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分
包邮学者的伊甸园:西方的大学生活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453853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14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544538534 ; 978-7-5445-3853-4
本书特色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许我们应该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进入西方的大学校园,才能更真切地把握大学生活的细微之处。基于这种构想,盛仁杰、王颖著的《学者的伊甸园(西方的大学生活)》试图将西方的大学生活以故事的形式展示给读者,让大家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与我们一起领略西方大学的风采,从另一种角度探寻西方的精神世界,并在愉悦的氛围中对大学产生某种新的认识。
内容简介
博物馆虽然收藏丰富,但只能依靠遗迹来诉说过往历史的只言片语;而城堡尽管雄伟壮丽,但大多已不再延用,属于城堡的封建王朝和冷兵器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只有教堂和大学,哪怕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也仍然是西方人活跃的生活场所。尤其是大学,在这个“知识就是力量”的年代,发展得更为繁荣。 原因并不难解释,教堂和大学分别代表了西方思想两个*重要的维度,即非理性与理性。无论是信仰还是知识,都跟西方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简单来看,一部西方文明史就是非理性与理性的斗争史。两者没有对与错,一个知识渊博的教授也可以是虔诚的基督徒。牛顿,被伏尔泰尊称为“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在其所处的年代,他显然是“究天人之际”的天才,但还是无法解决动力的问题,只能求诸神的力量,甚至整个晚年都醉心于神学研究。这恐怕跟西方大学的起源有着直接的关联,可以说就是在宗教的母体中孕育了现代大学的胚胎。只是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涌动着叛逆的血液,有着各种奇思异想,但终究不可能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
目录
-
女性生存战争
¥29.9¥6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4¥39.8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6.7¥45.0 -
自卑与超越
¥18.1¥39.8 -
偏见
¥16.1¥56.0 -
书影三叠:人文学术访谈录
¥19.6¥58.0 -
咬文嚼字大赛场
¥12.2¥35.0 -
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
¥25.0¥75.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3.2¥38.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3.0¥49.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3.0¥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5.7¥39.8 -
乡土中国
¥13.2¥26.0 -
生活的科学
¥10.0¥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4.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