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流理论

包邮交通流理论

¥13.2 (3.8折) ?
1星价 ¥13.2
2星价¥13.2 定价¥3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41195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4
  • 出版时间:2015-07-01
  • 条形码:9787114119538 ; 978-7-114-11953-8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12章,第1章介绍交通流理论发展简史和研究内容;第2章介绍交通流调查;第3章介绍交通量特性;第4章介绍行车速度特性;第5章介绍车流密集度特性;第6章介绍交通流模型;第7章介绍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特性;第8章介绍跟车理论;第9章介绍排队论及应用;第10章介绍连续流模型;第11章介绍宏观交通流模型;第12章介绍交叉口理论。本书可供高等院校交通工程类、交通运输类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也可供交通系统学者、研究人员和相关专业的从业者等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1.1 交通流理论发展简史1.2 交通流理论研究内容1.3 本课程性质与要求思考题第2章 交通流调查2.1 概述2.2 交通量调查2.2.1 调查目的2.2.2 交通量调查的准备工作2.2.3 交通调查实施2.3 车速调查2.3.1 车速调查的目的2.3.2 车速调查方法2.4 交通密度调查2.4.1 交通密度调查的目的2.4.2 交通密度调查的方法2.5 调查地点对数据性质的影响思考题第3章 交通量特性3.1 概述3.2 交通量基本概念3.3 交通量时空统计特性3.3.1 交通量的时间统计特性3.3.2 交通量的空间统计特性3.4 交通量的方式分布3.5 交通量的统计分布3.5.1 离散型分布3.5.2 连续型分布思考题第4章 行车速度特性4.1 概述4.2 地点车速4.3 平均车速4.3.1 平均车速4.3.2 平均车速的变化特性4.4 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4.5 行车速度的统计分布特性4.6 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思考题第5章 车流密集度特性5.1 概述5.2 车头间距与车头时距5.2.1 车头间距5.2.2 车头时距5.2.3 车头间距与车头时距的关系5.3 密度和占有率5.3.1 密度5.3.2 占有率5.4 密度应用5.4.1 道路服务水平5.4.2 密度等值线图5.4.3 交通需求估计5.4.4 交通密集程度思考题第6章 交通流模型6.1 交通流基本模型6.2 速度-密度模型6.2.1 格林希尔兹(Greenshields)线性模型6.2.2 格林伯(Greenberg)模型6.2.3 安德伍德(Underwood)模型6.2.4 伊迪(Edie)模型(组合模型)6.3 流量-密度模型6.3.1 抛物线形的流量一密度模型6.3.2 对数模型6.3.3 不连续曲线模型6.3.4 流量-占有率曲线6.4.速度-流量模型6.4.1 格林希尔兹抛物线模型6.4.2 其他模型及曲线6.5 三维模型思考题第7章 交通参与者交通特性7.1 驾驶人交通特性7.1.1 驾驶人的基本特性7.1.2 驾驶行为7.2 非机动车交通特性7.2.1 自行车的基本特性7.2.2 自行车流的基本特性7.3 行人特性7.3.1 行人交通流特性7.3.2 行人交通行为分类及影响因素思考题第8章 跟车理论8.1 概述8.2 车辆跟车行驶特性8.3 线性跟驰模型8.3.1 线性跟驰模型的建立8.3.2 实例分析8.4 线性模型的稳定性8.4.1 局部稳定性8.4.2 渐进稳定性8.4.3 次*近车辆的影响8.4.4 扰动的传播8.5 跟车模型的一般形式思考题第9章 排队论及应用9.1 概述9.2 排队论的基本概念9.2.1 “排队”与“排队系统”9.2.2 排队系统的组成部分9.2.3 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9.3 排队过程分析9.3.1 M/M/1系统9.3.2 M/M/N系统9.3.3 一般服务时间的M/G/1排队模型9.4 道路的排队模型9.4.1 瓶颈处的排队特性9.4.2 在道路上的延滞思考题第10章 连续流模型10.1 概述10.2 车流连续性方程10.2.1 方程的建立10.2.2 方程的求解10.3 交通波动理论及应用10.3.1 交通波的建立10.3.2 交通波模型的意义10.3.3 停车波和起动波10.3.4 交通波的计算解法及结果10.3.5 交通波的应用思考题第11章 宏观交通流模型11.1 出行时间模型11.1.1 以CBD为中心的交通特性11.1.2 距离CBD的平均速度11.2 一般网络模型11.2.1 网络通行能力11.2.2 速度和流量的关系11.2.3 结合路网参数的一般路网模型11.3 二流理论11.3.1 二流模型参数Tm和n11.3.2 二流模型参数:驾驶入行为的影响11.3.3 二流模型参数:路网形态的影响11.3.4 二流模型参数:通过计算机模拟标定11.3.5 二流模型参数:路网特征的影响11.4 二流模型和网络交通流模型11.4.1 模型体系111.4.2 模型体系211.4.3 模型体系311.5 基于二流理论的道路网络宏观交通特性评价模型11.5.1 评价模型的建立11.5.2 城市道路网络宏观交通特性评价模型应用实例思考题第12章 交叉口理论12.1 概述12.2 可插车间隙理论12.2.1 可利用间隙与跟随时间12.2.2 临界间隙参数的估计12.2.3 间隙大小的分布12.3 二路停车控制的交叉口12.3.1 两股车流间的相互作用12.3.2 优先道路上两股或多股车流的相互作用12.4 信号交叉口12.4.1 信号交叉口车流的运动特性12.4.2 通行能力与饱和度12.4.3 车辆在交叉口的受阻滞过程12.4.4 信号交叉口的服务水平12.4.5 信号交叉口的运行分析附录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