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35407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69
- 出版时间:2015-10-01
- 条形码:9787563540778 ; 978-7-5635-4077-8
本书特色
《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研究》介绍了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的立法背景及其具体制度,分析了我国现行债权让与和债权质押法律制度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出台电子登记债权法的必要性并论证了其可行性。
《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研究》可供立法机关工作人员、金融监管机构工作人员、网络企业的从业者参考使用,并可作为高等院校法学、金融学专业的研究生参考用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的立法背景及其具体制度, 分析了我国现行债权让与合债权质押法律制度的缺陷, 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出台电子登记债权法的必要性并论证了其可行性。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缘起
1.1.1 债权在近代社会中的优越地位
1.1.2 债权流动化
1.1.3 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的立法目的
1.1.4 中国创设电子登记债权市场的积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的
第2章 总论:电子登记债权行为
2.1 电子登记债权界定
2.1.1 电子登记债权概念之语词
2.1.2 电子登记债权的含义与法律特征
2.1.3 电子登记债权的类型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缘起
1.1.1 债权在近代社会中的优越地位
1.1.2 债权流动化
1.1.3 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的立法目的
1.1.4 中国创设电子登记债权市场的积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的
第2章 总论:电子登记债权行为
2.1 电子登记债权界定
2.1.1 电子登记债权概念之语词
2.1.2 电子登记债权的含义与法律特征
2.1.3 电子登记债权的类型
2.2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特征和构成要件
2.2.1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2.2.2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2.2.3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人(电子登记债权利用主体)的范围
2.3 意思表示
2.3.1 意思表示存在缺陷在直接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后果
2.3.2 意思表示存在缺陷时对善意第三人的效力
2.3.3 意思表示存在缺陷时电子债权登记机构的责任
2.3.4 意思表示存在缺陷时对消费者的保护
2.4 电子登记的基本问题
2.4.1 电子登记的概念和类型
2.4.2 登记机构的选择
2.4.3 电子登记的效力
2.4.4 申请人
2.4.5 申请方式
2.4.6 电子债权登记机构进行登记时应遵循的基本规则
2.4.7 无权申请时电子债权登记机构的法律责任
2.5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代理
2.5.1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无权代理
2.5.2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表见代理
2.5.3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越权代理
第3章 电子登记债权发生
3.1 电子登记债权发生的概念和要件
3.1.1 电子登记债权发生的概念
3.1.2 电子登记债权发生的要件
3.1.3 电子登记债权发生的效力
3.2 发生登记的法定必要登记事项
3.2.1 法定必要登记事项的概念
3.2.2 债务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意思表示
3.2.3 债权金额
3.2.4 电子登记债务人的必要信息
3.2.5 电子登记债权人的必要信息
3.2.6 登记编号和登记日期
3.2.7 是否认可类似空白票据的电子登记债权
3.3 发生登记的法定任意登记事项
3.3.1 法定任意登记事项的概念
3.3.2 支付日期
3.3.3 分割支付
3.3.4 当事人就利息的约定
3.3.5 电子登记债权作为信托财产
3.3.6 电子登记债权的限制事项
3.3.7 当事人约定排除善意取得及人的抗辩切断的适用
3.3.8 期限利益丧失的约定
第4章 电子登记债权让与
4.1 电子登记债权让与的概念和要件
4.1.1 电子登记债权让与的概念
4.1.2 电子登记债权让与的构成要件
4.1.3 让与登记
4.2 电子登记债权让与的效力
4.2.1 让与人的担保责任
4.2.2 禁止让与约定的效力
4.2.3 电子登记债权双重让与
4.2.4 电子登记债权期后让与
4.3 电子登记债权抗辩限制
4.3.1 电子登记债权抗辩限制的范围及内容
4.3.2 电子登记债权抗辩限制的目的和理论依据
4.3.3 电子登记债权抗辩限制的例外
4.4 电子登记债权的善意取得
4.4.1 电子登记债权善意取得的概念
4.4.2 电子登记债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4.4.3 电子登记债权善意取得的效力一
