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1263105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7
- 出版时间:2015-10-01
- 条形码:9787301263105 ; 978-7-301-26310-5
本书特色
《融合新闻报道》结合全球媒介融合发展的具体案例,向读者深入讲述全媒体新闻报道生产与传播的业务要领、运作模式和未来走向,在秉承新闻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多向度地考察了媒介融合给新闻报道带来的各种可能,其中包括新技术应用以及新型新闻编辑室等,有助于读者形成融合新闻报道的新型思维。
内容简介
《融合新闻报道》:一本学媒介、用媒介的必读书。国外媒介融合领域的经验菁华,借鉴和学习意义重大。知名学者和媒体人热情推荐。
目录
相关资料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改变即是发展,融合意味着未来。在新媒体展现出超强传播能力的今天,全媒体表达是整个新闻传播行业的诉求。纸媒、电视、网络,这三个新闻传播平台各有其精髓,要想真正做到媒介的融合,就要立足于整个“新闻界”的立场进行管理、编辑、采写,在辨识平台优势的基础上选择*为合适的方式进行传播。《融合新闻报道》提供了这样一个思路,描绘了一个大的新闻生产生态圈,好书值得一品。 ——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技术为媒介带来了新的生命,也*终服务于媒介。媒介融合不单是一种经济上的投资,商业模式上的市场覆盖,它更是新闻生产和传播环节中功能的细分,平台优势的*大化。这不是新技术对传统平台的颠覆和舍弃,而是新闻传播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完善、添砖加瓦。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变革的浪潮中,媒体采编者和管理者如何解放思想、高瞻远瞩?《融合新闻报道》给出了来自学界的答案。 ——高晓虹(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部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进入泛传媒时代,未来传播介质的壁垒将被打破,所有的传播将只有内容和平台两个区分。不管传播介质如何变化,只有生产出优质的内容才是制胜之道。整个行业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融合媒介需要记者们从数据中剥离出信息,将信息合成知识,再用不同的全媒体技能、采用不同的叙事方式为受众解释愈加复杂的世界。新闻工作的每一个流程,都需要建立在不断学习和频繁合作的基础上。《融合新闻报道》一书为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从业者提供了指导。在*好的时代做*好的自己,未来总在想象之外。 ——夏陈安(原浙江卫视总监) 即使在媒介融合已成为媒体人必谈的热词时,对于何为融合、如何融合,其实茫然困惑者甚众。期待这本书在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产品生产方面做一点解疑释惑,因为无论技术如何变革,渠道如何广泛,在任何一个平台上,新闻传播总是要为公众提供*真实有效的资讯。在融合媒介的环境中,新闻产品内容的质量应该比过去更为重要,高质量的新闻资讯依然应是新闻从业者*根本的追求。 ——康辉(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
作者简介
斯蒂芬·奎恩博士既是一名学者,也是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媒体人。他目前在英国布莱登经营一家名为MOJO Media Insights的数字咨询公司。译者张龙,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女性生存战争
¥29.9¥6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4¥39.8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6.7¥45.0 -
自卑与超越
¥18.1¥39.8 -
偏见
¥16.1¥56.0 -
书影三叠:人文学术访谈录
¥19.6¥58.0 -
咬文嚼字大赛场
¥12.2¥35.0 -
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
¥25.0¥75.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3.2¥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3.0¥38.0 -
乡土中国
¥13.2¥26.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5.7¥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3.0¥49.0 -
生活的科学
¥10.0¥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4.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