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六卷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六卷

1星价 ¥65.8 (7.0折)
2星价¥65.8 定价¥94.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5877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685
  • 出版时间:2016-05-01
  • 条形码:9787010158778 ; 978-7-01-015877-8

本书特色

本书是十卷本《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之第六卷,是对这本经典著作导论和意识部分的解读。黑格尔的这部著作阐述了自己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自称此书是他哲学体系的导言,1807年出版。其内容分为3部分:①意识、自我意识、理性:考察个人意识发展的历程,相当于精神哲学中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十卷本《黑格尔句读》之第六卷,是对这本经典著作导论和意识部分的解读。黑格尔的这部著作阐述了自己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自称此书是他哲学体系的导言,1807年出版。其内容分为3部分:①意识、自我意识、理性:考察个人意识发展的历程,相当于精神哲学中的主观精神。"意识"是个人意识发展的*初阶段,它又分为感性确定性、知觉和知性3个小阶段,讲意识对它的外物的认识。从"自我意识"直到"理性",个人意识的发展明显地重演人类意识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系列社会意识形态。②精神:考察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和与之紧密相连的社会意识形态,相当于客观精神。③宗教和绝对知识:考察对无限本身的认识,相当于绝对精神。在这个阶段,意识回顾已经走过的阶段,扬弃它们,使之成为自己的构成环节,经过艺术、宗教而在哲学中达到绝对知识。 该句读不仅沿袭了邓晓芒以往用十句话解读一句原文的做法,而且还将黑格尔的这本名著重新根据德文翻译,可谓“一箭双雕”。 第六卷约50万字。

目录

第三篇(bb)精神 第六章精神 一、真实的精神:伦理 a.伦理世界;人的法则和神的法则,男人和女人 (ⅰ.民族和家庭;白日的法则和黑夜的法则) (ⅱ.两种法则的运动) (ⅲ.伦理世界之为无限或整体) b.伦理行动;人的认知与神的认知;罪过与命运 (ⅰ.伦理本质在个体行动中的内在矛盾) (ⅱ.伦理行为的分裂和罪过) (ⅲ.伦理本质的消亡) c.法权状态 (ⅰ.人格的效准) (ⅱ.人格的偶然性) (ⅲ.抽象的人格,世界主宰) 二、自我异化了的精神:教化 a.教化及其现实性王国 (ⅰ.教化是自然存在的异化) (ⅱ.语言是异化或教化的现实性) 德汉术语索引 汉德词汇对照表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农村当知青,10年后回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评为教授,2010年起改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哲学》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和研究,又旁及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中西哲学和文化比较、文艺理论和文学评论等,并积极介入社会批判和热点问题,创立了“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已出版著作29部,译著7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