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3471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72
  • 出版时间:2016-03-01
  • 条形码:9787513034715 ; 978-7-5130-3471-5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的重点主要是对不同时期海洋政策的制定、特点、实施,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演进特点等进行综述,并对不同时期海洋的开发与保护,以及各海洋产业的政策进行了评述。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的重点主要是对不同时期海洋政策的制定、特点、实施,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演进特点等进行综述,并对不同时期海洋的开发与保护,以及各海洋产业的政策进行了评述。对进入21世纪我国在国际海洋问题中的地位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对多用途海洋管理制度的主要特征进行研究。

目录

总论 **节 海权的本质与发展 一、海权的特色 二、海权与空权 三、海洋权益与海军 第二节 中国海洋安全观的演变 一、中国海洋安全观的历史演变 二、中国目前海洋安全的主要内涵 三、新型海洋安全观与未来中国海上安全**章 中国海洋战略研究 **节 中国海洋地缘安全战略的建构 一、寻求恰当的战略原则 二、海洋强国战略的地缘政治支点 三、海洋强国战略的起始点 四、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 第二节 以“一轴两翼”为重点构建中国海洋安全战略 一、海洋安全战略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助推器 二、印度洋应成为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优先发展方向 三、构建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地缘战略意义第二章 日本涉华海洋战略研究 **节 美日海洋战略调整与美日同盟 一、奥巴马政府新亚太战略和海洋战略的调整 二、日本展开海洋战略的要求 三、美国海洋战略调整与日本展开海洋战略的要求促进了日美同盟加强和深化的趋势 第二节 日本海洋国家形成的思想史考察 一、上古至幕末:闭锁岛国的近海防御 二、帝国时代:海洋力量支撑的大陆扩张 三、“二战”结束至冷战结束:海上通商 四、冷战后的新发展:陆海对立与海洋立国战略的确立 五、日本海洋国家战略的内涵及其意义 第三节 中美日海洋合作的困境与出路——Smart Power与Smile Power之博弈互动分析 一、中关日海洋合作的必要性 二、中美日海洋合作的困境 三、出路与前景展望第三章 印度涉华海洋战略研究 **节 印度海洋战略走向对中国的影响 一、印度的印度洋关切与“中国因素” 二、印度对“印太”的认知 三、印度与美国及其盟国的海上安全互动 四、政策应对与选择 第二节 印度洋应成为中国海洋战略建设的重点 一、印度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二、中国在印度洋面临着严峻挑战 第三节 中、印两国在印度洋的博弈 一、国家利益:中印在印度洋关系的关键点 二、中印在印度洋的相互需求与潜在冲突第四章 中国海洋问题对策研究 **节 中国现阶段海洋强国战略路径研究 一、构建中国“印度洋战略”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目标 二、印度的“印度洋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三、中国“印度洋战略”的路径与对策建议 第二节 双层博弈与中国的东海政策——以东海油气开发合作为例 一、中国外交决策过程中的双层博弈 二、双层博弈与中国的东海政策 第三节 中、印两国在水资源领域的争端与挑战 一、中印水资源争端的现状 二、形成中的中印“水资源冷战” 三、对中印水资源争端的博弈论分析第五章 能源需求与海洋安全 **节 亚太能源安全和海上通道安全 一、全球能源治理发展趋势 二、海上运输风险对亚太能源安全影响日益扩大 三、通过能源合作推动亚太海洋能源相互依存 第二节 “海上天然气之路”与中国海上能源运输通道战略 一、天然气开发与海上天然气运输的发展前景 二、海上天然气之路的战略意义 三、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 四、石油安全与中关关系 第三节 北极地区军事安全发展与海洋开发 一、“二战”时期北极军事安全特点:北极航线的争夺 二、冷战时期北极军事安全特点: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军事对峙 三、冷战结束到20世纪末北极军事安全特点 四、21世纪初: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北极军事安全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胡志勇,男,1984年7月大学英语专业毕业,长期在部队从事外军研究。退役上校。军事学硕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主要研究南亚地区政治与安全与外交战略。中国南亚学会理事,上海环太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上海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兼秘书长、兰州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中亚-南亚论坛”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出版的专著有:(1)《文明的力量:印度崛起》(25万字),(新华出版社,2005)。(2)《冷战时期南亚国际关系》(27万字),(新华出版社,2009)。(3)《21世纪南亚国际关系研究》(50万字),(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13)。在国家甲类核心刊物上发表了近十篇论文,在国家乙类核心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在平面媒体上发表了三十余篇文章,其中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发表了二十余篇。多次接受《凤凰卫视》等媒体专访。主编有:《英汉社会科学大词典》(约500万字),(科学出版社,2011);《汉英社会科学大词典》(约400万字),(科学出版社,2010)等数十部英语学习工具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