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货币政策理论反思及中国政策框架转型

货币政策理论反思及中国政策框架转型

1星价 ¥16.8 (3.0折)
2星价¥16.8 定价¥5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806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23
  • 出版时间:2016-05-01
  • 条形码:9787516180624 ; 978-7-5161-8062-4

本书特色

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深刻暴露出“新共识”货币政策理论框架存在的诸多缺陷和不足。危机之后经济学家从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货币政策实践等多个方面对当前主流货币政策理论进行了深入反思。本书试图在梳理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理论*新变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现状,考察*新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如何为完善中国货币政策体系提供借鉴。

内容简介

《货币政策理论反思及中国政策框架转型》是国家发展与战略丛书·人大国发院智库丛书之一,此丛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家执笔。 《货币政策理论反思及中国政策框架转型》一书在梳理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理论*变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现状,考察*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如何为完善中国货币政策体系提供借鉴。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称“国发院”)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为指导,以“四个全面”战略为研究框架,以“国 家治理现代化”为 特色研究领域,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质智库智力资源,打造独立、非营利实体研究机构。作为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国发院坚守“国家战 略、全球视野、决策咨询、舆论引导”的目标,国发院聚焦“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三大核心研究领域,着眼 于思想创新和全球未来,致力于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进步。  

目录

**编“新共识”货币政策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形成背景 **章“新共识”货币政策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与实践基础 **节“新共识”货币政策框架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新共识”货币政策框架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源泉 第二章一个简单的“新共识”货币政策模型 **节基本模型 第二节“新共识”货币政策理论模型的基本特征 附录一个包含货币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 第三章“新共识”货币政策的操作规则和政策传导渠道 **节“新共识”货币政策的操作规则 第二节“新共识”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与渠道 第四章货币政策稳定目标: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泰勒曲线 **节产出波动与通货膨胀波动之间的替代关系 第二节货币政策稳定目标转型 第五章“新共识”货币政策框架下的*优货币政策一 **节基于效用函数的*优货币政策目标 第二节“新共识”货币政策框架下*优货币政策的特征 第二编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蜕变与发展 第六章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蜕变(ⅰ):混合菲利普斯曲线 **节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混合菲利普斯曲线(hybrid phillips curve) 第三节混合菲利普斯曲线引发的新争议 第七章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改进(ⅱ):包含内生供给冲击 **节新凯恩斯模型中的“天赐巧合”(divine coincidence) 第二节包含实际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 第八章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改进(ⅲ):非零稳态通货膨胀的广义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 **节广义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基本设定 第二节非零稳态通货膨胀的calvo模型 第三编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理论的反思和发展 第九章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 **节“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进程 第三节美、欧和日本“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差异及其原因 第十章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框架的反思和发展 **节对“新共识”货币政策框架的反思 第二节包含金融体系的货币政策框架 第三节货币政策执行规则的改进 第四节宏观审慎监管与抑制资产泡沫 第四编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转型 第十一章中国的货币政策体系的特征及其面临的挑战 **节中国的货币政策理论体系及其面临的困境 第二节货币政策理论新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第十二章“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控风险与稳增长 **节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名稳实紧”的状态 第二节金融动荡与经济下行压力下货币政策的困局与挑战 第三节“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转型的思路 第十三章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框架重构 **节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起点——金融抑制下的双轨利率体系 第二节中国货币政策体系转型的基础 第三节“利率走廊”模式的优势与中国的现实 第四节中国构建“利率走廊”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范志勇,经济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原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研究。近年来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和《金融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