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40866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8
  • 出版时间:2016-05-12
  • 条形码:9787518408665 ; 978-7-5184-0866-5

本书特色

    《聚合物改性》教材内容包括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化学改性和表面改性4个部分,其中以共混改性为主。本书的特点是全面讲述聚合物改性的各种方法,内容简明、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注重实用性,且易教易学。因而受到各地不同层次高校的普遍欢迎和使用。本次拟修订出版的《聚合物改性》第三版,将继续保持本书内容全面而简明、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注重实用性的特色。修订中,重点补充近年来聚合物改性领域的新进展。     修订方案:     1. 共混改性是本教材的重点。修订中,共混理论部分基本保持现有理论体系,适当补充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2. 重点修订共混改性的应用部分,删去已过时的内容,增写共混应用的有代表性的新进展。     3. 对填充改性、化学改性和表面改性的新进展,予以补充。     4. 对旧版中的不妥之处进行修正。

内容简介

    《聚合物改性》一书作为高等学校专业教材于2000年出版,2008年修订再版,受到各地院校的欢迎和使用。第二版迄今已重8次。此次修订,重点增补了近年来聚合物改性应用领域的新进展。其中,第3章主要补充了关于工程塑料共混改性的一些内容,第4章增补了纳米复合材料等内容,第5章对接枝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的性能与应用作了增补,第6章对等离子体表面改性部分作了补充。 

目录

第1章绪论1.1聚合物改性的主要方法1.1.1共混改性1.1.2填充改性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1.1.3化学改性1.1.4表面改性1.2聚合物改性发展简况参考文献第2章共混改性基本原理2.1基本概念2.1.1聚合物共混与高分子合金的概念2.1.2共混改性的主要方法2.1.3关于共混物形态的基本概念2.1.4关于相容性的基本概念2.1.5聚合物共混物的分类2.2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2.2.1共混物形态的研究及制样方法2.2.2分散相分散状况的表征2.2.3共混物的相界面2.2.4影响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的因素2.3共混物的性能2.3.1共混物性能与单组分性能的预测关系式2.3.2共混物熔体的流变性能2.3.3共混物的力学性能2.3.4共混物的其它性能2.4共混过程、共混工艺与共混设备2.4.1分布混合与分散混合2.4.2分散相的分散过程与集聚过程2.4.3控制分散相粒径的方法2.4.4两阶共混分散历程2.4.5剪切应力对分散过程的影响2.4.6共混设备简介2.4.7共混工艺因素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2.5共混组分的相容性与相容化2.5.1相容热力学2.5.2相容性的测定与研究方法2.5.3提高相容性的方法(相容化)习题参考文献第3章聚合物共混的应用3.1概述3.2通用塑料的共混改性3.2.1聚氯乙烯(pvc)的共混改性3.2.2聚丙烯(pp)的共混改性3.2.3聚乙烯(pe)的共混改性3.2.4聚苯乙烯(ps)及abs的共混改性3.3工程塑料的共混改性3.3.1聚酰胺(pa)的共混改性3.3.2聚碳酸酯(pc)的共混改性3.3.3pet、pbt的共混改性3.3.4聚苯醚(ppo)的共混改性3.3.5聚甲醛(pom)的共混改性3.3.6高性能工程塑料的共混改性3.4橡胶的共混改性3.4.1橡胶共混的基本知识3.4.2通用橡胶的共混改性3.4.3特种橡胶的共混改性3.4.4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习题参考文献第4章聚合物填充、增强体系及纳米复合材料4.1填充剂与增强纤维简介4.1.1 填充剂的种类4.1.2 无机填充剂4.1.3 增强纤维及晶须 4.1.4 天然材料填充剂4.2填充剂的基本特性及表面改性4.2.1 填充剂的基本特性4.2.2 填充剂的表面改性4.3填充剂对填充体系性能的影响4.3.1 力学性能4.3.2 结晶性能4.3.3 热学性能4.3.4  熔体流变性能4.4  无机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4.4.1 无机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4.4.2 无机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4.5  聚合物增强体系4. 5 . 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概述4.5.2 热固性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4.5.3 热塑性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5]4.5.4  热塑性塑料的其他增强体系习题参考文献第5章接枝、嵌段共聚改性及互穿聚合物网络5.1接枝共聚改性5.1.1基本原理5.1.2接枝共聚方法5.1.3接枝共聚物性能与应用5.1.4接枝共聚物研究5.2嵌段共聚改性5.2.1基本原理5.2.2嵌段共聚物制备方法5.2.3嵌段共聚物性能与应用5.3互穿聚合物网络5.3.1互穿聚合物网络种类5.3.2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制备5.3.3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应用5.3.4工业化ipn发展方向习题参考文献第6章聚合物表面改性6.1概述6.2等离子体表面改性6.2.1基本概念6.2.2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方法6.2.3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机理6.2.4等离子体处理在聚合物表面改性中的应用6.3表面化学改性6.3.1碱洗含氟聚合物6.3.2酸洗聚烯烃、abs和其它聚合物6.3.3碘处理6.3.4其它化学处理6.4光接枝聚合改性6.4.1表面光接枝的化学原理6.4.2接枝方法6.4.3表面光接枝改性的应用6.4.4表面光接枝*新进展6.5难粘聚合物表面改性6.6偶联剂在表面改性中的应用6.6.1偶联剂种类6.6.2偶联剂的应用习题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工作经历 1982~1998,北京化工大学,助教、讲师、副研究员 1998~,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1.聚合物共混 重点研究聚合物共混理论、塑料的共混改性及应用 2.纳米复合材料 重点研究无机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主要研究成果 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中国石化协会科技发明一等奖(2004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主编《聚合物改性》;有发明专利4项。   代表性论文 纳米CaCO3/EPR/PP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结构研究,复合材料学报,2004,21(4)67;纳米CaCO3/SBS/PP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中国塑料,2005,19(2)22; 纳米CaCO3的表面特性对PP/S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工程塑料应用,2004,32(11)36; 纳米CaCO3/EPO/PP复合材料性能与结构的研究,塑料工业,2004,32(11)16,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