4.4.4 电子登记债权善意取得的除外规定
4.5 电子登记债权让与中的消费者保护
4.5.1 排除善意取得及抗辩切断的例外
4.5.2 善意取得适用的例外
4.5.3 人的抗辩切断适用的例外
第5章 电子登记保证
5.1 电子登记保证的含义和特征
5.1.1 电子登记保证的含义
5.1.2 电子登记保证与民事保证、票据保证之比较
5.2 电子登记保证的成立
5.2.1 电子登记保证的当事人
5.2.2 电子登记保证的成立要件
5.3 电子登记保证的效力
5.3.1 电子登记保证债务
5.3.2 电子登记保证人的权利
第6章 电子登记债权消灭
6.1 电子登记债权消灭的原因
6.1.1 支付
6.1.2 抵销
6.1.3 混同
6.1.4 消灭时效
6.2 电子登记债权消灭原因发生后的效力
6.2.1 支付的效力
6.2.2 抵销的效力
6.2.3 消灭时效完成的效力
6.3 电子登记债权消灭的程序
6.3.1 电子登记债权消灭的程序要件
6.3.2 当事人申请
6.3.3 电子债权登记机构登记
6.3.4 支付登记的效力
第7章 中国债权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借鉴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为中心
7.1 中国现行债权让与和债权质押法律制度的缺陷
7.1.1 我国现行债权让与法律制度的缺陷
7.1.2 现行债权质押法律制度的缺陷
7.1.3 现行债权质押和债权让与规则之间存在冲突
7.2 中国创设电子债权市场的积极意义
7.2.1 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7.2.2 破解指名债权双重让与的难题
7.2.3 解决传统债权在流通层面上的缺陷
7.2.4 增强电子登记债权的流动性
7.2.5 缓解执行难的问题
7.3 借鉴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7.3.1 规范电子登记债权市场的途径
7.3.2 中国借鉴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的必要性
7.3.3 中国借鉴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的可能性
7.4 中国在借鉴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7.4.1 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借鉴
7.4.2 进行体系性借鉴
7.4.3 用域外法律的先进精神涤荡固有法律传统中的落后理念
7.4.4 确立成功与否的科学标准
7.4.5 “借鉴他国法律会引致自生秩序和立法秩序之间产生张力”论之批判
参考文献信息
1.1 选题的缘起
1.1.1 债权在近代社会中的优越地位
1.1.2 债权流动化
1.1.3 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的立法目的
1.1.4 中国创设电子登记债权市场的积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的
第2章 总论:电子登记债权行为
2.1 电子登记债权界定
2.1.1 电子登记债权概念之语词
2.1.2 电子登记债权的含义与法律特征
2.1.3 电子登记债权的类型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缘起
1.1.1 债权在近代社会中的优越地位
1.1.2 债权流动化
1.1.3 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的立法目的
1.1.4 中国创设电子登记债权市场的积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的
第2章 总论:电子登记债权行为
2.1 电子登记债权界定
2.1.1 电子登记债权概念之语词
2.1.2 电子登记债权的含义与法律特征
2.1.3 电子登记债权的类型
2.2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特征和构成要件
2.2.1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2.2.2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2.2.3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人(电子登记债权利用主体)的范围
2.3 意思表示
2.3.1 意思表示存在缺陷在直接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后果
2.3.2 意思表示存在缺陷时对善意第三人的效力
2.3.3 意思表示存在缺陷时电子债权登记机构的责任
2.3.4 意思表示存在缺陷时对消费者的保护
2.4 电子登记的基本问题
2.4.1 电子登记的概念和类型
2.4.2 登记机构的选择
2.4.3 电子登记的效力
2.4.4 申请人
2.4.5 申请方式
2.4.6 电子债权登记机构进行登记时应遵循的基本规则
2.4.7 无权申请时电子债权登记机构的法律责任
2.5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代理
2.5.1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无权代理
2.5.2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表见代理
2.5.3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越权代理
第3章 电子登记债权发生
3.1 电子登记债权发生的概念和要件
3.1.1 电子登记债权发生的概念
3.1.2 电子登记债权发生的要件
3.1.3 电子登记债权发生的效力
3.2 发生登记的法定必要登记事项
3.2.1 法定必要登记事项的概念
3.2.2 债务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意思表示
3.2.3 债权金额
3.2.4 电子登记债务人的必要信息
3.2.5 电子登记债权人的必要信息
3.2.6 登记编号和登记日期
