革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在这种大背景下,长学制《医学免疫学》第3版问世了。 我国的医学教育理念和办学方式与欧美国家有较大差异。八年制医学教育是欧美国家普遍采用的医学教育模式,而我国仅在少数医学院校中采用。为了适应探索我国长学制医学教育的需要,2005年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的支持下,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我国医学相关领域的600多名专家主编了我国医学教育史上**套全国高等学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2010年对该套教材进行了再版。 《医学免疫学》作为这套教材之一,在第1版中秉承了"更新、更深、更精"的编写宗旨,在形式和内容上坚持"更新",在重点内容上强化"更深",在架构安排和篇幅上突出"更精"。以全新的方式,不同的视角和恰当的深度,系统地讲述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即重视基础理论的关键环节与应用问题的衔接,又强调问题为导向的编写模式,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认识规律阐述免疫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以期在系统教授免疫学知识的同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长学制《医学免疫学》第2版坚持原有的编写规范与风格,强调概念解释力求准确,机制介绍力求清晰,更新内容力求反映过去五年内领域的研究进展。结构上增加了窗框(box)和案例(case),以此方式介绍某一理论、学说或疾病,力求知识点的相对突出,达到更深、更精的目的。还对各章节的图表风格进行了统一,以求有助于学生对正文内容的了解。 《医学免疫学》在我国相关医学院校长学制免疫学教学实践应用后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肯定,较好地满足了免疫学教学需求。近年来免疫学领域快速发展和长学制教学改革的实践对《医学免疫学》第3版的编写与出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免疫学》第3版在第2版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修改与提高: 一是适当调整了编辑队伍,减少了编委数量,以有利于全书编写风格的统一和质量控制。 二是在保留第二版文章格式的基础上调整了全书的章节安排,减少了章节的数量,增加了感染免疫章节,力求相关内容尽可能集中统一,以求集中反映免疫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成果。 三是知识点的更新力求符合医学转化的整体需求,在基础医学章节中强调了对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结合,在免疫学应用部分强化与临床疾病相关的介绍。 四是要与研究生教学用的免疫学教材有所区别。本教材面向长学制医学生,体现"医教协同"的理念,强化了临床问题导向的内容描述,着重突出与临床医学结合,增加了临床免疫学的相关内容,以期提升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培养医学生临床诊疗和科研创新意识。 长学制医学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途径之一,学生基础宽泛、可塑性强,适应临床医疗、疾病防控、生物医药、卫生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工作需求,历届毕业生在各相关领域的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教材建设是教育体系的基础工作,人才培养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我们希望《医学免疫学》第3版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为长学制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目录

**章 医学免疫学概述 **节 免疫本质和免疫功能 第二节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三节 免疫组织与器官 第四节 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第五节 免疫应答与免疫病理第二章 免疫学发展史 **节 经验免疫学时期 第二节 科学免疫学时期 第三节 免疫化学时期和免疫学革命时期 第四节 现代免疫学时期 第五节 免疫学历史贡献与发展前景第三章 抗原 **节 抗原特异性 第二节 抗原的种类 第三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第二节 抗体与抗原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抗体抗原结合所致的分子和细胞效应 第四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第五节 人工制备抗体第五章 补体 **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补体的活化 第三节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第四节 补体受体及其介导的生物学效应 第五节 补体激活途径的调控 第六节 补体相关疾病及干预策略第六章 细胞因子 **节 细胞因子的共性特点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分类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第四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第五节 细胞因子与临床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节 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和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 第二节 黏附分子 第三节 CD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节 MHC基因结构与遗传特征 第二节 MHC蛋白分子 第三节 HL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第九章 固有免疫 **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固有免疫识别 第三节 固有免疫应答 第四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调节第十章 抗原的加工与提呈 **节 抗原提呈细胞 第二节 抗原的摄取、加工和提呈第十一章 T细胞及其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节 T细胞的发育 第二节 T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第三节 T细胞亚群 第四节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五节 T细胞的效应功能第十二章 B细胞及其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节 B细胞的发育与分化 第二节 B细胞表面重要分子 第三节 B细胞的亚群 第四节 特异性B细胞应答 第五节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第六节 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第十三章 免疫调节 **节 免疫应答各阶段的免疫调节 第二节 免疫分子的免疫调节 第三节 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 第四节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 第五节 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第十四章 免疫耐受 **节 免疫耐受的分类及特性 第二节 免疫耐受的形成和维持 第三节 免疫耐受的产生机制 第四节 免疫耐受的终止 第五节 免疫耐受与医学临床第十五章 黏膜免疫 **节 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第二节 黏膜免疫系统的固有免疫特性 第三节 黏膜免疫系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特性 第四节 黏膜稳态的维持及黏膜免疫耐受 第五节 黏膜免疫系统与疾病第十六章 超敏反应 **节 I型超敏反应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第十七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节 概述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 第三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 第四节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五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第十八章 免疫缺陷病 **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第二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第十九章 肿瘤免疫 **节 肿瘤抗原 第二节 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第三节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学诊断 第五节 肿瘤的免疫治疗第二十章 移植免疫 **节 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 第二节 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效应机制 第三节 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第四节 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原则第二十一章 感染免疫 **节 胞外菌感染免疫 第二节 胞内菌感染免疫 第三节 病毒感染免疫 第四节 寄生虫感染免疫 第五节 真菌感染免疫 第六节 朊病毒感染免疫第二十二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 **节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第二节 淋巴细胞的检测 第三节 补体及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测定 第四节 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第二十三章 免疫治疗 **节 免疫治疗的分类 第二节 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第三节 抗原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第四节 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第五节 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第六节 免疫调节剂第二十四章 免疫预防 **节 免疫预防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免疫预防的分类 第三节 疫苗的发展 第四节 疫苗的应用和副作用附录I 细胞因子附录Ⅱ 人类CD分子的主要特征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英中文名词对照索引致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曹雪涛,1964年出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全球慢性疾病联盟(Global Alliance for Chronic Disease,GACD)主席、亚洲大洋洲免疫学联盟主席、中国免疫学会秘书长。创办《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并任主编,任Cellularand Molecular Immunology共同主编、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Gene Therapy、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副主编;任Cell、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Annual Reviews of Immunology、eLife等杂志编委。 曹雪涛院士长期从事天然免疫识别与免疫调节的基础研究,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免疫治疗转化应用研究。从树突状细胞中自主发现了数十种新分子并开展了功能研究,发现了树突状细胞等数种新型免疫细胞亚群并研究其免疫调节功能,提出了天然免疫识别与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调控的新机制,揭示了肿瘤免疫逃逸新方式并研究了数种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研究成果入选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以通讯作者在Cell、Scienee、Nature Immunology、Cancer Cell、Immunity、PNA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20多篇;培养的11名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首届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特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国家Ⅱ类新药证书2个;获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5年长江学者成就奖、2006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12年第九届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2014年树兰医学奖等。 何维,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4年回国,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工作。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副所(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原卫生部科教司司长;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主任。目前主要学术兼职为国际免疫学联盟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编委。 何维教授长期从事免疫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其承担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医学生医学免疫学课程于2009年被学校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其研究领域为γ8T细胞识别新配体的研究及其在肿瘤、感染和自身免疫病等免疫病理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百名,并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等项目,各部委、北京市科委课题,各种人才基金及多项中美、中德、中日等国际合作项目。发表论文18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