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

包邮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

1星价 ¥40.4 (7.0折)
2星价¥40.4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1430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32
  • 出版时间:2016-03-01
  • 条形码:9787101114300 ; 978-7-101-11430-0

本书特色

本书以文学性为视角,以问题为中心,对中国禅学、僧诗以及诗僧的诗学理想与文学批评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作者凭藉自身具备的多学科专业优势,采取个案解析与宏观论述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东山法门”、“看话禅”、“水月喻”的诗学意义的分析,诗僧身份矛盾、创作心理、创作风格与创作形式的揭橥,以及寒山、皎然、子聪等诗学理论的考察,对禅宗自然观的审美特质、相关表现进行了论述。书中部分章节考察的问题,如“偈与诗的夹缠与界限”,提出区分偈与诗的四个标准;两宋之际禅林的“文字禅批判”与诗坛的“江西诗派批判”同步;出家僧众对中唐文学大家韩愈、柳宗元的理解与评价及其文学意义等,涉及中国佛教与文学关系中较少受人关注的领域,具有一定的原创性。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学性为视角,以问题为中心,对中国禅学、僧诗以及诗僧的诗学理想与文学批评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作者凭藉自身具备的多学科专业优势,采取个案解析与宏观论述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东山法门”、“看话禅”、“水月喻”的诗学意义的分析,诗僧身份矛盾、创作心理、创作风格与创作形式的揭橥,以及寒山、皎然、子聪等诗学理论的考察,对禅宗自然观的审美特质、相关表现进行了论述。书中部分章节考察的问题,如“偈与诗的夹缠与界限”,提出区分偈与诗的四个标准;两宋之际禅林的“文字禅批判”与诗坛的“江西诗派批判”同步;出家僧众对中唐文学大家韩愈、柳宗元的理解与评价及其文学意义等,涉及中国佛教与文学关系中较少受人关注的领域,具有一定的原创性。

目录

引言**章 自然:禅宗的诗意情怀 **节 禅宗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禅宗自然观的理论内涵 第三节 禅宗自然观的审美特质 第四节 禅宗自然观的美学价值第二章 禅宗法门的诗学意义 **节 东山法门 第二节 看话禅 第三节 水月喻第三章 矛盾张力中的诗僧与僧诗 **节 诗僧身份的内在张力 第二节 诗情与道性 第三节 偈与诗的夹缠与界限第四章 诗僧的诗学理想 **节 寒山的论诗诗 第二节 寒山的典雅观 第三节 皎然“情”论 第四节 子聪诗论的双重性第五章 禅林韩柳学 **节 孤山智圆的韩愈观 第二节 契嵩非韩的文学意义 第三节 释氏眼中的柳宗元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