3.2.7 是否认可类似空白票据的电子登记债权
3.3 发生登记的法定任意登记事项
3.3.1 法定任意登记事项的概念
3.3.2 支付日期
3.3.3 分割支付
3.3.4 当事人就利息的约定
3.3.5 电子登记债权作为信托财产
3.3.6 电子登记债权的限制事项
3.3.7 当事人约定排除善意取得及人的抗辩切断的适用
3.3.8 期限利益丧失的约定
第4章 电子登记债权让与
4.1 电子登记债权让与的概念和要件
4.1.1 电子登记债权让与的概念
4.1.2 电子登记债权让与的构成要件
4.1.3 让与登记
4.2 电子登记债权让与的效力
4.2.1 让与人的担保责任
4.2.2 禁止让与约定的效力
4.2.3 电子登记债权双重让与
4.2.4 电子登记债权期后让与
4.3 电子登记债权抗辩限制
4.3.1 电子登记债权抗辩限制的范围及内容
4.3.2 电子登记债权抗辩限制的目的和理论依据
4.3.3 电子登记债权抗辩限制的例外
4.4 电子登记债权的善意取得
4.4.1 电子登记债权善意取得的概念
4.4.2 电子登记债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4.4.3 电子登记债权善意取得的效力一
4.4.4 电子登记债权善意取得的除外规定
4.5 电子登记债权让与中的消费者保护
4.5.1 排除善意取得及抗辩切断的例外
4.5.2 善意取得适用的例外
4.5.3 人的抗辩切断适用的例外
第5章 电子登记保证
5.1 电子登记保证的含义和特征
5.1.1 电子登记保证的含义
5.1.2 电子登记保证与民事保证、票据保证之比较
5.2 电子登记保证的成立
5.2.1 电子登记保证的当事人
5.2.2 电子登记保证的成立要件
5.3 电子登记保证的效力
5.3.1 电子登记保证债务
5.3.2 电子登记保证人的权利
第6章 电子登记债权消灭
6.1 电子登记债权消灭的原因
6.1.1 支付
6.1.2 抵销
6.1.3 混同
6.1.4 消灭时效
6.2 电子登记债权消灭原因发生后的效力
6.2.1 支付的效力
6.2.2 抵销的效力
6.2.3 消灭时效完成的效力
6.3 电子登记债权消灭的程序
6.3.1 电子登记债权消灭的程序要件
6.3.2 当事人申请
6.3.3 电子债权登记机构登记
6.3.4 支付登记的效力
第7章 中国债权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借鉴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为中心
7.1 中国现行债权让与和债权质押法律制度的缺陷
7.1.1 我国现行债权让与法律制度的缺陷
7.1.2 现行债权质押法律制度的缺陷
7.1.3 现行债权质押和债权让与规则之间存在冲突
7.2 中国创设电子债权市场的积极意义
7.2.1 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7.2.2 破解指名债权双重让与的难题
7.2.3 解决传统债权在流通层面上的缺陷
7.2.4 增强电子登记债权的流动性
7.2.5 缓解执行难的问题
7.3 借鉴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7.3.1 规范电子登记债权市场的途径
7.3.2 中国借鉴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的必要性
7.3.3 中国借鉴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的可能性
7.4 中国在借鉴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7.4.1 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借鉴
7.4.2 进行体系性借鉴
7.4.3 用域外法律的先进精神涤荡固有法律传统中的落后理念
7.4.4 确立成功与否的科学标准
7.4.5 “借鉴他国法律会引致自生秩序和立法秩序之间产生张力”论之批判
参考文献信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崔聪聪,法学博士,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教授。出版《电子金融法研究》《网上证券交易法律研究》等专著,在《政法论坛》《知识产权》《经济问题探索》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传世名作
¥11.8¥38.0 -
法律常识一本全
¥11.4¥3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64开特种纸 红皮烫金版
¥5.8¥18.0 -
论法治与德治: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八品)
¥26.1¥5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4.7¥39.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4.0 -
法律的悖论(签章版)
¥31.4¥49.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2¥4.0 -
中国古代司法的精神
¥27.0¥36.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9.8¥2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1.8¥37.0 -
犯罪学
¥23.3¥3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实用版
¥12.3¥30.0 -
圆圈正义
¥25.3¥46.0 -
从《共同纲领》到“八二宪法”
¥22.6¥58.0 -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释义
¥16.0¥50.0 -
民法概要
¥14.9¥48.0 -
民法典
¥20.2¥42.0 -
法医追凶:侦破罪案的214个冷知识
¥37.4¥68.0 -
法治的细节
¥29.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