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文化交流图像史
读者评分
4.9分

中西文化交流图像史

1星价 ¥57.6 (2.4折)
2星价¥57.6 定价¥24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51545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0cm
  • 页数:352
  • 出版时间:2015-09-01
  • 条形码:9787305154539 ; 978-7-305-15453-9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部了解近500年来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作品
晚清和民国相当数量的老照片流传下来,使今天的人们能够“看见”已经消逝的前人的生活实景和全景,其蕴藏的历史信息量和可信度是文字难以比拟的
展示了大量历史细节
提供了比文字记载更生动、更传神的信息

《中西文化交流图像史》收录了中西文化交流500年间的珍稀图片,并按照时间、专题、领域等逻辑串联起来,展现了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脉络,涉及文化、政治、军事、教育、体育等各个方面。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史实清楚、叙事简明,在时代的光与影、在回忆的字与情中,铺展开来500年的中西文化碰撞的叙述。
与文字材料相比,图像材料在历史研究中有四大优越之处:
**,图像可以展示大量的历史细节,如从图像中可以正确地知道人物的长相、物件的形状、服饰的变化、故事的场景等等,这是文字史料难以转述的细节,而这些细节恰恰有助于后人对历史真相的把握。清初传教士有关中国皇帝南巡、大阅、秋狝、祭祀、行乐等纪实性绘画,马戛尔尼使团随团制图员威廉·亚历山大绘有关于中国刑狱、军伍、运输、商业、民风、习俗等方面的速写画,都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相应时代清王朝的真实国力和心态。
第二,图像在某些方面能提供比文字记载更生动、更传神的信息,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只能用图像来传递,如广州外销瓷融合了中国的工艺手段和西洋元素,有其独到的使用价值和艺术境界,但它很难用文字说得清楚,只有用直观的图像资料才能达到生动传神的解读,体味到其中的真意。
第三,图像保存的信息量有时比文字要丰富全面,要可信,晚清和民国相当数量的老照片流传下来,使今天的人们能够“看见”已经消逝的前人的生活实景和全景,其蕴藏的历史信息量和可信度是文字难以比拟的。
第四,不同民族、不同母语的人可以创作和阅读同样的图像,因此,图像不用翻译就可以通行于世界,它在中外文化交流或跨文化传播中有其不可替代性。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洋客踏海东来、西方的中国印象、地下文化交流与地上文化冲撞、行商与“番客”、西方文化的“飞地”、“华夷”重新排座、跨文化的“边缘人”等。

目录

第1编 洋客踏海东来第1篇 欧洲航海家的探险时代第2篇 欧洲人在远东的扩张第3篇 英国的海盗式竞争第4篇 “佛郎机”窜据澳门第5篇 东印度公司的黄金岁月第6篇 踏上“天朝”的上帝使者第7篇 西学东渐**波第8篇 大清皇帝的“洋天官”第9篇 中国宫廷里的洋画师 第2编 西方的中国印象第1篇 中世纪欧洲人的“中国梦”第2篇 耶稣会士的生花之笔第3篇 幻化的中国印象第4篇 西方上流社会的“东化”第5篇 中国印象的颠倒第6篇 打开“中国后花园”的西方人第7篇 “中国劳工旅”传递的“中国形象”第8篇 弥漫西方的“恐龙病”第3编 地下文化交流与地上文化冲撞第1篇 教仪主客之争第2篇 天主教的“文化潜伏”第3篇 东正教间道入华第4篇 新教传教士冒险闯关第5篇 两个聋子的对话第6篇 滑出“夷夏大防”的先行者第7篇 “利玛窦路线”的隔代传人第8篇 圣经流布的意外之果第9篇 连绵不绝的“驱教”第10篇 西方汉学家的文化偷盗 第4编 行商与“番客第1篇 商馆时代的十三行街第2篇 令外人称羡的帝国行商第3篇 “港脚商人”的兴起第4篇 中外贸易的大掮客——洋行第5篇 自说自话的“番官”第6篇 有禁无止的“夷人学语”第7篇 中西台璧的外销瓷第8篇 晰呱画室与外销画第9篇 “两面胶”的买办 第5编 西方文化的“飞地”第1篇 晚清“口岸知识分子”第2篇 九州尽见洋教堂第3篇 从“教士”到“教师”第4篇 教会女子学堂第5篇 医学与神学联姻第6篇 半僧半俗的外人社团第7篇 口岸城市的“洋报刊”第8篇 西方冒险家的乐土第9篇 京城里的“洋村落”第10篇 租界西洋景 第6编 “华夷重新排座第1篇 酣睡中的早醒人第2篇 贵胄始学“旁行文”第3篇 留美学童的悲喜剧第4篇 “洋气”十足的大清海军第5篇 毁誉参半的西式兵工厂第6篇 “洋船”的“本土化”第7篇 钦差使节 来到“夷邦”第8篇 姓“洋”的中国海关第9篇 华人参加“赛奇会”第10篇 “满大人”向西转第11篇 大清国的“军中洋干部”第12篇 西学自“东夷”涌来第7编 跨文化的“边缘人第1篇 大清总理衙门的“客卿”赫德第2篇 “三品衔处长”傅兰雅第3篇 在中国经典中寻技圣人的理雅各第4篇 “十项全能”的李提摩太第5篇 超宗教的传教士卫礼贤第6篇 达尔文的头号中国信徒严复第7篇 生在南洋学在西洋的辜鸿铭第8篇 用洋文向西方喊话的林语堂第9篇 西方热东方冷的赛珍珠第10篇 千年一见的“洋帝师”庄士敦第11篇 “大半个中国人”司徒雷登 第8编 “西化”年代第1篇 教会大学风起云涌第2篇 文化向西看_第3篇 西式体育在中国的进展第4篇 “洋字”的尊贵化第5篇 “洋货”的流行第6篇 “花旗国”后来居上第7篇 法国“社会大学”里的苦难学生第8篇 庚款留学名人谱第9篇 芪国“洋顾问”第10篇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第11篇 北方吹来“俄国风”附录 外国人名中英对照表
展开全部

节选














作者简介

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方向主要是文化史,著有《中外文化交流史教程》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