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探微-郑庆林哲学论文集

哲学探微-郑庆林哲学论文集

1星价 ¥32.4 (7.2折)
2星价¥32.4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6174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8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567617414 ; 978-7-5676-1741-4

本书特色

此书是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教授郑庆林先生的哲学论文集。收入作者的三十四篇哲学论文,分为五大部分,即人类认识论、价值哲学论、社会哲学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论和教育哲学论。主要探究:人类认识论涉及实践的属性、认识的源泉、认识的本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本质区别、主体因素对于认识的能动作用、真理的涵义、真理有无阶级性等问题。价值哲学论涉及价值的实质、价值的存在形态、价值的属性、人生价值、价值真理等问题。社会哲学论涉及社会文明、阶级实体的构成、生产力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关系、“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改革”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社会改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论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马克思哲学思想与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和逻辑体系、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等问题。教育哲学论从宏观上论述了现时代下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改革、教师能力等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是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教授郑庆林先生的哲学论文集。郑庆林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专业,在职几十年,不仅从事高校哲学教学工作,更加潜心于哲学研究。本文集的每一篇论文,都是郑先生科研心血的结晶。其中的哲学论文,尤其是其中的认识论、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论部分,其学术价值达到了当时全国哲学研究的**水平。例如《价值问题的哲学探讨》(发表于《哲学研究》1983年第8期)一文,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从哲学上正面专题论述价值问题的**篇文章,尔后才有报刊上陆续展开的关于价值问题的讨论。本论文集既是作者对哲学潜心研究的学术成果,也包含作者对自身多年高校哲学教学的深思、总结,因而不仅对于哲学研究来说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哲学教师的教学、研究生的学习乃至哲学爱好者的阅读等也有着深刻启示。 

目录

前  言……………………………………………………1 人类认识论………………………………………………1 阶级性的两种涵义………………………………………………3真理没有阶级性—兼与相关通知商榷……………………………………………7试探实践的能动性………………………………………………20论两种唯物主义的认识泉源观…………………………………26也谈认识的源泉    ——与李伯钿同志商榷……………………………………34再谈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与禇静宇、王之璋同志商榷…………………………46毛泽东在认识源泉观上的新贡献………………………………56论主体因素对于认识的能动作用………………………………64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本质区别………………………………79正确的感性认识是真理吗………………………………………91论认识的本质及其内涵…………………………………………99 价值哲学论……………………………………………113 价值问题的哲学探讨…………………………………………115关于哲学价值观的论辩…………………………………………128也谈价值的哲学本质    ——与王玉樑同志商榷……………………………………144论个人价值及其历史演变………………………………………159“价值真理”成立的根据及其内涵……………………………167论科学的价值真理概念…………………………………………177 社会哲学论……………………………………………189 关于社会文明的思考……………………………………………191重提阶级实体的属性问题………………………………………200简论“个人意识”不是“社会意识”…………………………211自由不是任性的妄为……………………………………………216社会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219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28“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于“生产力标准”的扬弃…………238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论………………………………245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异化理论” ………………………247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讨论……………………255是异质还是一致: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哲学思想………………26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和逻辑体系新探…………………279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新教程(纲目)…………………………288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方法论………………………299 教育哲学论……………………………………………311 教师能力论……………………………………………………313关于“三步式”教学法的理性总结…………………………322论“十八字”教育思想………………………………………329人类历史上*高尚的圣者    ——兼论道德精神因素在马克思成展中的作用………34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郑庆林,男,1944年生,福建莆田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长期从事高校哲学教学、科研及学校管理工作。1991年晋升教授。1997年任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校长,直至2005年芜湖师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任多届安徽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研究的主要领域是认识论、价值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论。发表哲学论文.40多篇,多数发表于全国核心期刊,其中有4篇发表于《哲学研究》。参编、副主编、主编6部高校哲学教材和哲学辅导书,其中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之一一)学术专著《素质教育与教师能力》(安徽大学出版社)。一篇论文获全困“优秀论文”奖,一篇论文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先后主持3项教学研究、哲学研究项目,其中2项均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授予的全国师专教师奖三等奖。因教学和科研上的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