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22875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99
  • 出版时间:2016-08-01
  • 条形码:9787117228756 ; 978-7-117-22875-6

本书特色

由石明国、韩丰谈主编的《医学影像设备学(供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教材)》是国家卫 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供全国高 等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作为医学 影像技术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或工具书。 本教材根据2015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等学 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 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建设论证会议精神、教材编写 大纲和计划学时编写。是以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 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注重素质教育,以“厚基础,强 技能”为特色,编写中以“三基”(基础理论、基本 知识、基本技能)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 性、启发性、适用性)为原则,力求达到“新、深、 精”的要求,准确反映当代医学影像设备学的发展状 况。 医学影像设备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本教材共分九章,**章绪论简要介绍医学影像设备 学的研究对象、分类及发展简史。第二章至第九章分 别介绍普通x线设备、cr、dr、dsa、ct、mri、核医 学设备、辅助成像设备的结构和特点。

内容简介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轮规划教材,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根据2012年教育部专业目录新增四年制本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需要,在对全国70余家相关院校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启动**轮教材的编写工作,本轮教材为8门核心专业课程,均配有《学习指导与习题集》。该教材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日后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提供必须的临床采用的各种影像设备的原理、应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X线、CT、MRI、超声和核医学等设备及附属设备(显示器)的结构、功能、关键参数(购买参考);日常保养和常见故障排除。

目录

**章 绪论 **节 ×线成像设备的发展 一、初始阶段 二、实用阶段 三、提高完善阶段 四、影像增强器阶段 五、数字化阶段 第二节 ct成像设备的发展 一、提高速度 二、提高图像质量 三、拓展应用范围 四、减少辐射剂量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发展 一、磁体 二、梯度 三、射频系统 四、采集技术和重建系统 五、软件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核医学成像设备的发展 第五节 超声成像设备的发展 复习思考题第二章 普通×线成像设备 **节 医用×线机的基本结构 一、概述 二、普通摄影×线机及其附属装置 三、普通×线透视与点片摄影附属装置 四、床边移动与便携式×线机 五、专用×线机及成像附属装置 第二节 ×线管装置 一、概述 二、固定阳极×线管 三、旋转阳极×线管 四、特殊×线管 五、×线管管套 六、×线管冷却 七、×线管的焦点 八、×线管的特性与参数 第三节 高压发生装置 一、作用、基本结构 二、×线管灯丝加热变压器 三、高压变压器 四、高压整流器 五、高压电缆 六、其他高压部件 七、高压绝缘油 第四节 ×线机基本电路 一、对电路的基本要求 二、电源电路 三、灯丝加热电路 四、工频×线发生器高压初级电路 五、高压次级电路 六、其他控制电路 第五节 单相全波整流×线机 一、概述 二、电源电路 三、高压初级与管电压预示电路 四、×线管灯丝加热电路 五、高压次级与管电流测量电路 六、限时电路 七、旋转阳极启动、延时与保护电路 八、容量保护电路 九、控制电路 第六节 程控×线机 一、概述 二、基本配置 三、主要特点 四、主要技术参数 五、使用方法 六、电路构成 第七节 高频×线机 一、概述 二、直流逆变电源 三、高频机简介 第八节 ×线机的维护与典型故障分析 一、维护 ……第三章 计算机×线摄影成像设备与原理第四章 数字化×线摄影设备第五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设备第六章 ct成像设备第七章 磁共振成像设备第八章核医学成像设备第九章辅助成像设备推荐阅读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