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4216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9
  • 出版时间:2016-09-01
  • 条形码:9787302421641 ; 978-7-302-42164-1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财政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在充分吸收国内外财政金融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反映财政、金融两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政策应用,内容涵盖从财政金融理论到如何利用财政金融工具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知识。全书共11章,分为3个部分。**部分(财政部分)包括**章至第六章,主要介绍财政概念与职能、财政收入、税收、国家公债、财政支出、政府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第二部分(金融部分)包括第七章至第十章,主要涉及金融概论、金融机构及其业务、货币需求与供给、金融市场;第三部分(总述)包括第十一章,主要介绍财政与金融的宏观调控。本书可作为应用型院校会计、财务、金融、经济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在职人员的自学用书及岗位培训教材。

内容简介

该书以当代财政金融理论、中国现行财政金融业务和财政金融法规为依据,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反映和阐述了财政、金融两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必要的基本技能,将如何引导学生把财政金融理论应用于微观经济领域作为教材编写的难点和重点。本书内容涵盖从财政金融理论到如何利用财政金融工具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知识。本书以财政金融政策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为主线,结合应用型教学的培养目标,对教材体系进行了大胆的重组,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淡化了课程中纯理论内容的表述,强化了实用性较强的案例,使课程知识不仅具有前沿性,而且具有针对性。本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主导,对各章节进行了系统设计,使各章节内容既有差异性又有连续性和相关性。本书收集了大量案例和相关阅读资料,大部分来自于当前财政金融市场的热点问题,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能够读懂财政金融新闻,并对财政金融政策的实施及时做出反应。在形式上和语言风格上打破了过去教科书的呆板模式,更加生动活泼。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采用当前主流体例,便于学生自学。各章节都有学习要点、案例和阅读资料、小结及思考题,便于学生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总之,本书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深入浅出,语言朴实,案例生动。 本书由魏继华任主编,负责组织编写、总纂、定稿和修改工作,并编写第二、第五、第六、第十一章;陈岚任第二主编,负责全书的文字校对,并编写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章;王莉负责编写*、第三、第四章;本书由刘瑞红主审。本书可作为应用型院校会计、财务、金融、经济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在职人员的自学用书及岗位培训教材。 

目录

**节财政概述3一、财政的概念3二、财政的基本特征5三、财政的产生与发展6第二节市场效率与政府职能8一、市场与市场效率9二、市场失灵10第三节财政的职能13一、财政职能及其分类14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15评估测验20第二章财政收入24**节财政收入的形式25一、财政收入的含义26二、划分财政收入形式的意义27三、财政收入的形式28第二节财政收入的来源30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31二、财政收入的*终源泉33第三节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36一、财政收入规模及其衡量指标37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37三、财政收入规模的确定40第四节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43一、财政收入的价值结构43二、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44三、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44四、财政收入的地区结构45评估测验46第三章税收50**节税收的形式特征51一、税收的概念52二、税收的基本特征54第二节税收要素与税收原则55一、税制要素56二、税收原则63第三节税收结构与*优税收67一、税收结构68二、*优税收70第四节税收制度与税收管理体制73一、税收制度与税收制度体系74二、我国现行的税收管理制度74第五节国际税收80一、国际税收的概念与特征81二、国际税收的产生与发展82评估测验85第四章国家公债89**节公债及其运行90一、国债概述91二、国债的发行、流通与偿还95第二节国债的规模与负担100一、国债的管理101二、国债的负担102评估测验106第五章财政支出110**节财政支出概述111一、财政支出分类112二、财政支出的结构116第二节财政支出的规模和影响因素117一、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118二、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119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119第三节财政支出的效益122一、财政支出的效益123二、衡量财政收益的方法123第四节购买性支出126一、购买性支出的性质127二、购买性支出的内容128第五节转移性支出134一、社会保障支出135二、社会保险137三、社会福利138评估测验140第六章政府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144**节国家预算概述146一、国家预算的概念147二、国家预算的分类148三、国家预算的原则150四、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150第二节复式预算152一、复式预算的产生及其特点153二、我国复式预算的基本内容154三、我国复式预算制度的改革155第三节预算管理体制156一、预算管理体制概述157二、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演变159第四节我国的分级分税体制161一、分税制概述161二、我国的分税制164评估测验169第七章金融概论172**节金融的概述173一、金融的含义174二、金融的作用175第二节货币和货币流通175一、货币的性质及职能176二、货币流通180第三节信用182一、信用概述182二、信用工具185第三节利息及利息率186一、利息的概念和作用186二、利息率187评估测验191第八章金融机构及其业务194**节金融机构概述195一、金融机构的含义和职能196二、金融机构的分类197第二节中央银行198一、中央银行的性质及职能199二、中央银行的业务200第三节商业银行203一、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203二、商业银行的业务204第三节其他金融机构211一、其他银行金融机构211二、非银行金融机构213评估测验214第九章货币需求与供给218**节货币需求219一、货币需求220二、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222第二节货币供给224一、货币供给224二、货币供给均衡227第三节通货膨胀及其影响227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分类228二、通货膨胀的影响229三、通货膨胀的治理232评估测验234第十章金融市场237**节金融市场概述238一、金融市场概念及构成要素239二、金融市场的特征与作用239三、金融市场的分类241第二节货币市场242一、货币市场的概念及特点243二、同业拆借市场244三、票据市场246四、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248五、短期债券市场249六、回购市场251第三节资本市场252一、资本市场的概念及特点253二、证券市场253第四节其他金融市场259一、外汇市场260二、黄金市场261评估测验263第十一章财政与金融的宏观调控267**节宏观调控概述268一、宏观调控的内涵及其特征269二、宏观调控的对象与目标、手段271第二节财政政策273一、财政政策概述274二、财政政策类型277三、财政政策的运行机理278四、财政平衡280第三节货币政策285一、货币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概述285二、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287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指标289第四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291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292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及选择293评估测验296参考文献3008,49,60,90,134,188,196,226,251,258,268,269,280,300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